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笔者因研究工作之故,接触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陈翰笙主编的《华工出国史料汇编》(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Concern in Emigration of Chinese Laborers,以下简称《汇编》)。在工作期间引用或参考《汇编》的内容,以及阅读相关的近人著作时,发现近人研究要么大量引用《汇编》搜录的内容,成了缺乏专题内涵的论文,要么,则是丝毫没有引用《汇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1868—1940年)是我国近现代一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爱国主义者,又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他期望中国实业兴旺,科学教育发达,积极倡导学习西方,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并且重视与关心出国侨工,曾为维护出国侨工的权益,开展旅法华工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呼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本文就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动维护出国华工权利,积极推行华工教育及其影响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论文探讨了在中国参战语境、社会革命语境以及当代改革开放语境下一战华工历史论述的形成过程及特定意义。百年来,中国围绕一战华工形成的论述分为两类:一类着眼于国家视角,着重从中国作为参战国与战胜国的角度展现中国在华工招募过程中发挥的主导性作用与华工扮演的参战角色;另一类立足于华工视角,最典型的是在社会革命语境下从华工作为帝国主义、军阀主义对立面的角度揭示英、日、法帝国主义与北洋军阀势力的压迫本质与华工的革命精神。当代改革开放语境下的华工论述似乎接续了中国参战语境下的华工论述。虽然同是立足于国家视角,但在当代改革开放语境下的论述更侧重展现华工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进程。尽管社会革命语境下的华工论述逐渐瓦解,但个体视角的论述依然不失为国家视角论述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视角,二者之间的矛盾突显,是当前中国一战华工论述重建的困境所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掌握第一手的史料,致使国內外学者对华工在巴西的历史情況注意不够,研究甚少。笔者在编辑《华工出国史料选编》第一辑时,在有关方面的协助下,在清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称“总署”)档案中,发现了一册名为《巴西招工案》的专档。从清档看,巴西政府于光绪十九年六月(1893.7)遣使辣达略来华前,在巴黎等地就与清朝驻英法等国的使节为招工进行过多次接触和商淡。这份仅有的珍贵档案,比较详细地记载了自光绪十八年九月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的华工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华工出国的历史意义 华工是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在国外靠体力劳动谋生受人剥削而不剥削他人的中国劳动人民都属于华工的范围。有自愿出洋的自由华工,而更多的是被强迫拐卖的契约华工。前者包括  相似文献   

6.
颜清煌博士所著《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晚清时期中国对海外华人的保护,1851—1911年》,经粟明鲜、贺跃夫翻译,姚楠教授校订,已出版发行。该书主要探讨晚清政府对海外华人保护政策的实行以及这些政策的失败和原因。  相似文献   

7.
华工大批输出澳大利亚起于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对此史学界一般没有争议,但关于首批华工确切的入澳时间及人数,中外华人史、移民史学者却有不同说法。据笔者目前所能查阅到的中外文资料,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其一,时间为1846年,人数为121人。陈泽宪先生在《19世纪盛行的契约华工制》一文中说:“澳洲于1846年从厦门运走第一批契约工121名去悉尼。”  相似文献   

8.
本刊编辑部和《外国史知识》编辑部于今年8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座谈会。8月25日,我国社会科学界前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87岁高龄的陈翰笙同志应邀到会,亲切地会见了全体代表。陈翰笙同志首先作了简短的讲话,接着答复了代表们提出的有关世界史学科的许多学术理论问题和有关治学方法的问题。这里发表的是陈翰笙同志的讲话全文。  相似文献   

9.
王文宝 《东南文化》2003,(10):74-77
我国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蔡元培(1868-1940)先生,1916年5月在法国华工学校师资班上课所用讲义于当年6月在《旅欧杂志》上以《华工学校讲义》为题连载,共分40题。其第16题是专讲迷信研究的“理信与迷信”,不甚长,全录之于下: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出国时间,侨居地及人数 据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及《明史》等记载,早在洪武时期,福建地区就已有华侨出国。建国以后,厦门大学庄为玑先生等人先后在福清、莆田、晋江、南安等十五个县市搜集了八十部与这些地区华侨出国历史有关的族谱。从这些得之不易的族谱材料中,我们可以大略看出明代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华侨出国是各个时期都存在的现象,如: 明洪武元年(1368年),福清籍某氏往吕宋; 明永乐元年(1403年),莆田林氏往暹罗; 明成化元年(1465年),同安黄氏往“番邦”; 明正德元年(1506年),晋江颜氏往暹罗; 明嘉靖二年(1523年),南安许氏往暹罗;  相似文献   

11.
杨文山 《文物春秋》2002,(1):1-10,36
西周青铜器“邢侯簋”铭文,涉及到邢国的“迁封”,老一辈金文学家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刘节《古邢国考》、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以及近人李学勤、唐云明两先生《元氏铜器与西周的邢国》、王冠英先生《关于西周青铜邢器的铸造工艺》、李先登先生《邢国青铜器的初步分析》等,均对此器作过考释或论述。本文着重对此器有关邢国“迁封”的铭文进行集释,并结合有关铭文资料和文献记载,就邢国“迁封”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开发西方殖民地的华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我国沿海劳动人民结伙随贸易商船到南洋佣工,大约从明代就开始了。但是,作为契约华工,作为贩运谋利的对象被诱骗出国,则是十八世纪以后的事。从十九世纪初开始,出国华工人数逐渐增多,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达到高潮,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告结束。粗略地估计,这前后二百多年出国的华工约有一千万人次。世界各地几乎到处都有华工的踪迹。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3.
华工是华侨的一部分,华工可以笼统的定义为出外务工的中国工人。而晚清时期的华工出国的缘由却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出走伴随着诸多的因素。从这些外出因素和方式来看,他们的命运似乎就是可以预见的。晚清华工的大量出国也是帝国主义侵华史中掠夺劳动力最有力的见证。本文拟就晚清华工问题的由来做一简要分析,以便进一步认识晚清华工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4.
西周青铜器“麦尊”铭,涉及到邢国的“始封”,老一辈金学家郭沫若《两周金辞大系考释》、刘节《古邢国考》与《麦氏四器考》、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33、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铜器铭刻》与《西周青铜器铭分代史征》以及近人李学勤、唐云明两先生《元氏铜器与西周的邢国》、李学勤先生《麦尊与邢国的初封》、王冠英先生《关于西周青铜邢器的铸造工艺》、李先登先生《邢国青铜器的初步分析》等,均对此器作过考释或论述。本着重对此器有关邢国“始封”的铭进行了考释,并结合有关铭资料和献记载,就邢国“始封”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试作考述。  相似文献   

15.
陈翰笙同志在《世界历史》试刊号(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上发表了《对研究世界史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涉及我国世界史研究工作的原则和方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关于史学起源的观点,我认为颇值得商榷,特提出来向陈翰笙同志请教。世界史学史本身就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历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开始于何时何地,这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陈翰笙同志在《意见》中说:“历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还是十九世纪上半期在  相似文献   

16.
论文梳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华工从战时到战后的有关去留问题;北洋政府安置回国华工的官方举措及其实施困难以及华工回国的实际境遇与抗争活动;并探讨了一战回国华工并未因其身份和贡献享有善待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华工多被遣返回国。北洋政府制定并推行《安置回国华工章程》,但地方政府在妥善安置被遣回原籍的华工方面,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其间以梅钧为代表的旅法华工团,向山东省政府发起请愿,要求妥善安置归国华工,并与山东省政府展开博弈。此次博弈以梅钧离开青岛而结束,华工安置问题基本不了了之。大多数华工回国以后,并未因其身份与贡献而享有优待。他们穷困潦倒的结局是北洋政府时期普通人生计艰难的缩影,他们的弱势地位与无力争取应有的权益是他们被遗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吴凤斌撰写的《契约华工史稿》一书,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约34万字,共分五编二十一章。第一编契约华工制的兴起,第二编东南亚地区的契约华工,第三编美洲地区的契约华工,第四编其他地区(澳洲、南太平洋地区、非洲和欧洲)的契约华工,第五编契约华工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有关古代中西方历史的比较研究,东北师大教授日知先生的观点颇为新颖。他认为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一样,同为城邦国家,同为民主政治。早在1980、1981两年,日知先生就曾先后撰文两篇,从中国古史的角度对这一观点作过阐述。近来,《世界历史》又刊有其大作,题为《雅典帝国与周天下》(载1989年第6期),对其观点又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不可否认,日知先生的文章广征博引,中西纵横,很有份量,在中国先秦史和世界古史两个领域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以及黑奴贸易的被禁,西方列强将其寻求廉价劳动力的目光转到了亚洲。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出国佣工形成高潮。签订于1868年的中美《蒲安臣条约》进一步促进了华工出国之步伐,同时也将西方社会保护本国侨民的观念融入其间,对清政府侨政的转变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拜读《炎黄春秋》2000年12期所载徐澄清先生《评诸葛亮用人与魏延之悲剧》一文,感到很有新意。不过,有些论述似乎过于偏颇,难以苟同。本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目的,就有关论述作一些探讨,就教于徐先生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