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宗教、神话与科学都是人类对于自然界认知和思索的结果。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的“一龙十鸟”造型的青铜树,不仅形象地显示出古蜀时期有关日、鸟、天、龙、树等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宗教寓意及神话色彩,也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历法等较为进步的科学知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埋藏坑出土一尊大型青铜立人像(K2②:149,150),人像高(自足底至冠顶)180厘米,人像下的铜方座高80厘米,通高260.8厘米(见图1A)。对立人像的身份与手中握物,学术界已有种种探索,本文将作出新的考析。  相似文献   

3.
三星堆“铜神坛”的复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的文化归属问题是高句丽历史文化学的薄弱环节.从高句丽壁画墓四神图像的文化考察入手,深入揭示其四神图像的文化渊源于中华古老的天文学与神话学,其壁画属于中国古老神话的综合体,四神图像的文化功能在于护送亡者升天.在西汉壁画墓与高句丽壁画墓的比较中揭示出二者属于一个共同的历史文化体系,对高句丽的中华文化归属问题作出明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刘胜男 《东方收藏》2023,(10):72-74
博局纹铜镜是汉代具有典型特色的铜镜类型之一,其纹样精美、内涵丰富,其不只是能够照面的镜子,更是历史之镜、时代之镜。通过运用欧文·潘诺夫斯基的现代图像学理论的三个方法——“前图像志描绘”“图像志分析”“图像学解释”,从不同的层次或侧面来阐释图像。文章以两汉时期具有典型纹样特色的博局纹铜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纹样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分析蕴含在博局纹样图像之下的象征意义及其所反映的汉代的社会状况、“天人合一”的造物观念以及“天圆地方”“阴阳五行”的宇宙观念。  相似文献   

6.
彭飞 《神州》2013,(4):11-11
"图像学现已成为艺术史和艺术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本文使用了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分三个层次剖析了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的画作《春》,分析时更加深入贴近画家的内心境遇,在波提切利的绘画研究上展开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刘钊 《收藏家》2022,(3):75-82
<正>2.降三世明王降三世明王的梵文为Trailokya-Vijaya-rāja。梵语中Trailokya的原意为“三界”“三世”;Vijaya意为“降服、调服”,rāja意为“王”。这三个独立的词汇连结起来的字面意思为“降服三界(三世)的明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