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跃 《文物世界》2010,(3):76-77
<正>民俗文物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生活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它所具有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特别引人注目。它的一大特点是:既有历史传统又有现实传承;既体现物质文化又体现非  相似文献   

2.
罗国荣 《文物世界》2012,(6):63-64,78
文物是人类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它所蕴藏的信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是国家、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遗产。文物摄影不同于一般新闻及广告摄影,它是通过摄影的纪实特点,再现历史文物的艺术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民族在发展其自己历史与文化的过程中,都留下具有其自己特点的物质遗存,这类遗存往往成为我们探讨该民族文化、地理、经济等各方面特征的物质材料依据。包括建筑遗存在内西藏古代文化是高原民族历史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客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在侨居国或客家华侨、归侨和侨眷在家乡建造、创造、制作和创作的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既有本土文化的特色,也有外来文化的特征。凤岗客侨文化遗产,是特定的地域性文化遗产,它既有一般客侨文化遗产的共性,又有凤岗特定地域的个性。它是凤岗镇客家华侨艰苦创业和爱国爱乡的见证。科学利用凤岗客侨文化遗产,对于凤岗镇打造文化强镇、促进经济转型、做好侨务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魏华 《文物世界》2008,(4):61-62
文化遗产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文化遗产十分丰厚。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伟大实践中,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文物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以及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代表性实物或遗存.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中国的文物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而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它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科学研究,认识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事业,促进同世界人民的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对祖国的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推进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社会和民族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财富。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文化得以存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其中最为重要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被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文化遗产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建造、制造、创作和表现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有形或无形的遗存。文化遗产的内涵是文化遗存的内在本质属性之总和。探索、研究文化遗产内涵的本质属性。对于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和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对于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时代性、人为性、艺术性、知识性、民族性、地域性等几个方面,对文化遗产内涵的本质属性进行探索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是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前提。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文化遗产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它承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方式、科技水平、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是时代的符号和象征。保护文化遗产其实就是保护其作为符号的价值。而且,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信息符号,肩负着传承历史的重要责任。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文化传承,保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1.
程明  刘慧中 《南方文物》2007,(4):170-171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在我们周围,是民族的魂之所系、国家的根之所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确立我国文化身份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建立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浩瀚的文化资源中,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拥有数量巨大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化遗产,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文化遗产,对国家和民族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切实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中国的历史变幻莫测却从不间断,源远流长的同时也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因为中国不仅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也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任务异常艰难繁重的国家。传统节日是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越是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传统节日文化就越是丰富多彩。中国的传统节日就多达2000多个,堪称世界上传统节日最多的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保卫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本文以保护我国传统节日为出发点,浅谈以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维系国家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4.
青藏地区是一个文化多样、地理位置独特的地方,有丰富而独特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青藏地区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特色、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相互交融的和谐关系。各民族文化在长期交往中彼此影响,相互依存,和睦共处,共同营造了青藏地区多民族文化共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民族旅游区木质吊脚楼兴起与当地消防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吊脚楼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物研究和艺术审美价值,但其建筑材料的特殊性使其易燃。笔者通过国际国内对物质文化保护措施的研究,发现目前在物质文化保护上的消防关注是个盲点。所以随着民族旅游业的兴起,民族旅游区的吊脚楼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开发、重建,为民族文化的复兴起到基础性作用。要使吊脚楼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必须在大力开发、挖掘木质吊脚楼同时,要树立消防意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使民族地区吊脚楼进一步得以保护,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新措施。  相似文献   

16.
马树华 《文博》2004,(4):81-87
保护文物,就是维护前代物质历史文化遗存,保持民族文化特性,意义重大而深远。民国时期,在挽救民族危机、保存国粹思潮的引导下,加上西方近代考古学和文物保护观念的影响,政府当局首次以国家的名义对文物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中国真正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事业开始发绪,并逐渐成型。本文将尝试对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从特点、意义、和教训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评析。  相似文献   

17.
引言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妥善保存我们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并完好地传之后代是文物保护者的神圣职责,尊重和珍惜文化遗产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但是我国的自然灾害现状使文化遗产产生破坏,其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不仅使人员和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崭新的《苗族贾理》厚达760多页,共80余万字。很难想象,这部苗族文化传承经典专著的作者,竟是一名患上不治之症、瘫痪卧床近30年的老人。他就是贵州省丹寨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王凤刚,与病魔顽强抗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民族文化遗存,2008年《苗族贾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踏遍山水,只因钟爱苗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或者与创造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存。人类的创造活动,离不开知识和物质,离不开人文和自然环境。但凡建筑物等等,都修建在一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之中,或者与之相协调,或者融为一体,称为名胜或名胜古迹,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承担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到先进文化的建设,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捍卫中华民族文化主权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