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晔以系统的、整体的思想审视历史 ,又以发展的、变易的观点看待历史。他从正统思想出发 ,把东汉王朝看成是因应天命的正统政权 ,以民本思想论评东汉史事 ,以儒家伦理评判东汉的历史人物。范晔的史学思想是极为广泛的 ,与汉代史家相比 ,其史学思想的伦理性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东晋史家袁宏的《后汉纪》不仅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有着很高的思想价值。袁宏将辩证法引入历史研究之中,形成深刻的历史辩证法。他一方面以发展的观点审视历史,把历史视为持续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又以系统的观点考察历史,注意把握历史的内在联系。他既朦胧地意识到事物内部存在着彼此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总是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又注意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袁宏的历史辩证法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成分,值得认真地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3.
刘咸炘是近世学术史上的奇才婕暗难踔诙啵蚱涑D昶Ь铀拇ǎ谕饨绲慕涣魃跎伲矣⒛暝?逝,故后世学者对其了解甚少,学术成果因而珠沉大泽,光华未显。刘咸炘在诸多研究中,以史学为佳壬氖费а芯浚?承了浙东章学诚的史学思想,结合前人对古史及史学理论论述之长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刘先生对史书的编撰问题,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本文通过对阅读先生著作及研究成果,试对刘先生的史学编撰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符将历史学看做经验性和思想性的学问,其对象是"前言往行",其任务是"蓄其德"和"明真";史学的功用在于增智修德、学习往圣先贤和掌握历史与未来。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人民才是历史的决定力量,精神的善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认识主体应该具备正确的态度,应该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客体,典籍是其中介;历史认识方法就是观察;其检验的标准一是理论的即要符合往古圣人的意见,二是实际的即依据历史主体的行为。史学研究法主要是历史辩证研究方法、历史批评研究方法和历史个案研究法。王符史学思想的性质是政治的、民间的。  相似文献   

5.
虞集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集有深厚的家学渊源,他的理学特点也反映到其史学思想上。他以王道德治为标准,考历史盛衰之“理”。在《经世大典序录》中,通过总结典制,他充分肯定了元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意义,宣传和提倡养民厚生思想。他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作用,对辽、金、宋三史的史料收集和编撰体例有独到之见。他的历史文献学思想注重博采、广稽、求实  相似文献   

6.
王世贞是明代杰出的史学家 ,本文从治史目的、态度、方法、史学批评以及历史观等方面 ,阐述其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他主张博古通今 ,崇尚直书实录 ,重视史料考辨 ,具有发展史观 ,其务实求真思想影响尤为深远 ,反映了明后期史学思潮的一些特点。他的史学思想既有积极因素 ,也有局限性 ,必须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扬雄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雄虽然没有留下专门的史学著作,但其《法言》的一部分,却是模拟《春秋》的。在扬雄看来,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总是有继承有变革,有因袭有扬弃,并从哲学的高度作了深刻论证。扬雄提出了“立事”、“品藻”、“实录”等史书写作的体例和原则,但并不排斥对史事和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作出公正的评论。他以儒家观念为标准,又辅之以道家思想,对诸多历史人物作了简明概括的评价,对班固父子作《汉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这已经成为古今学者的共识。陶渊明是通过何种途径接受玄学思想的?本文认为:家世影响、交游影响、文献影响是陶渊明接受玄学思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戴名世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名世兼古与历史二家于一身,本对其史的一面进行了探讨。章介绍了戴氏的史学理论,突出了其甄别资料的“论世”之说及其对良史产生与“上之所重”的关系的见解;概述了他的史学作的基本内容、艺术成就和史学贡献;分析了他对于“义”,对于“势”,对于明末农民军,对于明朝灭亡的原因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以及他的民族思想,揭示了戴氏的历史观。章还将其古特色与其史学思想沟通起来,认为形成戴氏古愤世疾俗的风格的深层次原因是其民族思想。  相似文献   

10.
何炳松指出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上均有很大不同,由此得出历史学是一门主观推理的学问,历史学不必像自然科学那样寻求历史发展的因果规律,历史认识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历史相对主义的思想特征。另一方面,他指出,历史学与自然科学都旨在求真,历史学为了求得历史真相,必须在充分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科学的考订和分析,然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编撰,这又是一种实证史学的方法论。因此,简单将他定位为中国现代相对主义史学家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1.
周少川 《史学月刊》2005,(9):96-102
许衡从理学的基本命题出发,对社会历史的盛衰原因进行思考,他认识到历史变化的必然性以及盛衰治乱的对立统一关系。许衡将是否实行王道德治作为判断历史盛衰的标准,主张无论君臣都要“以公为心,以爱为心”,并阐明了一系列正君心、求民心的思想。许衡具有鲜明的通变史观,他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总结历史经验,为元朝统治者论证了“行汉法”的必要性和具体内容。许衡论史而求理的思考,对于提高元代历史观的哲学思辨能力十分有益。他的历史思想对于元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蒙汉等多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与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2.
《经世大典》是元代编纂的一部政书,由于原书早已散佚,学界对该书史料来源的分析探讨鲜有涉及。就现存佚文分析,该书史料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中央政府部门档案公文、元人著作、大臣献书、口头文献、前朝文献五类。  相似文献   

13.
朱希祖是我国20世纪前期的一位重要史学家,在北京大学史学系、中央大学史学系担任系主任多年,为中国史学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他继承和发展了章太炎的史学思想,在许多史学领域均具有精深造诣。本文论述了他的史学成就,求真与致用相统一的史学思想以及他的治史特色、治史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陈垣晚年史学及学术思想的升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垣先生晚年目睹国家和民族的新兴 ,学术思想不断升华 ,进一步明确了学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方向 ,他刻苦学习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逐步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唯物史观。他晚年把渊博的学识奉献给国家和人民 ,将大量精力投入新中国学术文化事业的规划和建设中 ,发挥了重要的顾问和指导作用 ,这是他晚年学术成就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陈先生晚年依然在史学耕耘不息 ,撰写了 40多篇学术论文 ,主持了大型的古籍整理项目。先生晚年的历史考证周匝缜密 ,益臻佳境 ,善于由小见大 ,求得历史真相和通识  相似文献   

15.
元朝作为蒙古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其休假制既有沿袭前代,又有本民族特色。本文仅粗略考证一下元朝官吏丁忧守制、官员的休假、元朝官吏请假制、以及节日放假等。这些制度在前代既有迹可循,又有自身特色,体现了元王朝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16.
袁世凯对严修非常敬重,请严总理直隶学校司.严开拓进取,使直隶教育为各省之冠.清廷新设学部,袁荐严任侍郎.袁任总统,复请严为教育总长.袁氏诸子拜严为师.筹安会起,严进行了忠告.袁世凯死后,严与袁家仍长期保持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17.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是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元代地理总志, 迄今无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 本文作者因整理之故, 举例若干, 就其价值与缺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勾画了一个大致轮廓, 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该书的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研究心得,对有关元代青花瓷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元代青花瓷器的造型、纹饰、胎釉彩及制作工艺等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是鉴定元代青花瓷器的关键。另外.了解并熟悉元代青花瓷器的仿造情况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9.
灭亡南宋(1279年)之后,元朝在西南地区用兵不断。西南恶劣的气候地理环境使得军粮供给困难。再加上军官侵渔,元军经常发生缺粮现象。为筹措军粮,元朝政府主要采取了四种措施:一,征用百姓将粮食调运至西南地区;二,在西南地区开展屯田缓解供应压力;三,通过赋税的转移与增收来增加西南地区税粮收入和购买粮食的本钱;四,采用入中法解决边粮的运输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元代类书是元人采摭当时或前代文献重新编排而成的资料汇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有关政治、经济、科举、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材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元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元代类书还收载了蒙古字体、译语以及元代避讳用语等内容,保存了元代语言文字的一些珍贵记录,而其中有关元代宗教艺术方面的内容亦为难得。凡此皆可说明元代类书对于元史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