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太湖流域不同文化时期社会经济、社会关系以及宗教信仰三个方面考古资料的分析,将太湖流域社会发展分为均质、平等社会,初步分化社会和复杂分层社会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自鄱阳湖湖口至东海海滨的长江干流,称为长江下游。长江下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其史前遗存主要分布在宁绍平原、太湖流域和江淮地区。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有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以及薛家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文章旨在通过太湖流域和江淮地区的聚落演变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3.
在太湖流域良渚文化时期,宗教意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个社会具有浓重的宗教氛围。良渚社会发达的原始宗教应与太湖流域马家浜、崧泽文化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史前太湖流域,礼器出现在社会初步分化的崧泽文化时期;良渚文化时期已经是一个分层的复杂社会,社会成员分化成为不同的等级、阶层,与此相适应,太湖流域史前社会出现了陶质、石质和玉质三种不同质地的礼器,并有着比较严格的使用制度,太湖流域史前社会的礼仪制度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明代太湖流域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粮食产量、粮食消耗状况进行了详细考察,认为明代后期太湖流域的粮食面积比重确实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由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比重的消长实际上是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一次大调整,粮食生产的专业化水平随之有了很大提高,平均亩产有了较大的增长,就整个太湖流域来说,仍是国内一个重要的余粮区;明代后期太湖流域从其他地区大量输入粮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地的赋税负担极为沉重。  相似文献   

6.
梁丽君 《文物春秋》2011,(3):3-8,40
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像是集中反映史前良渚文化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原始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其中兽面纹大眼是这个载体的重点。兽面纹大眼的主要构架——圆和弧边三角组合图案,源自于崧泽文化的陶器纹样,并与大汶口文化的镂孔圆有着相关的联系,反映了史前太湖流域在宗教、精神观念以及制作形态上的衍变。  相似文献   

7.
《民俗研究》2021,(2):131-137
香火戏普遍流行于洪泽湖、微山湖两地渔民的日常生活中。清代后期江南地区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人口锐减,加上北方黄河泛滥,水灾连年,大量苏北渔民沿大运河迁入太湖流域,带来了香火戏。古代吴地巫风盛行,在太湖流域形成了较多的仪式剧与劝善类讲唱,它们广受江南土著的青睐。南北渔民的混居,使得江南地区的神歌取代了北方香火戏的"唐六本",形成了近代太湖渔民独特的香火戏变种——赞神歌。对太湖渔民的赞神歌源流、曲艺变迁、仪式文本等进行多角度解析,是进一步研究太湖流域渔民文艺的重要途径,借此可一窥南北水上居民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8.
为了迎接建国三十五周年,1984年11月,太湖流域六个市的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和嘉兴、湖州、苏州,常州、无锡博物馆在嘉兴联合举办了一个展览会,定名“太湖流域古动物、古人类、古文化联合展览。”同时,还召集了一次太湖流域考古学术座谈会,考古研究所也派专人参加。 座谈会开幕式于14日上午举行,与会的有二十四个单位,共三十二人。浙江省文化  相似文献   

9.
宋代太湖流域农村城市化现象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国灿 《史学月刊》2001,3(3):132-137
在宋代太湖流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城镇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农村城市化现象,其主要表现是:州县城市的空前兴盛以及由此引发的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郊都市化趋势;农村镇级中心地的大量涌现及其城市化特征的初步形成;乡村草市的广泛兴起和农村市场的快速成长。到南宋时期,太湖流域的农村城市化率已达到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军舰北上 1919年秋,上海的军港中停泊着5艘舰艇。舰艇中最大的靖安号运输舰排水量不过1000吨,最小的小浅水炮舰的排水量才100多吨。就是这样的小型浅水炮舰,  相似文献   

11.
良渚文化的中心在太湖流域,太湖流域的原始文化从早期发展到良渚文化时期,是良渚文化神徽产生的时间条件;太湖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良渚文化神徽产生的空间条件。由于这一地区的人对频繁发生的洪水的恐惧,从而把雷神作为天神来敬仰,这正是良渚文化神徽的真正内涵,这种信仰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2.
<正>21世纪世界进入信息时代,近年随着V·M·舍恩伯格所著《大数据时代》问世,大数据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由此冲击着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以及学术界。面对高科技带来的技术手段以及理论方法,历史地理学与学术界同步,不仅为未来做出定位,而且开始重新审度研究方法与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3.
"茶筵"指的是太湖流域民间专门款待太姥及五通家族神灵的特殊仪式活动。该活动在明代中期即有记录,如今在太湖流域仍有大量活态遗存,涉及到宝卷、神歌、道士作法等多种民间仪式门类。梳理其历史记录的各种细节,再结合对常熟地区的田野调查,可以勾勒它在该地区的当下面貌,并将历史与现状作某种贯通理解。  相似文献   

14.
崔超 《区域治理》2022,(12):191-194
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视角出发对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就投入成本高、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几个方面,对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成本—效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在企业生产流程、企业成本—效益的指标类型、指标分析以及模型研究方面对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成本—收益进行研究,旨在提高低碳经济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马俊杰  张志杰  王伯铎 《人文地理》2007,22(2):10-13,114
通过工业园和生态工业园的特征比较,提出了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是由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园区与区域三个层面组成的系统建设思路。指出园区企业清洁生产推进是实现企业内部生态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生态链网构建是企业之间生态化建设的可靠方法,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生态建设是园区生态化的重要保障。通过工业园区生态化相关问题分析,提出了企业生产工艺与设备调查、园区清洁生产评价、试点企业筛选、清洁生产审计与方案制定、成果审核与完善以及清洁生产推广的园区清洁生产推进方法;提出了工业代谢分析与园区主要废弃物识别、废弃物资源化论证、企业生态链接网络构建、优化及生态链接效果评价的生态链网构建方法;提出了园区集中供热、污水处理与回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与以绿化为主体的景观生态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太湖流域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是由以太湖为中心的各水系河流湖泊所组成的一个碟形洼地区域。该区域内部社会文化相近,社会经济连成一体,行政沿革上也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因此在区域研究中往往被视为一个整体对象。但是在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学者习惯以"江南"等同于太湖流域的概念,诚不甚允当。作为地理和历史概念的"江南",自秦汉以来从未真正与太湖流域相重合,与太湖流域等同的"江南",其实是一个文化心理上的概念,且开始于近代。以"江南"为名开展研究,容易造成研究范围的混乱。相比之下,"浙西"作为历史上存在过的行政概念,区划范围上承东汉吴郡,与太湖流域高度一致,迄明初乃分属直、浙,时逾1200余年,而传统的"浙西"概念在明清时期仍然有其影响力。从"浙西"入手本地区的区域历史研究,更有利于增强学术的严谨性。为使这一观点立足于更为坚实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浙西"的历史作一番详细的梳理。  相似文献   

17.
国际关系学的研究与教学中有着"一套正统的"基准时间(benchmark date):1500年、1648年、1919年、1945年和1989年。笔者认为,国际关系学者需要对这些作为内外参照物的正统基准时间进行质问,对基准时间被确立的方式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对基准时间进行修正,以便能够更好地反应宏观历史中的国际动态。第一部分对建构该学科自我认知的正统基准时间进行质疑。第二和第三部分讨论成为基准时间的资格与原因。我们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英国学派和社会学研究途径)对基准时间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其标准。第四部分进而建构了一套可以拓宽学科理论与历史视野的修正后的基准时间。我们设计了一种基准时间评级的方式,并针对近期的候选者提出了一种获得基准时间资格的方法,从而对该学科的基本时间点进行批判性思考提供了更好的启发。一套修正后的基准时间能够帮助国际关系的重心从关注战争与和平的动力转移到关注更为宽广的宏观历史动态上。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经济行为与伦理道德可以并存,还是难以两立,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话题。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强调说,企业经营者必须有可以作为判断基准的哲学。坚持把“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不断追求正义、公正,是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核心,也是他的道德观和伦理观的充分体现。但是,做人的道德准则和企业经营的原则,特别是“利他”的道德观和企业追求利润的经营目标是否真的存在矛盾、冲突?应该如何协调、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通过对稻盛和夫经营实践中若干实例的分析,尝试对此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9.
1924年江浙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免覆辙,1925年3月间太湖流域地区杜会名流、商绅发起组织太湖流域联合自治会。他们分派代表赴京宁等地请愿撤兵,以地方自治、永保和平为宗旨,发表了简章、宣言、规则等。吴县议事会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应进一步从“废督裁兵”入手,实行法治。1925年5月24日太湖流域联合自治会宣告成立。为如实反映这一组织的成立经过及其活动,为研究者提供参考,特自本馆所藏档案中选编本组史料,现予公布如后。  相似文献   

20.
张敏 《东南文化》2023,(1):70-91+190+192
太湖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马家浜时期文明曙光初现于太湖北部,奠定了太湖流域文明化进程的基础;崧泽时期的太湖北部率先进入王权统治的古国时代,形成了太湖流域的民族共同体,东山村遗址群成为原生型“崧泽古国”的政治中心;良渚时期的太湖流域进入神权统治的古国时代,太湖南部的“良渚遗址群”与太湖北部的“寺墩遗址群”成为“良渚古国”并立的政治中心。王权统治的“崧泽古国”转型为神权统治的“良渚古国”,成为中华文明化进程中独树一帜的“太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