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为本在意涵上要从两个方面深化思想认识,丰富人与遗产关系的内涵。一是从主体(人)到客体(文化遗产),做到人正确对待遗产,包括理性认识接受遗产、积极保护传承遗产、努力发展创造遗产三个维度;二是从客体到主体,实现遗产为人服务,服务人的素养提升、文化生活、精神需求。基于文化遗产文化性、聚合性、创新性等鲜明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对人所提出的目标要求,以及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为本的目的主要是坚定文化自信、筑牢共同体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幸福指数。而要真正做到、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为本,首先必须重构文化遗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的社会功能,努力兑现文化遗产的文化、经济、社会等多重价值,同时还要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文化创意、广泛运用新科技等方法、渠道和平台,推动文化遗产内涵活化和向文化资产、文化资本转化。  相似文献   

2.
遗产的概念和分类具有多样性特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下,需要尽可能地把多元的遗产创造、多元的遗产继承、多元的遗产认同以多元的展示方式呈现出来。遗产阐释是一项建立在价值判断基础上并可能伴随多重价值冲突的信息传递活动。遗产阐释不是专家独享的学术和教育活动,而是一项公共文化事业,需要弄清楚“谁之阐释”“何种阐释”问题。“谁之阐释”,强调了文化遗产阐释的人民性和公共性;“何种阐释”,探讨的是如何讲好遗产故事,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的启迪和教育价值。文化景观和原住民的居住、生产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完成际代传承,将继承于前人的文化遗产,赋予当代的记忆和思想价值而完成新的际代传承交于我们的后代,从而保证遗产的延续性和历史完整性,是文化景观当代阐释必须考虑的问题。数字化为遗产阐释提供了实现方式和技术支撑,不仅能够为公众提供真实、完整的价值内涵和价值体验,还可以建立起价值阐释的包容性机制。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遗产的阐释权从专家更多地向大众转移,从传统的“专家生成内容(PGC)”转向“用户生成内容(UGC)”,真正推动遗产的共享和共建。负责任的文化遗产旅游阐释不仅仅是一个遗产价值传递与公众教育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化遗产和文物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概念,不能互相混淆,互相取代。文物是文化遗产的精华和核心。“文物”一词在中国已使用了上千年,其内涵不断演绎、充实和规范,已形成共识,是一个有实用性、科学性和生命力的词汇(概念),不存在过时的问题,不可能被取代。文物的形成和认定是有条件的,不是什么遗产遗物都能进入文物范畴。文物不仅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还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在理论上实践上深化对文物价值的研究和发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