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到安徽的农村改革,知情者就会谈到郭崇毅。 郭崇毅何许人也?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  相似文献   

2.
我与省政府原参事、省政协原委员郭崇毅是1985年同在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共事才认识的,他是副主任,我是委员。见他议论文史或时政,直言不讳,留下较好印象。1992年秋,我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看到一本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十年的书,对其中有一段介绍1979年7月安徽省政协委员郭崇毅上书中央,要求准许包产到户,实行农村改革的事迹,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忆童车五     
郭因 《江淮文史》2004,(1):74-77
童车五去世已好多年了,不知怎么搞的,最近老想到他。曾经常在一起参政议政,配合得十分默契的几位老友,丘林、郭崇毅先后去世,我都曾写过悼念章,现在是该给车五补写点东西了。  相似文献   

4.
在毛泽东的许多著作中,《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影响较大的文章之一。这份报告之所以能写成功,并产生巨大影响,与他深入基层、深人群众、倾听群众意见,真实反映农村现状、农民呼声有着密切的关系。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来说,就是他走的是农民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农村农民思想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农村和农民始终是他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从社会主义的制度创建和国家利益着眼处理农村农民问题,在大规模的农村社会变革中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存条件,是建国初期毛泽东在农村农民问题上的中心思考。这些思考,不但在他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中构成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而且直接促成了农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引起了农村社会的重大变动。一、土改前后农民问题在毛泽东心中的位置毛泽东是一位对农民有着深刻了解和深厚感情的人。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动员和团结农民推翻旧世界后,他随之将农村农民问题提到新社会建设的…  相似文献   

6.
鲁彦周是和新中国同步成长起来的名作家。人们尊敬和仰慕他,是因为他在50年的艺创作生涯中,总是站在时代的前沿,为人民群众的爱与憎发出震撼人心的呐喊。这是艺创作最为珍贵的品格,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轨迹。他曾多次对笔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新中国成立后,我从农村走进了城市,但是,我仍然和更广阔的农村、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农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我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7.
罗平汉 《百年潮》2007,(3):38-42
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各地农村纷纷建立公共食堂,几亿农民吃起了名副其实的大锅饭。公共食堂既限制了农民的吃饭自由,又是典型的平均主义,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一段时间,公共食堂却被当做“共产主义幼芽”而倍受赞扬,1959年庐山会议后又当做“社会主义阵地”而继续维持。朱德通过深入的农村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的许多弊端,庐山会议前就力主解散公共食堂,成为党内较早提出解散公共食堂的领导人。在1961年春的全党大调查中,他又专门致信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反映农民要求解散公共食堂的强烈愿望,为公共食堂的最终解散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思颖 《神州》2012,(21):42-42
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正好反映出了那个时代旧中国农村变化和农民觉醒的全过程,给我们留下了一幅清楚、生动的历史图画。  相似文献   

9.
高屋建瓴为农民———随胡愈之深入农村编书□徐波1963年,农村读物出版社从人民出版社通俗读物编辑部脱胎而出时,胡愈之同志已是67岁的老人了。他那时身任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秘书长、民主同盟负责人,工作和社会活动十分繁忙。当时他还念念不忘为全国5亿农民...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是个资产阶极性的农民革命,其在政治上的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专制的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新中国;而其在经济上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它对于土地改革的远大理想和具体方案,就是有名的「天朝田亩制度」。这个理想的制度,在澈底消灭对建的总方向上是完全正确并适合于当时农民的要求的。由于洪秀全等生当农村水深火热的时代,长在农民的家庭,因为他身受农村的痛苦,这使他最了解农民的愿望与理想。「天朝田亩制度」正是反映了农民的意识。这真是在中国岁百次农民革命运动史中开了一朵极其光辉灿烂的鲜花。  相似文献   

11.
二十年前,地处偏僻的贵州,却走在全国农村包产到户的前列。这是贵州农民对改革开改的伟大贡献,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贵州省委的政治远见与勇气。曾任贵州日报社总编辑的刘学殊同志,当时以记者身份,深入地介入了这一过程,他写的这篇文章,再现了这一段珍贵的历史。(一)引子有如深层地火燃烧之星星火苗,历史大潮也往往发源于社会深层的涓涓潜流。二十年前,安徽省小岗村就是这样的一股潜流,它汇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不可阻挡的洪波巨浪。贵州省预云公社也是这样的一股潜流,而它的出现更比小岗村早一年。我不知道,将来的历史家怎样称呼…  相似文献   

12.
正彭绍辉1906年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在舅舅的资助下入了农村私塾,两年半后因穷困辍学,在家务农,16岁至20岁给地主当长工,还要给地主婆抬令他屈辱的轿子,沉重的劳动压得他身高永远停留在16岁时的高度。大革命时期他投入农民运动,参加了农民自卫军。大革命失败后,他为了逃避国民党追杀,1927年离家出走当了兵。1928年作为彭德怀团的一名普通战士,参加了平江起义,  相似文献   

13.
提起袁隆平,整天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朋友总会被这个“农民科学家”感动,“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而在我省,在毫州市农业科研所(原涡阳县农科所),同样有这样一个人,他紧跟着袁隆平的脚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誉为“安徽袁隆平”。他的名字,因为“皖麦38”而响亮,他的人格魅力,因为他扎根土地、扎根农村的精神而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王颖 《神州》2012,(21):238
一、问卷设计农村低保制度是为解决少数村民基本生活困难的保障制度,但是由于低保制度的不够完善,其并不能最大程度的改善农民经济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活困难。为了深入了解本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巨大的发展之中所隐藏的问题,我在2011年寒假期间对永昌县六坝乡七坝村的村民针对农民对农村低保制度的看法以及农民对改善农村经济条件的建议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91份,经筛选后剩余有效问卷80份。本次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农民对农村低保制度的看法,以及农民对改善农村经济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驰 《文史春秋》2003,(12):6-9
一个位卑职微、执锄荷担的农民,在上世纪60年代“一大二公”的背景下,逆流而上,斗胆上书倡导“分田到户,实行单干”。他,铁肩担道义,妙手章,以农民朴实而执的头脑,在田间地头,在夜半灯下,苦苦思考农业的命运,农村的命运,农民的命运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他那闪耀着智慧和真理之光的理论思想,在那变幻莫测的特殊年代里,先是被肯定、称颂,继而遭怀疑、质询,最终他的命运陷入了万劫不复。  相似文献   

16.
陈晓莉 《攀登》2006,25(6):36-39
中国社会的发展直接取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农村的发展是综合性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农民的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围绕发展的主体,充分利用其发展的潜力,为实现农村发展的最终目标———农民的全面发展而付诸实际行动,是新农村建设之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吴满有,一个著名的农民劳动英雄,抗日战争年代在陕甘宁边区,他是毛泽东亲密的农民朋友,他的名字尤如五、六十年代陈永贵一样,是无人不知、那个不晓的。解放战争中,他参军后被俘,后来,以‘自首叛变”的罪名被开除党藉,在家乡郁郁而死。吴满有是怎样一个农民劳动英雄?他到底叛变了没有?他被俘后在国民党拘留期间表现如何?这件事一直为许多延安时代的老同志所关注。现在,特请对此事了解内情、当年在延安解放日报社工作、《开展吴满有运动》社论的执笔者李锐同志为本刊写来一篇文章,刊载于后,以解此事之谜。  相似文献   

18.
龙潭老人杨耀海墓碑,现存于西安碑林。墓主杨松轩之父、杨钟健之祖杨耀海先生是陕西华县龙潭堡的一位农民。墓碑碑文及铭是由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教授李大钊题写的。蔡、李二人同时为一位农民题碑,还是非常罕见的。据当时正在北京大学就读的杨钟健回忆说:“……到了北平,适逢蔡孑民先生任北大校长。其人道德学问,实足令人敬慕。尤以他在北大所表现之民主作风,影响于人者实深。又逢‘五·四’后之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的俊彦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之、高语罕诸先生均为我所崇敬之人物。”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新四军老战士、一代经济学大师薛暮桥(1904—2005),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党内较早探讨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民问题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家。1932年,他参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陈翰笙主持的农村经济调查活动,以家乡无锡礼社镇农村社会调查为主要内容,撰写了《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浙江省的二五减租》两篇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毛泽东早期思想(1919-1927)有两次重要转变:第一次于1920年,由信奉无政府主义等改良主义思潮转变为信仰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第二次从1925年上半年开始,由以城市工人运动为重心转向专注农村农民运动,并于大革命失败后最终完成了从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移。两次转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所坚持的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