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事件,开辟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由于触犯了地主、资本家的利益,一开始就遭到痛骂和讨伐。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十月革命节取消了。十月革命没有正式的名字,变成“十月政变”、“变革”,甚至与“叛乱”相提并论。在我国也不乏否定十月革命的论调。  相似文献   

2.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次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现实,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并没有因"苏东剧变"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而改变。1921年,十月革命4周年前夕,列宁曾指出:"这个伟大的日子离开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我们对自己工作的整个实际经验也就思考得愈深刻"。①在十月革命90周年到来之际,重温列宁的话使人们对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这里,发表我国学者近来撰写的4篇文章,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3.
孟庆龙 《世界历史》2002,(1):111-113
革命作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国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和充分的研究,发表了许多颇有理论价值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底出版的程玉海、曹胜强两位同志历经数年艰辛研究撰就的《20世纪的世界革命》,是国内最新的世界革命史专之一。  相似文献   

4.
晓岷 《世界历史》2002,(1):121-121
北京大学历史系刘祖熙教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出版的《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1 861— 1 91 7)》 ,是一部一系统、全面阐述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专著。全书分经济、政治、文化三部分 ,共九章 ,3 7万余字。本书通过分析 1 861年农民改革和 1 90 6年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评估地主经济向农业资本主义的演进、农民分化和富农经济的发展 ,揭示了俄国农民问题的症结。通过对俄国工业革命和工业化问题的分析、论证 ,指出了俄国赶超型工业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俄国从封建君主制向资本阶级君主立宪制过渡的复杂性。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版业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进程。从1993年开始到1998年,出版业改革的主线是由“规模数量为主要特征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性转移”;从1998年开始到2002年,集团化发展成为出版业改革的主题;从2003年开始,企业化转制成为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主线。十多年来,出版业的政策走向反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出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反映了出版业逐渐加快了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反映了出版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南京城墙,在历经风雨侵蚀、战火摧残和人为拆城的多舛命运后,终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凸现出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块块古老的城砖,仿佛成了一个个深沉的音符,谱写出当今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华美的乐章。  相似文献   

7.
塑造“国民”与“国民革命”——评费约翰《唤醒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 《近代史研究》2006,2(1):134-14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中国可以说不》为代表的“说不”出版物充斥着各地书店的书架,这些书籍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作者不断以觉醒、站立、腾飞字眼来刺激国人的眼睛和神经。无可否认,在整个20世纪以至21世纪,民族主义都是或都将是推动中国变革的思想动力,但人们对于其成败得失往往莫衷一是。历史学家有必要对民族主义在中国变革道路上的影响加以认真反思。费约翰的《唤醒中国》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他山之石。费约翰教授是西方学术界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1996年,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一…  相似文献   

8.
孙成木 《世界历史》2008,(5):147-149
农村公社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以前的一个阶段。它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早已消失,或者只有某些残余。然而,俄国农村公社一直保存下来,直到20世纪初,到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成为独特的历史现象。那么,俄国村社的神秘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孔飞力(PhilipA.Kuhn)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学专家,哈佛大学希格森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和政治史著称,著有《中华帝国晚期叛乱及其敌人》(1970)、《叫魂》(1990)及《现代中国国家的起源》(2002)等。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他的研究领域向海外华人移民史拓展。在随后的十多年间,他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也偏向这一领域。他从1993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开设“海外华人”课程,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澳洲、中国香港和台湾、东亚等地讲学的主题也多是围绕海外华人移民史而展开。  相似文献   

10.
赵庆云 《近代史研究》2015,(2):115-129,161
李怀印著《重构近代中国》对于中国近代史主叙事的源起与流变作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并对主导叙事的政治思潮、时代变迁等作了有一定深度的解析,其研究方法和视角具有启示意义。同时,该著亦难免缺憾。其一,对"学科化"的论述仍未充分展开。其二,将史学史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寻绎史学背后的权力斗争脉络,确能发掘被忽视的一些面相;但史学观点之分歧,很难完全归结为权力争夺。且学术思想与权力斗争之间的关联非常微妙,往往不易征实。其三,用"革命"叙事与"现代化"叙事的平行发展与对峙来梳理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书写,遮蔽了"革命"叙事内部的分歧和紧张。有必要进一步追溯至国共两党对于近代历史的认知和叙述,并作"民族革命"叙事与"阶级革命"叙事的分殊。若着眼于"革命"叙事中"阶级"与"民族"两个维度的消长,对中国近代史主叙事的衍变当有更为贴切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张倩红 《世界历史》2006,(3):143-145
无论在西方学术界还是中国的世界史领域,十字军东征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论证其起因、进程以及对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骑士品格的塑造等方面的文章很多,但绝大部分作者都是着眼于欧洲问题。《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彭广恺译,河中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则是从阿拉伯人的视野中追寻这一历史事件。本书作者阿敏·马洛夫(Amin Maalouf)是一位原籍黎巴嫩的阿拉伯作家,他本人又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少年时代就读于贝鲁特的耶稣会学校,20世纪70年代中期亲眼目睹了黎巴嫩内战之后,为摆脱政治动乱与同胞相残的苦…  相似文献   

12.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社会史成为中国社会史研究新的趋向,众多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扩散到传统中国的各个角落,通过对区域内个案、事件、群体等的具体研究重新理解地方社会,区域史研究渐成气候。而明末清初由于其前接传统、后续现代的时段特殊性,更成为学者考察地方社会的最佳选点。  相似文献   

14.
1953年4月,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文化部文工团越剧团携《梁祝》与《西厢记》两部戏曲改革成果赴朝,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慰问演出.在朝鲜战场上,越剧团"结识"了朝鲜唱剧《春香传》,并在朝鲜劳动党及各方帮助下将其改编成越剧引入中国,开启了中朝文化交往的初章.这种借由爱情故事题材言说革命价值理念、"以情动人"的对外宣传方式,对此后中国的文化外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瑞 《安徽史学》2006,(3):127-128
长期以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一直颇受学界的重视,该领域已成为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研究氛围空前活跃,学术成果不断涌现.2005年8月,汤奇学教授所著《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探索》(以下简称《探索》)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即是近期这一领域中较有代表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赵世瑜的《小历史与大历史》是区域社会史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从方法论意义上讲,《小历史与大历史》等著作所探索的区域社会史,由于不仅包含了科泽勒克(Reinhart Koselleck)所区分的三种"重写历史的方式"——新材料、对材料的新的解读模式、新的阐释视角,而且强调"走向历史现场",倡导"整体史"和"结构过程史"的史学理念,因此对于质疑、重新思考甚至颠覆传统史学的政治史范式、历史叙述框架以及历史阐释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称做是当代中国历史学界的一场"区域社会史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知日 《民国档案》2007,(1):141-143
《中国旧海关与近代社会图史》不仅直观、生动地揭示了中国近代海关的百年沧桑,也形象、全面地再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及社会状况。该书可谓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完美结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7日至16日,俄罗斯著名经济史学家、史学博士瓦列里·列昂达维琪·斯杰潘诺夫研究员应邀前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讲学.斯氏对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赖滕、本格、维什涅格拉德斯基、维特和科科夫佐夫五位财政大臣任职期间的工商业政策、货币改革、铁路经营和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囿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阐述五位大臣就职期间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9.
贠冬鸣 《收藏家》2012,(6):81-82
按照预约,黄胄长子梁穗赶到"国贸"中国大酒店。在大堂一角,笔者将藏家珍藏的黄胄大师丈二巨幅作品《幸福一代》向梁先生展示。先生悉心观览后连连点头,说:"这幅画是60年代(20世纪)初创作的,1973年补的款,又盖了章。"应藏家恳求,梁先生在作品右下角作如下题跋:“此乃家父旧稿,后补款。粱穗识。”  相似文献   

20.
方志有续修的历史始于宋代,此后历朝历代都承续这个传统,绵延不断。20世纪80年代初,大规模的新方志编修开始,至90年代中期各级志书陆续出版,随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编修,此即正在进行的第二轮新方志编修。新一轮的修志主体是续修,此外有少量的重修,个别的增修,以及部分的新修、创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