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战国时期的婚姻制度及其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汝军 《史学集刊》2001,4(1):82-88
战国是中国婚姻史发展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婚姻形态各层面特色鲜明:成熟的一夫一妻及多妻制、注重婚姻以时,婚礼成备的礼规、限制出妻、弃夫,提倡必婚的婚姻管理,使其婚姻制度系统化、法规化;各国四面出嫁,借以谋生存、图发展的政治婚姻主旨,广家庭、衍子孙、求内助的婚姻目的。使其婚姻动机极富现实性、功利性。战国婚姻制度及特点的形成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内在动力的;富国强兵作为战国七雄实现霸业的最重要手段.是战国婚姻特点形成的政治要求;一夫多妻制主要是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战争造成的性别失衡为一夫多妻的实行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条件,多妻制的经济功能使得有条件实行多妻的男子趋之若鹜。因此,战国时期,特别是中晚期的一夫多妻制不仅是成熟的.而且在某些范围内也是带有普遍性的一种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2.
王云龙 《神州》2014,(14):250-250
早先就有好多婚恋专家告诫已婚女人:与其苦苦的奢求男人的改变,不如自己努力的学习完成人生的蜕变。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女人乐此不疲的策划着、进行着“改造男人”。或许女人所想要的那种改变是可以实现的,但绝对不是要求或指使对方去做什么,关键在于是夫妻之间的沟通方式。想要你的他(她)更加的臣服于你,首先就得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改变的奇迹就在你的嘴边。  相似文献   

3.
婚姻是人们一直都在关注的话题,其重要性小则关系家庭幸福,大则关系国家兴亡。近代中国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婚姻观念也显现出巨大变化,新的观念冲击着人们对于婚姻的再思考,两性关系渐趋平等,婚姻自由观念不断发展,传统家长制下的包办婚姻被打破,这些对于推动男女平等、家庭幸福和社会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婚姻是人类繁衍自己后代的明形式,是构成家庭、产生宗族的基础。早期满族的婚姻形态处处渗透了宗法的色彩和内容,以宗族家族利益为目的,财产作为婚嫁中介,严门第等原则成为制约满族婚姻缔结的宗法性因素;包办婚、收继婚、早婚、一夫多妻等婚姻习俗.反映了宗法的族权、父权、夫权在满族家庭婚姻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体现了浓厚的宗法性。  相似文献   

5.
罗攀 《民俗研究》2004,(1):166-181
爱德华·亚历山大·韦斯特马克(E.A.Westermarck)(1862-1939),芬兰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生于赫尔辛基,卒于拉宾拉赫堤。他毕业于芬兰大学,189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韦斯特马克的学术研究属于英语国家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传统,他生平历任芬兰大学社会学讲师、道德哲学教授和亚波学院哲学教授,并于1907  相似文献   

6.
第—家婚介所1982年,我国第一家婚介所——广州市青年婚姻介绍所成立。当时前来登记找对象的人只需要交上5毛钱。  相似文献   

7.
满族传统婚姻习俗的民族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满族的婚姻习俗,一方面承袭了其历代先世的某些旧有习俗,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汉族封建化的影响,形成了以民族融合为特色的婚姻习俗,但是,更多的还是保留了本民族婚姻习俗中的民族特色。本介绍的就是满族婚俗中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封建婚姻以“婚姻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为信念。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欧风美雨影响下的戊戌变法首先对旧式婚姻进行批判,传播西方文化思潮,风气渐开,旧式婚姻向文明婚姻转变。继之而后的辛亥革命更加大张旗鼓地抨击封建婚姻。代之以自由、民主的新式文明婚姻。五四运动更是对旧礼教旧婚姻的当头棒喝,给予了婚姻文明化发展更大的空间。本文通过这一时期的婚姻制度、婚姻观念和婚礼婚仪等方面的变化反映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特殊的婚姻形式。  相似文献   

9.
梅县南口镇益昌村位于县城西边16公里,与南口圩场相连。过去的行政称谓有益昌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益昌高级社、益昌大队(公社化年代)、益昌管理区(公社改镇后),现称为益昌村。由三个自然村落组成:圩下片(含步背、沙岌、上街、下街、三栋、栏干、茶园、洛阳村民小组),  相似文献   

10.
张广翔 《史学集刊》2002,1(2):65-72
俄国的婚姻和人口再生产模式与西欧相差甚远,东正教居民的人口观,尤其是农民的人口行为直接影响了俄国人口再生产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口模式的转型,19世纪60年代以前,俄国人口再生产是“粗放型”的,高结婚率、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人口寿命短,自然增长缓慢,1861年后,俄国人口再生产模式略有进步,但相当缓慢。俄国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型的快慢对其人口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诗经》的婚恋悲剧,多是追求自由与专一的悲剧,这其中固然有礼制的原因,但并非是最根本的。西周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使女性失去了拥有基本权利的经济基础,从而导致男权凌驾于女权之上,进而演化成整个社会的男权集体无意识。女子的婚恋悲剧就是由于女权被男权剥夺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22名嫁韩中国女性为对象,从跨国主义的视角分析她们在韩的婚姻现状、与原生家庭间的跨国联系及这种联系的性质和意义。研究发现,这些女性绝大多数来自中国东北三省和山东沿海地区;中介婚姻占近70%,且与丈夫的年龄差距普遍较大;再婚者占较大比例。其中,60%与韩国丈夫育有子女,已在韩国生活多年,并从事各种非专业化工作。这些女性通过汇款寄物,信息通讯交流,回国探亲,邀请家人来韩等一系列方式维持着跨国家庭纽带。而她们的中国家人也为其提供育儿、家政以及精神抚慰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跨国家庭纽带,汉族女性与原生家庭成员之间实现的是一种灵活变动着的"跨国看护",双方是互惠互利的。  相似文献   

13.
土族哭嫁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婚俗文化中形成的婚姻形式,它不但反映了婚姻形态的变迁轨迹,也集中地表现了土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文章通过对土族哭嫁的浅释,揭示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土族哭嫁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婚俗文化中形成的婚姻形式,它不但反映了婚姻形态的变迁轨迹,也集中地表现了土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文章通过对土族哭嫁的浅释,揭示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政府相继颁布了具有现代性的新型婚姻条例,以推进传统婚姻制度改革,其中军婚作为一种非普通婚姻自有其特殊规定。军婚纠纷处理既要考量前线战士的军事积极性,又要关切军人配偶的生产、生活、生理需求;既要兼顾婚姻立法中所体现的"婚姻自由"原则,又要遵循"一切服务于战争"的总方针。如此则无可避免地陷入立法规范与司法实践的困局,而且这种情形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均无法彻底破解。不过,此时之军婚改革与实践对现代军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具有丰富的经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译丛》2005,(1):67-71
  相似文献   

17.
李莉 《神州》2011,(17):12-13
伦理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在世的态度,伦理中成文或不成文的规例就是道德规范。在基督教理想主义的思想中,认为夫妻是一体的,婚姻的目的重要的不是繁衍后代,而是夫妻双方的关系,就像圣三位一体形象之间的关系一样,强调只有当神把两人合为一体时才是婚姻。夫妻之间更是一种形而上的关系,是超越伦理与道德的。但是这种理想主义的婚姻,更偏重精神层面,过分理想化,而使人不容易企及。  相似文献   

18.
杨娉 《文史春秋》2003,(6):15-17
近代名女革命家秋瑾,一生追求“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的理想,亲自组织会党武装起义,跨马佩剑,英姿飒爽,宁死不屈。她是那个时代的女中人杰。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她婚姻的不幸,她的叛逆性格和封建礼教的冲突,决定了她爱情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9.
陈雯雯 《神州》2011,(8):12-13
伦理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在世的态度,伦理中成文或不成文的规例就是道德规范。在基督教理想主义的思想中,认为夫妻是一体的,婚姻的目的重要的不是繁衍后代,而是夫妻双方的关系,就像圣三位一体形象之间的关系一样,强调只有当神把两人合为一体时才是婚姻。夫妻之间更是一种形而上的关系。是超越伦理与道德的。但是这种理想主义的婚姻,更偏重精神层面,过分理想化,而使人不容易企及。  相似文献   

20.
吕虹 《攀登》2007,26(5):138-141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试图对旧有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形态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造,在一系列婚姻立法中提出了新型的婚姻原则和婚姻制度。但是,婚姻制度的变革并不仅仅是新旧观念的简单变化,它的变革还应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社会制度的变革。因此,考察陕甘宁边区的实际婚姻状况,从司法实践中发现边区处理婚姻纠纷的原则、规则,不仅可以使我们全面了解边区司法机关在推行婚姻立法原则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当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完善婚姻家庭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