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泉先生,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立者,他对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近几十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5月4日,石泉先生在武汉逝世。本刊约请国内历史地理同行撰文,表示对石泉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2.
石泉先生,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立者,他对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近几十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5月4日,石泉先生在武汉逝世。本刊约请国内历史地理同行撰文,表示对石泉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3.
石泉先生,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立者,他对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近几十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5月4日,石泉先生在武汉逝世。本刊约请国内历史地理同行撰文,表示对石泉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4.
真正的学者     
石泉先生,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立者,他对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近几十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5月4日,石泉先生在武汉逝世。本刊约请国内历史地理同行撰文,表示对石泉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5.
石泉先生,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立者,他对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近几十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5月4日,石泉先生在武汉逝世。本刊约请国内历史地理同行撰文,表示对石泉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人文地理》2004,19(5):F002-F002
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1世纪的城市变化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的110余名国内外学济济一堂。严重敏、马润潮、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顾朝林、吴缚龙等国内外知名的城市地理学家均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南洋史地与华侨华人研究———李长傅先生论文选集》由暨南大学 2 1 1工程“中外关系史与华侨华人研究”项目资助 ,由暨南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这是华侨史、中外关系史方面的一部力作 ,值得庆贺 !李长傅先生是老一辈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 ,早年擅长于治华侨史、南洋史地 ,后期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和一些历史地理古籍整理注释工作。他学术功底深厚 ,不仅懂得英语和日文 ,而且娴熟中外史地和地图学。其学术造诣既广又深 ,特别是在南洋史地和华侨史方面 ,做了大量筚路蓝缕的工作 ,为我国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全书分为四篇 :华…  相似文献   

8.
《徐霞客游记》记述的王士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徐霞客与王士性的比较研究,经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倡导后,一时影从者众,也相继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这种研究的深入,从而在中国地理学史上基本找到了他们的坐标和地位。总而言之,王士性重于人文地理的考察,是古代地理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学者;...  相似文献   

9.
香港开埠以来英人经济与华人经济的对比研究李一平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841年1月26日英国人义律率军武力侵占香港岛,翌年8月29日英方强迫满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香港被英国侵占至今已150多年。回顾这段时间香港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尤其是...  相似文献   

10.
李长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南洋史地与华侨史研究专家,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他早期擅长于治华侨史、南洋史地,这方面的成果收于2001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洋史地与华侨华人研究———李长傅先生论文选集》。后期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和一些历史地理古籍整理注释工作。特别是在人文地理和历史地理学方面建树更为卓著,这方面的学术成果《李长傅文集》最近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作为“名家文存”出版了。全书共汇集先生41篇论文。分有4部分:“地理学概论”部分收有论文10篇,“中国区域地理研究”部分收有论文…  相似文献   

11.
近代香港是一个国际性港口城市,由商而兴,以商立市。华人占香港人口的绝大多数,始终是开发香港的主力。华商在整个香港经济生活中与洋商同居重要地位,是华人社会中最活跃的因素。研究近代香港华商的崛起,是研究英国殖民统治下香港社会的基本环节,有助于全面认识华人在近代香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本文侧重探讨1841年至1900年香港华商成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1994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华林甫1994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成果丰硕,共出版论著二十部左右。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已故谭其骧先生所著《长水集续编》(1994年12月),谭先生主编《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第三卷和《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分别由山东教育出...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出版的由史念海先生主编的《汉唐长安和黄土高原》一书读后,视野顿觉开阔,耳目为之一新。该书不只是把西安城市历史地理和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对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开拓。该文集作为中日历史地理学家合作研究的课题《中国黄土高原的都城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第一部成果,首先,这一合作研究方式的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有关西安城市历史地理和黄土高原历史地理问题,中国和日本学者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在中国方面,以史念海先生为首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和西安地区的历史地理学家们长期…  相似文献   

14.
1983年7月10—15日牛津大学地理学院召开了政治地理"八十年代研究计划会议".主持人是牛津大学地理教授John W·House博士.来自十八个国家的四十四名政治地理学家住在圣、彼得学院.另外四十名地理学家(包括十个追加国家的代表)未能成行,但是他们对会议的宗旨表示热情支持.北美洲来了六位代表:美国两人、加拿大四人.会议的目的:听取和讨论二十九篇有关八个主题的论文;然后根据这些论文向国际地理联盟或向"世界行政地图问题"工作组提出建议.建议是由几位政治地理学家在近几次国际  相似文献   

15.
国外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1930年美国地理学家麦克默里在《地理评论》上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世界地理学界公认为地理学家研究现代旅游的第一篇论文。1946年美国公布第一篇旅游地理学的硕士论文,1949年首篇旅游地理学博士论文在美国问世。但是,旅游地理真正得到发展在欧洲是在60年代之后,在北美和日本是70年代之后,这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荆楚历史地理,尤其是在先秦一段的研究是历史地理以及先秦史研究的难点之一,研究者不仅需要精通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而且还要具备古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等方面的专业素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徐少华教授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石泉先生,30年来从事先秦历史地理与文化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1990年加拿大的华人达70万,①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早期加拿大华侨华人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其中以广东省的四邑地区居多。1947年加拿大废除排华法,1967年放宽移民入境条件,来自香港的移民日益增加,80年代中期以后增长更快。如今,香港移民已成为华人中的最大移民群体。这自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兴趣。本文旨在探讨香港移民移居加拿大的背景、移民特点、贡献、回流情况等诸问题。一香港人移居加拿大有悠久历史,但人数起初不多。如1956年至1965年到加拿大的各国华侨华人共有22193人,其中66%(14648入)是香港移民②,每年…  相似文献   

18.
首届中法地理学研讨会在北京、上海、广州举行──记法国地理学家代表团访华之行应中国地理学会的邀请,法国地理学家代表团一行12人,由法国地理学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巴黎索邦大学教授J-R·比特团长率领,于3月28日-4月7日访华,先后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举行了...  相似文献   

19.
2008年4月2日,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传钧先生90华诞。为了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吴先生70多年来对中国现代地理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弘扬吴先生“治学与创业并重”的人生信念和治学精神,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吴传钧院士九十华诞贺寿座谈会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月照一23日,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携手举办“东南亚华人文化、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有关东南亚华人问题规模最大的一次研讨会。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东道国的学者近190人(中国大陆有9名)与会。大会共发表论文53篇。兹就会议讨论的问题作一概述。一美于东南亚华人与中国的经秆关系问题随着近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东南亚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日渐增多,东南亚华人与中国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