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值转型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爱国道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回族也毫不例外的加入了这场爱国救亡运动中,一些先进的回族知识分子如36位留东学子开始对国家的命运和本民族的命运进行反思,为了振兴民族,富强祖国,他们纷纷组织成立了一系列的进步团体并创办了具有进步思想的刊物。  相似文献   

2.
李超同志逝世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文化部教育局副局长、离休干部李超同志(回族),因公务赴广州,于1995年1月21日15时15分猝然逝世,终年81岁。李超同志1914年10月生于河北省迁安县。青少年时期受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他以强烈的民族自尊和爱国...  相似文献   

3.
马寿千的回族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寿千在回族史研究上,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他曾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回族》条目所撰写的条文中,反映了回族在祖国历史上的重大贡献。世纪之交,他任《中国回回民族史》(上)(下)、《中国民族百科全书》的回族卷副主编,做了一些工作。在纪念白寿彝先生时,突出地论说了回族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对于古代回族史研究,马寿千有一系列论著,在《回族人物志》等著作中,他的贡献是突出的。他的近代回族史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清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近代史上回族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和辛亥革命中的回族人民。此外,他和白寿彝先生一起,在回族家谱等的研究上也取得相当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论文探讨了留日回族对近代中国教育转型改革的作用和贡献。认为留日回族是近代回族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生源地最广的群体。立身特殊的时代中,留日回族以强烈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投身国家教育事业,在回族社会中积极普及国民教育,奠定了近代回族教育的爱国传统,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回族社会的思想文化顺应国家需要与时代发展。这既是他们参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讨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重要方面,也是近代回族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陈翠珠  杨春艳 《神州》2013,(2):136+138-136,138
回族的通用语言是汉语,但由于回族汉语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和民族心理,使得寻甸县回族语言既保持的汉语的基本体系,又鲜明地突出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的影响,同时还加入了本民族的一些独特形式。本文通过对寻甸县回族用语的调查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从民族融合和语言融合的角度,分析寻甸县回族语言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李成银 《民俗研究》2012,(2):101-104
受到诸多历史原因的影响,查拳长期以来只在回族中传承。安丘查拳源于回族杨氏一派,经发展演变自成体系,其传承人冲破历史禁锢,将查拳技艺呈于世人面前。在这一过程中,习练查拳的安丘回族的民族性格悄然发生改变,这将对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是多民族杂居城市,在市内五区中有三十八个民族成份。其中人口在四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锡伯族、朝鲜族和回族。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及风俗文化等原因,朝鲜族和回族又分别形成了各自的聚居区,在聚居区内本民族人口相对比较集中。因而在沈阳市全面推进社区建设过程中产生了朝鲜族和回族聚居的社区。社区建设是城市社会改革和基层管理组织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场改革中如何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由沈阳市民委牵头,组…  相似文献   

8.
马晓燕 《丝绸之路》2012,(16):56-60
回族民间文学是回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是回族民间文学的瑰宝之一。它渊源流长,伴随着回族发展的历史,像口头禅一样,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的一些文化现象。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这里的民间谚语极其丰富、包罗万象。因此,对其进行搜集、整理、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事情。本文根据笔者历年搜集整理的第一手资料,对临夏回族谚语的价值、内容、特色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他的一生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心,以及在文学创作上的杰出成就,800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颂.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之一,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河南省临颍县繁城回族镇民族经济现状的调查研究,对其民族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指出其未来发展方向和具体实现路径。这对于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回族在其形成历史上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影响。在地域上,新疆回族与汉族杂居,大分散小聚居;在语言使用上,回族借助汉语接收多样化的内容。回族媒介接触习惯因此具有其民族特点,表现为:回族拥有丰富多样的大众传播媒介渠道,其中以电视为主;回族受众获取信息能力较强,对信息的理解准确率较高。回族以清真寺为中心居住的民族风俗在其媒介接触习惯形成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解放后的前三十年,关于回族史的工作,先后出版了《回回民族底新生》、《西北回族革命简史》、《回回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回民起义》、《清代回民起义》、《回族简史简志合编》、《回族简史》等专著和史料集,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在回族的来源和形成、历代回族人民的革命斗争,回族的科学文化史等方面做了可贵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回族史的研究日趋活跃,成绩喜人。在八十年代的十年当中,出版了《回族人物志》元代、明代,《回族史论集》,《中国伊斯兰史存稿》,《回族商业史》,《回族文学史》(古代部分),《云南回族史》,《西北回民起义史料》,《云南回民起义史料》,《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  相似文献   

13.
姚联合 《沧桑》2009,(1):7-8
马福祥是清末民初西北地区著名的回族领袖,他凭借自己的政治地位、军事实力化解了数起民族纠纷。他重视回族文化教育,对促进民族和谐、增进回族的民族向心力做过许多努力。马福祥的思想、行为与他身受伊斯兰教文化和儒家传统文化双重教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悦 《文史月刊》2012,(Z3):20-21
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是回族最著名的"三大节日",即伊斯兰教的三大传统节日,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回族传统节日这一文化栽体,分别与宗教、地域和经济关联性强。此外,回族节日文化具备以下社会功能:放松娱乐,维系民族情感,提高民族自我认同,教育回族历史知识和文化习俗,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发展经济.因此,回族节日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的自我适应,也是继承与变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回族与其他9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其丧葬习俗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大,但又与其他9个民族有所不同.不仅如此,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回族,在不同的时期,也存在着时空上的差异性.因而决定了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回族丧葬习俗上的差异,亦即回族丧葬习俗上的地方特点.武汉回族的丧葬习俗也就自然具有武汉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6.
威宁的回族教育,是威宁自治县教育及少数民族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带有威宁县的人文地理色彩和回回民族的特点。威宁回族教育的历史,该民族的历史资料和地方史志都缺乏记载。现只能凭一些零星的间接的史料勾勒其概貌。威宁回族教育的历史是与回民迁入威宁的历史同步的,是与回回民族的经堂教育紧密联系的。回族先民,或随忽必烈征大理后,至元年间逐步渗入乌撒(康熙之前威宁地名),或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傅友德、沐英、兰玉征南后驻守屯垦于乌撒,或随哈元生总兵于清朝雍正年间来威宁驻守;其他或传教、或经商来威宁定居,世代繁…  相似文献   

17.
陕锦风 《攀登》2007,26(5):113-115
婚姻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根本手段,各民族在婚姻观念、制度、形式及习俗方面都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对回族婚姻观的介绍和探讨,来领略回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新疆回族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疆回族概况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一个民族。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市(县)都有回族,主要同汉族和其他各民族杂居在一起。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基本上都自成街道、自成村落,形成了大分散和小聚居的分布格局。2005年,新疆有回族人口89.35万,占全疆人口总数的4.44%,仅次于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在新疆各民族人口中占第四位。主要分布在北疆,为79.17万人,占全疆回族人口的88.61%,其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34.87万人,占全疆回族人口的39.03%;昌吉回族自治州18.49万人,占全疆回族人口的20.69%;乌鲁木…  相似文献   

19.
59年前,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千古功臣张少帅以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为特重,勇于为民请命,与杨虎城将军联合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实现中共英明倡导的全民抗日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功昭日月.今特集录在西安事变前后少帅重要爱国言行于下.  相似文献   

20.
《神州》2006,(3)
宁夏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神秘古老的西夏文化、厚重悠远的黄河文化、特色鲜明的回族文化奠定了宁夏深厚的文化底蕴。西部民歌花儿、回族踏脚、隆德高台马社火、回族器乐及其民俗、回族传统服饰习俗及其妇女“针线”、民间剪纸等都极富民族地域特色。回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