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宜兴年鉴》已连续出版11卷580万字,发行2万余册,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编纂质量上,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年都有一些遗憾之处。尤其是框架结构不够合理,内容收录不够全面,有些条目无新意,语法遣词错误多等,编纂技术上的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编辑人员业务不精、基本功不扎实,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浏览我省部分县(市)级综合年鉴,感觉类似问题也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在编纂《审计工作年鉴》的实践中,既有在故纸堆中搜集、整理、归纳材料,翻阅业务档案,综合、撰稿、校对等一系列工作的辛劳,也有滴水成川、积土成山,将支离破碎的材料编辑成书的快乐,可谓历尽甘苦终成鉴。这里,仅就编纂《审计工作年鉴》的工作情况,谈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3月29日,全国2000多家年鉴的300多名代表,齐聚温州,欢庆中国年鉴界的盛事——“中国年鉴奖”的诞生。  相似文献   

8.
9.
抗日战争胜利后,易熙吾担任桂林市修志馆总纂暨桂林市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面对战后社会经济凋敝及“文籍安牍,毁灭殆尽”的困局,在年鉴编纂热潮的影响下,从为市志编纂储备材料的视角出发,开创性地编纂出版了桂林历史上第一部综合年鉴——民国《桂林市年鉴》。全书框架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将其现实考量与年鉴编写融为一体,在叙述中努力探索要素间的连贯性,叙事详今而不略古,为地方综合年鉴的创新发展提供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11.
目前国内年鉴界关于提高年鉴实用性的理论探讨日益高涨,但真正把实用性编纂付诸实践的为数不多。新千年前夕,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推出它的第一本充满实用性改革勇气的《洛阳年鉴》(2000),犹如一股扑面春风,阅后令人欣喜。  相似文献   

12.
13.
编辑出版《咸阳年鉴》是我市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按照其他地市(县)编纂年鉴的经验,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我体会到《成阳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应该在以下方面着力抓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编纂出版英文版年鉴的单位和地区越来越多。如何提高英文版年鉴的可读性、吸引力,是摆在年鉴工作者面前的理论和现实课题。笔者把美国《世界年鉴(2014)》与我国《广东年鉴(2018)》英文版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在目录编排上,前者重“实用”轻“形式”,后者“形”“神”兼备;经济部类记述上,前者“数”多“述”少,后者“数”少“述”多。为更好地发挥年鉴的桥梁、窗口作用,编纂英文版年鉴时间断限可适当上延,以便读者全面了解事物发展过程;要在提高资料性上下功夫,善于用“数据”说话。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长兴县加快发展中等城市,加快建设经济强县的需要,开拓志书年鉴利用的新领域,充分发挥地情信息资源这个潜在财富的巨大的作用,建议从新世纪初年开始,编纂出版《长兴年鉴》。  相似文献   

16.
年鉴起源于欧洲,它传入中国后,就受到中国史志编纂的影响,发展成为一种记载史书的史料性工具书。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方志》2010,(1):5-6
《新疆年鉴》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新疆年鉴社编辑出版的地方综合年鉴,是全面记录和反映新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政府公报性连续出版物,资料权威、翔实、实用,已连续出版25卷,2009年获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一等奖,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在宣传新疆、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程倩 《巴蜀史志》2011,(2):55-55
2011年2月,全国方志系统第二届年鉴评奖工作总结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四川交通年鉴.2008》荣获第二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特等奖。这是继2004年荣获首届全国地方志年鉴编纂质量特等奖、2009年荣获中国版协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综合奖特等奖后.《四川交通年鉴》荣获的又一全国性奖项。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部署,为年鉴事业发展提供基本遵循,也为精品年鉴建设指明了方向,地方综合年鉴要努力实现从“有没有”的数量规模化到“好不好”的质量的法治化、高质化转型升级。然而,现阶段全国各区域地方综合年鉴发展仍不平衡,如何加强精品年鉴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精品年鉴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动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该文结合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培育项目的实践,紧扣“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主题,梳理精品年鉴品读要领,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年鉴发展史中,美国的《世界年鉴》以其145年的历史、8200万册的总发行量独树一帜,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中国年鉴工作者与《世界年鉴》编辑部开展学术研究交流,撰写《美国〈世界年鉴〉与中国年鉴的比较》等论文。2000年以后的十几年间,国内年鉴界对《世界年鉴》的研究逐渐减少。本文从《世界年鉴(2013)》入手,在简要介绍《世界年鉴》的背景基础上,着重分析2013卷年鉴的框架设计和编纂特点,以期对国内年鉴编纂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中国年鉴事业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