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家洲遗址距今约5600~6000年,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大型的、专业性玉石器制造场遗址。在有限的发掘区域里,该遗址出土了大量与玉石生产作业有关的遗物和相关遗迹,对玦、管和璜制造操作链有完整的解读。遗址所处年代恰好是玉石分野之际,以琢打为主要加工方式的石英材质玉器,和同时共存的以解玉砂为介质切割修治的透闪石软玉材质玉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新发现无疑为早期玉器工艺和玉石分野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一发现为玉石器制造所蕴涵的生产技术体系以及社会体系研究可说提供了极好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中国玉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玉石文化发展史上,西汉的玉器文化具有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西汉时期,玉石文化已发展到一个十分繁荣的阶段,其与汉代经济社会和民俗文化发展是紧密不可分的。在玉石文化的器物中,玉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器形,也是出土文物和博物馆藏品中常见的藏品之一。作者以汉代玉佩的工艺特色及历史人文价值为题,对汉代玉佩的材质、工艺和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信息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对国内有关博物馆的汉代玉佩精品进行艺术鉴赏,希望对汉代玉佩的研究和传承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林伟聪 《东方收藏》2023,(6):132-134
富有文化内涵的玉石雕作品历来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而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作品题材上,不同的题材具有不同的寓意。玉石雕作品的文化内涵主要通过象征、谐音、双关、拟喻、联想等多种方式进行呈现,表达出人们渴求安康喜乐、祝愿幸福和谐、向往吉祥美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吕曼 《东南文化》2003,(3):66-68
玉石材质的天然美、制作的过程美、传承创新的时尚美是玉文化永葆艺术魅力的源泉所在。  相似文献   

5.
春之梅     
正春姑娘来了,她用手中的魔法棒轻轻一点,小花、小草从泥里钻了出来,给大地伯伯披上了生机勃勃的新装。虽然春天的花争奇斗艳,但是我依然喜欢那春天的第一名——梅花。梅花不和牡丹争奇斗艳,也不如桃花那么美丽动人,而梅花却有迎霜斗雪的精  相似文献   

6.
梅花玉版笺是一种久负盛名的清代宫廷御用粉蜡笺。本研究通过多种检测方法对故宫博物院藏的一件白色梅花玉版笺的制作材料进行了科学分析:在透光摄影中观察到纸张表面施粉时的涂刷痕迹,涂刷工具宽度约为5 cm;三维视频显微镜显示纸张表面描金的泥金碎片宽度为0.8~12 μm;通过纤维分析发现此件梅花玉版笺为皮竹混料纸;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纸张表面施粉为铅白颜料;通过大面积X射线荧光成像光谱仪对冰梅纹及钤印进行了面扫,结果显示钤印处主要元素为Hg、Fe、Ca;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结果显示冰梅纹所用为两种纯度不同的泥金。根据检测分析结果对梅花玉版笺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复原尝试,制作的复制样品与文物材质相同、外观相似。基于以上工艺流程结合各色粉蜡笺染料成分分析结果,可进一步尝试复原各色粉蜡笺与梅花玉版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大河口西周墓地M5010出土8件铜马胄饰片进行工艺和材质分析,结果显示饰片厚度在0.2~0.3毫米之间,金相组织为典型的等轴晶、孪晶组织,铅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可见拉长变形并沿加工方向排列的硫化物夹杂和滑移带;材质为铅锡青铜,含锡5.1%~7.8%、铅3.0%~10.8%。饰片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锤揲制作铜片、模印出主体纹饰条带、錾压刻画细部纹饰、裁切镂空,以及冲压铆孔和铜片穿系修补等。基于此,本文指出商周时期锻制工艺在中原地区的发展与金器、车马装饰品的出现和流行可能存在一定联系,东周时锻造制品的工艺和材质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原始社会出土的耳饰是新石器时代之后才出现的。由于新石器时代还没有成熟的冶金工艺,因此,此时出土的耳饰大多是以玉石材质为主,也有少量的陶、煤精、牙骨等质地。耳饰形制主要是以玉石质的玦为主,以及少量的耳珰和耳坠为辅。其佩戴方式主要有夹戴(如玦),直接塞入耳部穿孔(如玦、耳珰),或穿绳系挂于耳部(如玦、耳坠)等。  相似文献   

9.
抗钻强度测试是一种极微小破坏性的强度测试方法,特别适合于物保护中加固强度及加固剂渗透深度的测定。通过用有机氟材料对几种不同材质物(石质、砖或陶质、土质)在实验室和现场加固强度及渗透深度的测试,并与抗压强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抗钻强度是一种有效的加固强度表征方法,特别适合于物的现场保护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三星堆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为探索遗址出土的玉石器材质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征,本研究运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和手持式拉曼分析仪,对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364件玉石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三星堆玉石器的玉料以闪石玉("软玉")为主,属于狭义的"玉石";其他玉料包括蛇纹石玉、玛瑙、大理岩、石英岩等,属于广义的"玉石";另有一定比例的砂岩、灰岩、板岩等"石质"材料。材质的组合和比例符合四川地区闪石玉的成矿原理,具备原料"就地取材"的条件。在主要器形中,玉凿的玉质显著好于玉璋和玉戈,体现了玉料选取与器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玉器的玉料和器形多样性均较二号坑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清中叶陕西地方志中作物种植与饮食构成、衣着材质与布匹贸易、起居形态与经济景况、生活用具与贸易来源、民间信仰与地域特征、资源开发与人地矛盾等面相的考察,以日常生活为视角,以部分生活内容为抓手,呈现清中叶陕西不同区域民众生活的"日常"及不同面相,探讨地方志在日常生活史研究中的史料价值,思考日常生活研究的特点与趋向。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六舟的梅花题材绘画为例,分析了画家绘制这些作品的时间以及所处的环境。六舟创作了许多咏梅诗句、梅画及题跋,也收藏了一些历代墨梅作品。六舟的梅花绘画,应当是汲取了宋元以来梅花诗词及绘画大师作品的养分。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于花岗岩中使用的钻头胎体结构对钻进效率的影响是存在的,而从根本上去探寻其中的概念必须了解基础性的常识。钻头胎体包镶着金刚石和连接空白钻头胎体的钻头冠部合金或金属的一种。一般以碳化钨粉末或碳化钨为支撑材料;用易熔金属如Cu、cu-Ni、zn、Sn、Mn等来粘合,施以高温烧结,温度一般为1000-1200度。胎体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钻头的工作效率及寿命。钻头胎体不同形状对钻进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楚仁 《收藏家》2004,(12):61-63
山子,古代称之为假山。《宋史·礼乐志》“宴飨”条云“(真宗)诏辅臣观粟干后苑御山子”。到了后来,玉雕行业里的能工巧匠们受到宋代绘画艺术的影响,将玉料加工成山子形状,作为陈列摆设品。玉山子上面多雕树林房屋人物,是把山水画雕成立体图形,乾隆皇帝称其为玉图书。玉山子是一种圆雕景观,制造时先绘出平面图,再行雕琢,因而常以图命名。清代以前的这类作品较少,以树木、山石为主要题材,造型矮小,山石的雕琢以钻法为主,往往留有孔状或坨状钻痕。清代特别是自乾隆朝开始,由于玉材来源充足,玉山子体积较大,有的甚至用上万斤的玉石琢成。如堪称玉石之王的《大禹治水》巨型玉雕山子,高224、宽96厘米。它以宋画《大禹治水图》为蓝本,通体圆雕,历  相似文献   

15.
于明 《文物天地》2023,(6):126-128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的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延至今年3月举办。一年一度的珠宝展是观测国内珠宝玉石行情的重要窗口,今年的“天工奖”作品材质多样,翡翠行情涨幅明显,析木玉的商品规模扩大,海螺珠、海洋玉髓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6.
山西侯马西高及晋田热力公司东周祭祀遗址4件出土玉器残片样品经过比重测试、红外光谱物相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显微结构观察及稳定同位素等矿物学测试和产源分析,发现其中的西高(J580、J332)和热力公司(JK728)3件样品是来自新疆和田地区的闪玉石,热力公司(JK659)样品是蛇纹石化大理岩。  相似文献   

17.
江苏新沂花厅遗址出土的玉串珠出现了酥松、粉化的现象,在触摸或移动时,其表面会有粉状物脱落或碎裂,现象表明该玉器已严重风化,必须加以保护。为此,通过取样,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切片偏光显微观察、X荧光无损分析(XRF)、超景深显微观察等方法,确认该玉石的材质为叶蛇纹石。针对该玉器出现的病害状况,采用浓度为14%的正硅酸乙酯溶液进行加固,浓度为3%的氟橡胶封护剂进行表面封护。该方法成功加固保护了新沂花厅遗址出土的107颗玉串珠,并提出加固保护的机理为:正硅酸酯处理玉石时生成的硅氧烷聚合体能够产生增强、加固效果,通过烷氧基的水解,相邻颗粒间以硅氧烷链联结在一起使软弱、松散的玉石表面得以加固和增强。此研究结果为在风化、脆弱古玉器保护方面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景区     
《风景名胜》2010,(3):82-83
湖北:武汉东湖举行2010中国梅花节 为了挖掘和丰富东湖及梅花文化的内涵,展现武汉人民傲霜斗雪的梅花品格,提升东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0年中国武汉东湖梅花节于2010年2月6日至3月8日在东湖梅园举办。届时将有众多珍稀品种的梅花等待游人前来观赏。  相似文献   

19.
王栋  温睿  王龙  李欣桐  先怡衡 《文物》2020,(8):80-88
<正>绿松石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玉石种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被先民加工成装饰品而使用。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新疆地区从公元前两千纪早期开始出现绿松石珠,到了公元前一千纪晚期出现一种玻璃材质的仿绿松石珠,这种特殊的玻璃珠在其他地区尚未有报道。本文以新疆吐鲁番胜金店墓地出土的仿绿松石玻璃珠为  相似文献   

20.
大连出土的岫玉器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地区陆续出土了一些以蛇纹石为主要材料的玉石器。现按其不同年代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