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这片如油画般安详静谧的山水间,桃渚古城的人们迎着着朝霞,伴着涛声,开始新的一天……从临海市向东南车行60公里,便到了桃渚古镇。一条名为桃溪的曲水从镇子旁蜿蜒伸展而去,因为小镇远离尘嚣、宁静安详,有桃花样的女儿临溪浣纱,因此六百年前便已有了桃渚这个雅致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临海桃渚城建于明代,是浙江保存最完好的抗倭卫所城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对桃渚城的现存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城墙目前存在局部垮塌、鼓闪、灰浆流失等病害,其本身的构造缺陷加上降雨和植物生长的共同作用是病害的主要成因。这类问题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古城墙中具有一定普遍性。针对这些病害以及桃渚城的构造特点,结合国内一些城墙保护的工程实例,提出桃渚城的保护策略:加强墙体的结构稳定性、加固墙芯填土、增设墙顶防水措施、及时疏改威胁本体安全的植物,可为后续以及同类城墙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呼啸 《收藏家》2011,(2):16-18
火之用于照明,是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相伴随的。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远古先民们便将涂抹了油脂的树枝作为火炬用以照明。这种火炬便被称为"烛",孔颖达在注疏《礼记·曲礼上》中的"烛不见跋"一句时便曾说"古者未有蜡烛,惟呼火炬为烛也"。  相似文献   

4.
俞宸亭 《风景名胜》2009,(11):84-85
临海,仅听名字,就仿佛能闻到一股大海的气息。早就听说这里海岸辽阔、滩涂优美、礁石嶙峋,所以此次的临海之行,海是不能不去看的。 从桃渚镇政府去往龙湾海滨,路牌上明明写的只有七公里,可能是去意如箭,感觉开了很长时间才到。  相似文献   

5.
赵洪容 《风景名胜》2009,(11):79-81
位于临海桃渚的国家地质公园,就是这样的一个所在。这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块岩石,都像是一个个大地密码,等待着我们去解读。  相似文献   

6.
陈平 《旅游》2006,(7):46-51
在临海市东部如国画般安详静谧的山水间,桃渚古城堡肃穆地矗立在夕阳余晖里。五百多年过去了,颓败的城垣,废弃的敌台,提醒人们记忆起这里曾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相似文献   

7.
这样,从儿时的"麻"到后来的"审",作为市民,我与电影的时代关系,仅在贵阳这座小城便不知不觉地体会到巨大变更。可如今回想起来,不知是由于个体生命成长壮大了,抑或是开放后对原先被封锁的事物见多识广了,总之在后期的"审片"感受——无论自豪还是愉悦的程度,都远不及过去历经艰辛"麻电影"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曹娟 《丝绸之路》2010,(15):59-60
初夏时节,我和朋友一起来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阆中,拜谒张飞墓。从明清的古城往西,顺着笔直的大街前行,远远便望见一座宏伟的古建筑,赵朴初先生手书的"汉桓侯祠"匾额告诉我们,张飞庙到了。  相似文献   

9.
薛城人灯     
刘蕊 《神州》2011,(6):1-1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灯"从宗教祭祀派生出来。古时,人们为求幸福、免灾,在科学极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只能借助于"神"和"鬼"的力量达此目的,从而具有鲜明"傩舞"的时代胎记。远古时,在"人亡灵在"的驱使下,便利用"陶罐塑人形"。在丧葬时,具有为死者开路、辟邪、驱鬼、入土为安的作用,表达了对亡灵的敬仰,此乃确为"傩祭"之遗风。  相似文献   

10.
再谈鲜虞人来自何方李玉瑞,李生平成书于战国晚期的《世本》说:"鲜虞,姬姓,白狄",由此鲜虞是白狄说便流传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似乎已成历史定论无可怀疑了,至多有人把疑问从"白狄"推移到"白狄别种"而已。史载春秋时期确有一个白狄族,活动于雍州、陕北、晋...  相似文献   

11.
无锡南门,旧称望湖门。从望湖门过南长桥,沿着南长街行不远,到跨塘桥,便来到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在入口广场上,置有吴良镛题字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巨石和"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石刻。在入口处,矗立着一座仿古牌坊"丛桂坊",额题"运河古邑"。站在跨塘桥上向南眺望,京杭古运河缓缓流淌,  相似文献   

12.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是一座被历史与文化浸透了的城市。历史沉淀的岁月无需借助那些名胜古迹,只从寻常巷陌中便渗透出来。无意间瞥见的那些老地名,便蕴涵着很多过去的人和事,探究出来就是一个个历史故事。南京的石婆婆巷位于丹凤街和东南大学西门间,如今只是条窄小的寻常巷子,但当年徐悲鸿、张爱玲、胡兰成这样的才子佳人.不知有多少都曾在这条小巷漫步。石婆婆庵在著名的“1912”商业街的对面。因此地有一座小庵堂而得名.解放后此庙还曾经存在.上世纪50年代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13.
自从创造了文字,大约便有了"情书"。一泓情思,点点墨痕,凝成素笺之上永不凋零的风景。许多浪漫情话也因此而永世流传——尽管已在时光流转中隐没了爱情的主角。它们以其绰约的风华彰显着那个时代的气质,串读下来,历史的脉络便历历可见。这千古情话,在《诗经》中,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濡沫情深;在汉乐府里,是"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相似文献   

14.
泽川 《文史月刊》2012,(4):51-51
在美国西部时代,牛仔和强盗们经常骑着马去酒馆。到了酒馆门前,他们便把马拴到一根像栅栏的横木上。这根拴马的横木在英语里读作"BAR"(音"吧")。  相似文献   

15.
我的童年是在北平海淀成府街度过的。那时海淀算郊区,进城要坐一段火车。我小学三年级便辍学了,父亲不让我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上午姐姐有时教我算术,父亲偶尔也教我读几页书,其余时间便都玩了。出家门,穿过一条狭窄的胡同,便来到田野。胡同口有个土岗子,上面长满各种树。对于一个从市内迁移来的10岁孩子,这里简直是个乐园。春天榆树上长满"榆钱儿",我们爬上去一边摘,一边吃。"榆钱儿"有许多花瓣,吃起来清香有甜味。外婆摘回去拌在玉米面里蒸窝头,蒸出来的窝头,甜丝丝的,非常好吃。还有小热热和屎壳郎呢。小热热是蝉的一种,体积小,没有知了那样黑,  相似文献   

16.
当我终于站在绿苔班驳的桃渚古城前时,我在心里对她说:桃渚,我来了!来看古城,来了解500多年前那一段国人的血泪斗争历史,来亲身感受…… 小时候学习历史时,我就知道了倭寇,知道了那是一伙来自海上的强盗。长大后在家乡《塘栖镇志》上读到: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正月,倭寇犯海宁,转掠塘栖,尸积如山,数日往石门去。次年,又犯塘栖。仅"尸积如山"一句,即让人心痛彻骨,不敢想象当年的境况。因此,在我心目中,倭寇即是恶魔的代名词。这班横行海上,剽劫往来船舶,抢掠沿海城乡的流寇,让人深恶痛绝。 近年间,我又在不少文史资料上知悉了有关倭寇的情况。这批倭寇,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这伙恶魔的幽灵,几乎  相似文献   

17.
傅国涌 《江淮文史》2011,(6):114-123
在20世纪中国报业史上,要说纯粹的民间报纸、白手起家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报系,《大公报》之外,便不能不提到成舍我开创的"世界"报系以及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开创的"新民"报系。《新民报》从最初一份几个年轻人办的无足轻重的小报,历经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成为五地八版的全国性报系  相似文献   

18.
卫立煌朱韵珩结珩佳话范长琛1927年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镇江一条僻静的仓巷,从堰头街那边来了一辆崭新的"黄包车"。出了仓巷过太平桥后,车子便停息在旧道台衙门西铁门跟前,从车上跨下一个年约二十七八岁的女子,她一身穿着极为朴素,手拎一只皮包,安详地走到门...  相似文献   

19.
《风景名胜》2010,(8):22-22
一条令人吃惊的消息最近被公开: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推出一个《西安城墙景区整体提升方案》,计划投资120亿元改造城墙,并将在4座城门建立4座博物馆,声称将来游客能够"半日看尽三千年"。这个被曲江新区称为"古老的城墙将迎来一次华丽转身"的改造计划,从消息发布之日起,便引发各方面的质疑,认为投资规模巨大的城墙改造工程,"实在是太商业,太烧包"。  相似文献   

20.
在台湾戒严时期,大陆学者写的简体字著作被禁,许多台湾学人看不到.在"有东西大家抄,有钱大家赚"的风气下,某些从特殊管道看到大陆书的学者,便用剪刀加浆糊的办法拼凑学术著作,以为别人不会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