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年前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的整理发表,使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自她发表后,各种不同版本的《阿诗玛》相继问世,而且这种趋势有增无减。在这部长诗中,除民间文学的知识外,语言学、历史学、天文学、宗教学、哲学、美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各种的不同学科,都从她身上汲取了营养,从而丰富了这些学科。本文通过对《阿诗玛》中有关地名、人名的探讨,窥视古代彝族的一些古风遗俗和对地名、人名的命名方法,进而探寻古代彝族的踪迹和交往关系,并对《阿诗玛》的产生,时代背景、发祥地的研究和《阿诗玛》系统工程的研究提供一些线索。对地名的研究,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都非常重视。中外学者很早就注意从地名  相似文献   

2.
《马铃儿响来玉鸟唱》这首歌曲是云南少数民族彝族撒尼人广为流传的一首歌曲,本文通过对歌曲本后的故事讲述了撒尼人敢爱敢恨的名族特点,和歌曲的创作背景来描写歌曲对于彝族人民的改变和影响,也从歌曲的创作特色和艺术处理方面告诉读者怎么样通过故事的本身去理解和诠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而更好的去演唱歌曲。
  歌曲是著名作曲家葛炎创作的,葛炎是汉族,1922年出生在上海,原籍浙江省的杭州,是中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家。1936年曾经参加过革命,加入了“我们的儿童剧社”。1938年后又进入延安青训班学习,从此以后开始音乐的创作生涯。抗战时期曾经写过救亡的歌曲《春耕曲》。后来就任八路军129师的先锋剧团、抗大总校文工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音乐队的队长和指挥。建国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的作曲家,1950年又调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组的组长。他参与制作和作曲的电影有《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秋瑾》、《笔中情》、《天云山传奇》、《从奴隶到将军》、《渡江侦察记》、《阿诗玛》、《枯木逢春》、《老兵新传》、《聂耳》、《天仙配》、《南征北战》等等,也是著名音乐故事片《阿诗玛》的编剧和作曲家。同时还创作有《欢乐的火把节》、《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等优秀的乐曲。其中《阿诗玛》获得了西班牙的最佳舞蹈片奖,《芙蓉镇》获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创作奖、影片奖、音乐创作奖,金鸡奖最佳音乐奖提名、上影小百花最佳音乐奖。  相似文献   

3.
李锦涛 《神州》2013,(20):240-240
《马铃儿响来玉鸟唱》这首歌曲是云南少数民族彝族撒尼人广为流传的一首歌曲,本文通过对歌曲本后的故事讲述了撒尼人敢爱敢恨的名族特点,和歌曲的创作背景来描写歌曲对于彝族人民的改变和影响,也从歌曲的创作特色和艺术处理方面告诉读者怎么样通过故事的本身去理解和诠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而更好的去演唱歌曲。歌曲是著名作曲家葛炎创作的,葛炎是汉族,1922年出生在上海,原籍浙江省的杭州,是中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家。1936年曾经参加过革命,加入了“我们的儿童剧社”。1938年后又进入延安青训班学习,从此以后开始音乐的创作生涯。抗战时期曾经写过救亡的歌曲《春耕曲》。后来就任八路军129师的先锋剧团、抗大总校文工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音乐队的队长和指挥。建国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的作曲家,1950年又调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组的组长。他参与制作和作曲的电影有《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秋瑾》、《笔中情》、《天云山传奇》、《从奴隶到将军》、《渡江侦察记》、《阿诗玛》、《枯木逢春》、《老兵新传》、《聂耳》、《天仙配》、《南征北战》等等,也是著名音乐故事片《阿诗玛》的编剧和作曲家。同时还创作有《欢乐的火把节》、《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等优秀的乐曲。其中《阿诗玛》获得了西班牙的最佳舞蹈片奖,《芙蓉镇》获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创作奖、影片奖、音乐创作奖,金鸡奖最佳音乐奖提名、上影小百花最佳音乐奖。  相似文献   

4.
粉碎“四人帮”以后,广大民间文学工作者和各族人民群众,推倒了“四人帮”对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种种诬蔑,给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恢复了名誉,给民间歌手民间艺人落实了政策,重新逐步开始了民族民间文学的发掘整理工作。我社从一九七八年起,把过去出版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相继重版,并陆续出版一批新的作品。重版书有: 《创世纪》(纳西族史诗) 《梅葛》(彝族史诗) 《阿细的先基》(彝族史诗) 《阿诗玛》(撒尼叙事诗) 《线秀》(傣族叙事诗) 《苏文纳和他的儿子》(傣族叙事诗) 《松帕敏和嘎西娜》(傣族叙事诗) 《葫芦信》(傣族叙事诗) 《娥并与桑洛》(傣族叙事诗) 《玉龙第三国》(纳西族叙事诗) 《逃婚调·重逢调·生产调》(傈傈族长诗)  相似文献   

5.
彝族民间抒情长诗《妈妈的女儿》(即《阿莫尼惹》),是一首姑娘出嫁前咏叹的哀歌。它在彝族民间流传极广,是彝族古代社会的产物,有浓厚的彝族风味。本刊特节选两节,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除汉族外,彝族的人口最多,有三百多万。彝族分布甚广,在楚雄、红河及滇西北小凉山一带比较集中。除部分聚居区外,彝族一般都以大分散小聚居的状况,同当地其他民族交错而居。据有关资料综述,远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彝族就和其他民族一道,在祖国西南边疆生息,共同开发了祖国边疆,并为发展我国文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彝族的自称很多,有纳苏、迷撒拔、腊鲁拔、诺苏、聂苏、黎拔、颇拉、撒尼、阿细、阿哲、格朴等数十种,而形成各个支  相似文献   

7.
石林:提升导览解说,协调旅游发展与社区繁荣 云南石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历经2.7亿年的演化,以其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和色彩变化成为世界上石林地貌最奇特的景观和最典型的参照.与壮美绝伦的石林喀斯特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是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撒尼民间文化,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斑斓绚丽的刺绣服饰、奇异神秘的婚丧礼俗、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火热豪放的民族舞蹈,处处体现出遗产地内古老民族的绚丽风情.  相似文献   

8.
威宁龙街区位于县境的西北部,地势高峻,号称云贵高原的屋脊,居住着彝、汉、回、苗等民族,而以彝族在该地居住的历史最为悠久。明《寰宇通志》卷六十一《乌撒军民府·建置沿革》条说:“本乌蛮巴的甸地,以蛮酋祖名乌撒,故号乌撒部”。龙街区即民国《贵州通志·土司志》所称原乌撒土府辖下二十四部的赤兔乌部,当地彝族称为泚处土目的境地,其  相似文献   

9.
袁成亮 《百年潮》2006,(3):49-51
"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我陪阿诗玛回家乡.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我陪阿诗玛回家乡……"每当提起阿诗玛,人们的耳边便会响起电影<阿诗玛>中那一段段脍炙人口的唱段,想起彝族青年男女阿黑和阿诗玛爱情的不幸和命运的悲惨.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是如何被搬上银幕的呢?它的背后又有哪些曲折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0.
1937年,红军总政治部编印了《红军长征记》一书。谢觉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真是蛮子》、《抱崠岗的一夜》、《卓克基土司宫》等文章,为人民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经谢觉哉夫人王定国同意并推荐,特转载谢老的这三篇文章,以飨读者。《真是蛮子》一文,是谢觉哉在1935年5月随中央机关纵队通过凉山彝族地区时的一段经历。文中说到,他在汉人居住区的大桥市,看到一本《越旧志》,从中得知这一彝族聚居地区,正是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地,山上“蛮子”可能就是汉时孟获的后裔。从而得知这个被压迫民族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年的7月21日,是茶乡——普洱人民难以忘却的一天。从茶乡走向云南、走向中国、走向世界的一颗艺术巨星——成功主演《五朵金花》和《阿诗玛》的名影星杨丽坤,从此消逝了那张十分清纯美丽的笑脸,闭上了那双含情脉脉的大眼睛。她是普洱茶乡人民最优秀的女儿,也是茶乡人民足以自豪和骄傲的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12.
早在春节游石林时,一位撒尼姑娘就曾对我说过:“离这儿不远的北边,还有一座石林呢。那个石林呀,比这儿的景色更神奇、更迷人。”姑娘的话深深记在我的心里,总想有机会去看看那新发现的“新石林”。这个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清晨,路南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彝族同志和《石林》文学编辑部的小李陪同我们,从县城出发了。汽车在路南特有的喀斯特地貌上的公路急驶。道路两边,一片片千奇百怪  相似文献   

13.
面具即是我国多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又是中国少数民族文明史、美术史、工艺史等,而且还是我们今天研究民族学科的重要资料之一。那些凝聚着"狞厉美"的面具造型,已成为有意味的符号,充分体现了尚神兽图腾的观念和遗风。将危害人们的妖魔精灵驱逐出去以求一年的平安和吉祥。丘北县普者黑仙人洞村的彝族(撒尼人)有多神崇拜的习俗,他们对多神的崇拜又大多通过面具作为载体,并在各种祭祀活动中(如招魂、捉鬼、祭天、祭地、打猎、捕鱼、种植、养植等)得以体现。撒尼人不管选用什么面具,挂在什么地方,都是为祈求家里平安,祈求人蓄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制作出的避邪物。它是集文明史、美术史、工艺史一身的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4.
(一) 彝族叙事长诗《赛玻嫫》,是一九五八年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双柏县调查小组的同志,从当地彝族人民中搜集、翻译、记录的。我们于一九六二年对《赛玻嫫》作了整理,一九七八年五月又重新进行整理,一九八○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九八二年又由美国的马克·本德尔翻译成英文,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出版时翻作《七妹与  相似文献   

15.
在浩若烟海,奇葩争艳的彝族文学百花园中,流传着一部脍炙人口的英雄史诗。由于地域的不同,方言的差异,致使源于同一母体的史诗,出现了不同的称谓:在金沙江两岸、大小凉山幅员广阔的彝族地区,史诗被称为《英雄支格阿龙》,又名《支呷阿鲁》,在贵州水西古“罗甸王国”的世袭领地上,广大彝族人民则以《支刮阿鲁》来命名;而在乌蒙、哀牢两大山系的彝家山寨中,史诗又以《阿鲁举热》的名称广为流传。由于以《英雄支格阿龙》为名的英雄史诗流传地区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创世史诗,以南方为最多;而在居住分散、支系繁多的彝族人民中,创世史诗不仅流传于民间口头上,也见载于彝文经典中,其异文之丰富,实属罕见。因此,本文特对彝族创世史诗中人类起源神话的多种异文进行一些探讨。彝族创世史诗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约可分为五大类: 一是物质演化说,即人类的发生可溯源至某种生物乃至无生物。如云南楚雄州流传的《梅葛》原始材料中有“人是雨那里出”、“人是大石头上出”等说法。但四川  相似文献   

17.
满族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在和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祖国边疆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民间文学在其文学艺苑中独喷异香,而在民间文学花束中有一朵奇葩,这就是闻名国内外文坛的《尼山萨满比特赫》(比特赫:满语书之意)简称《尼山萨满》。本文根据一九六一年莫斯科出版的版本,对国内外对《尼山萨满》的研究情况、《尼山萨满》的故事梗概、《尼山萨满》中宣扬的因果报应思想以及故事中所反映的满族生活习俗等,作一简单介绍。谬误之处,敬期广大读者予以斧正。  相似文献   

18.
围绕蛇郎和龙女谈彝族民间故事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的民间故事整理介绍出来的已经很多了。仅《彝族民间故事选》一书,就收录了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彝族民间故事和传说百余篇,此外,各种和民间文学有关的杂志也介绍了不少。我们读彝族的史诗、神话、叙事诗等,仿佛已经看到我们的远祖所生活的世界,等到读了民间故事,这种怀念的感觉就更加浓厚了。一、彝族的蛇郎故事从北方的少数民族、汉族到南方的诸民  相似文献   

19.
彝族历史文献《教育经典》(以下简称《教经》)是古代彝族人用于维系彝族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伦常关系的一本伦理道德教育书,也是今见彝文古籍中可供研究彝族古代社会教育的唯一有价值的教育典籍。现就这本书所反映的有关彝族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述之于下: 从《教经》全书的内容看,彝族古代社  相似文献   

20.
《可倮古城传奇》是一首民间彝族长篇叙事史诗,收入彝族民间叙事诗集《达思美复仇记》㈠。这首长有1300余行,篇幅宏大,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一幅彝族远古时代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阅读这首长诗,很自然地让我们联想到“荷马时代”的英雄史诗《伊利亚特》,那种部落和部落之间相互残杀、相互兼并的雄壮场面,这首长诗为我们展示了彝民族一个阶段规模宏伟、人物众多、头绪纷繁、高潮迭宕的社会生活,不论在人物的塑造上,思想意义的挖掘上还是艺术的表现手法上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成为彝族一部光芒四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