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士族存在形态和士族政治 ,是研究中国中古时代的根本性问题。唐代中期到宋代国家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巨大变化 ,是随着士族社会的瓦解而形成的。魏晋南北朝士族政治的坚强有力 ,根源于士族在乡而拥有巨大的社会势力及文化优势。唐朝国家取得文化主导权 ,以及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繁荣 ,促成士族纷纷向城市迁移 ,逐渐远离乡村 ,城乡呼应的士族政治形态瓦解 ,唐宋间发生了继封建制向郡县制转变之后最具深远意义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2.
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与人口状况紧密联系。人口的数量与流动,对社会变迁有直接的影响,往往是一个地区兴盛或衰退的基本原因。赣闽粤三省交接处的广袤山区,素来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历史上看,这块地方距朝廷遥远,大山长谷,森林蓊郁,瘴毒厉害,开发进度相对滞后,呈现荒凉闭塞的景观,封建统治力量薄弱,经常是破产穷困、避役逃民谋生的空地,或寇盗劫掠藏身之所。朝廷坐北朝南,以江西南端的虔州(南宋时改名赣州)为战略要地,作为控扼东南沿边地带的重镇,派遣精明强干的大臣前往驻守,故此,唐朝人说“虔居江岭,地扼咽喉”。历经宋元明清的不断开发,这片地区的状况逐渐改观,瘴毒慢慢消退,繁盛区域日益扩大,各种社会矛盾相随而演化开来。所有这一切自然与社会面貌的渐变,都是和人口的增减与迁徙紧密联系在一起。赣闽粤三省交接地区社会为什么是如此演变的?  相似文献   

3.
徽州汪华在宋代被称为"新安之神","忠烈庙殿遍江浙",其神话故事主要有受孕时的感生神话、少年时代的青龙神话、青年时代的东灵神话、归唐时的天文故事、死后的九子神话、四十二件灵应事迹、叱瘟神话、庚辛之厄等,具体展示了唐宋时期汪华神的形成、发展和徽州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4.
堡寨是中国乡村社会一种常见的防御性聚落形态,明清华北乡村修筑过大量的堡寨,它们浓缩了华北边地数百年间的历史变迁。本文以河北蔚县作为华北乡村堡寨的个案,通过对它的研究,细致展现伴随着明清边镇战和局势、卫所制度、地方社会的变迁,乡村堡寨的修建、类型、功能、组织管理以及象征意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可考察乡绅力量的介入以及乡民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省洞头列岛一直处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对抗的最前沿。其间,为争夺对洞头列岛的控制权,两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在这一战乱频仍、政权更迭的特定背景下,洞头列岛渔业社会深受影响,渔业的生产环境、渔业生产方式、渔产品购销方式和渔民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使得整个渔业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12日至15日,"第二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西子湖畔顺利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近代交通体系的成长,近代交通发展中西方列强、政府、企业及企业家的角色,近代交通与区域近代化、城市化,近代交通与城乡经济社会变迁,近代交通与旅游、文卫事业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研讨会反映了当前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为从事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7.
1950年代,胶东渔民在迈出传统生产模式的同时,也开启了搏击海洋风暴的新历史。技术与工具革新把渔船推向远海渔场,增加了渔民遭遇恶劣天气的危险。与此同时,现代科学和知识宣教改变了传统应灾模式,受到政府培训的基层人员领导了救灾活动。这段历史具有"创造性破坏"特征:首先,风灾作为客观事件,是开发者的步履与传统生产模式之外的环境相碰撞的结果;其次,风灾成为推动社会重构的契机,人们在搏击风暴过程中产生了观念与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攀登》2015,(2)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我国信访制度建立60余年来,在反映社情民意、密切联系群众、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些年来因信访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以H市为例,对当前信访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就改革创新信访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Y花园商品型社区进行调查研究,证实了现今居民还存在较高的社区认同,而且社区认同与社区参与、社区内人际关系、社区满意度等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当然在社区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开发商和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社区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蔡红 《丝绸之路》2009,(18):112-120
本文以伊犁州直属县市为个案,通过对州直部分地区哈萨克族中、小学的实地考察,了解哈萨克族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学生及家长对实施哈、汉双语教育的态度及双语教育的现状,对于处在既要维护本民族文化传承又要适应主流社会生活这种双重境地中的哈萨克族寻求自身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及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制定双语教育相关语言与文化政策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 丁贤勇新著《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浙江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35万字。以下简称“《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由绪言、五章正文、结语组成。  相似文献   

12.
实地调查发现,城乡中学校园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校领导、教师对安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学校安全管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的配置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论文分别从中美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角度分析了林书豪成功的文化因素和中华传统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认为:在美国极致个人主义文化熏陶下,林书豪实现了"美国梦",但美国的极致个人主义同时也对林书豪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与负面影响;在林书豪取得成功的道路上,中国文化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移民而言,他们所具有的双重文化认同,对他们的生存发展,不是障碍,而是助力。  相似文献   

14.
张士闪 《民俗研究》2010,(4):264-270
<正>从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歌谣运动算起,中国现代民俗学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在这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民俗学的盛衰沉浮一直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变迁息息相关。当前,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经济与文化  相似文献   

15.
市、县级方志网站的建设和运行,无论是建站基本情况,还是内容建设和功能开发,均呈现出巨大差异性,总体上不能适应和满足二轮修志的现实需要。通过对苏州市及所属市(县)区方志网站全面调查和分析研究,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市、县级方志网站尽早做到建网全覆盖,统筹思考建站形式,增强、完善网站内容和功能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在二轮修志的编纂实践中,在工作开展的每个重要阶段,各地都充分地开掘、利用公共信息服务网络上的资源,同时借助网络加强与承编单位及兄弟方志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但在信息化时代,仅这一点显然是不够的,对地方志工作部门来说,要更  相似文献   

17.
《沧桑》2011,(3):133-133
朱永平在《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8期上发表文章,对苏州市及各所属市(县)区方志专业网站基本情况,以及已建网站内容和功能进行分析,提出地方志网站建设可以分三部来走。1.切实提高对方志信息化的认识,尽早做到方志网站建网全覆盖。2.根据地方志机构设置的现状,统筹思考方志网站建站形式。  相似文献   

18.
韩艳 《神州》2011,(15):44-48
网络从来都不缺少"红人",而微博的产生更是让"红人"们的表演载体更上一层楼。从"芙蓉姐姐"到"天仙妹妹",他们从丑到美,从"入世"到"避世",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而最近,新  相似文献   

19.
许家康在《沧桑》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部分市、县(Ix)年鉴在总体设计方面的突出问题有:1.综合情况篇幅太小,内容不够全面。认为综合情况策划设计和内容安排的基本要求是“概”而“全”。“概”就是简约概括,“全”就是对应领域年度基本情况和相关基础信息没有大的遗漏。综合情况如果不简约概括,就会与后面的动态信息及其他内容资料大面积重复;  相似文献   

20.
许家康 《沧桑》2012,(1):9-14
本文通过对30种两广地区出版的市、县(区)年鉴研究,认为其中不乏精品,但也有质量十分低劣的产品。多数年鉴内容丰富,编辑加工精细,体例比较严谨,装帧和版面设计大气精美;但是,也有不少值得改进之处,从总体设计到内容编写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通过对这30种年鉴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提高市、县(区)年鉴编纂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