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尧亭  范文谦  王金平  杨及耘  李永敏 《考古学报》2022,(1):75-80+180+81-148+153-172
<正>横水西周墓地于2004年被盗时发现。经报请山西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2004-200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和绛县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按照探方发掘法清理了所有墓葬。墓地位于山西运城绛县横水镇横北村以北约800米处,北距下庄村约1.2公里,东距绛县县城约11公里。墓地北依中条山余脉绛山(又名紫金山),南面横水镇以南有涑水河自东向西流过,再往南约7000米是东北—西南走向的中条山脉。墓地北高南低呈缓坡状,较平坦,东、西两侧不远处各有一条深20-50米的冲沟(图一)。  相似文献   

2.
宋建忠  南普恒 《文物》2012,(3):79-86
西周倗国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部,北距绛山5公里,在这里出土了铜器、漆木器、玉器、陶器等大量的珍贵文物[1]。在出土青铜器的表面,发现了4件纺织品残片,编号为样品1至样品4。其中样品1位  相似文献   

3.
宁夏固原于家庄墓地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家庄墓地在宁夏固原县西北约15公里,隶属彭堡乡撒门村,南距战国秦长城约10公里。墓地东靠塬,塬上为固原至银川的公路由南向北通过,西临大营河和冬至河冲积成的平川。墓地分布在坪的西侧边缘与大营河之间的坡地上,距今大营河床约200米(图一)。由于长期雨水侵蚀和当地群众取土,该墓地形成了两条东西向沟壑断崖,将墓地分割成北、中、南三个区。近年来,当地群众在墓地中区的南、北两侧取土,时常挖出牛、羊、马的头骨和铜器。固原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高梦玲  马强 《文物》2023,(7):21-43
<正>姚河塬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新集乡东北5公里处的黄土塬上,地处陇山东侧泾水上游。红河的支流小河、李儿河分别从遗址南北两侧流过,并在遗址东侧交汇。遗址区北以李儿河南岸塬地的断崖为界,南抵小河北岸的塬地断崖,西以一条南北向自然冲沟为界,东到塬地尽头的断崖边,面积约92万平方米(图一)。姚河塬遗址系2017年4月在彭阳县红河流域区域系统考古调查过程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姚河塬遗址位于陇山东侧泾水流域上游,宁夏彭阳新集乡东北5公里处的黄土塬地上,遗址南北两侧分别有红河的支流李儿河、小河流过,并在遗址东侧交汇,形成一处三角台塬地.遗址区北以李儿河南岸塬地的断崖为界,南抵小河北岸的塬地断崖,西至一条南北向自然冲沟为界,东到塬地尽头的断崖边,并部分与小河湾战国秦汉遗址相交错,遗址面积92万平方米(图一).  相似文献   

6.
正马家塬战国墓地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桃园村北的马家塬上,是战国晚期一支西戎游牧民族首领及贵族墓地,墓地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墓地从2006年开始发掘,截至2016年,共探明墓葬71座,已发掘58座,发现马车和牛车40余辆[1]。笔者曾对墓地  相似文献   

7.
扶风北吕周人墓地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吕村地处渭河北岸台地之上,南靠陇海铁路,距渭河约4公里;北依塬边,距县城约10公里;西距常兴火车站2.5公里。北吕村北高塬坡地陡斜,经雨水冲刷,形成多条南北走向的冲沟,把塬地切割成许多块大小不等的台梯地块。贤山寺沟是其中最大的  相似文献   

8.
李伟 《中国土族》2013,(3):66-67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总堡乡有个村叫垣坡。村靠一座山叫做拉马塬。如今拉马塬梯田层层,错落有致,山势肃穆,塬头宛如一龙头。一条“青龙”灌道从拉马塬直泻而下。像龙嘴里喷出的水柱。这个由村民自发修建的水渠,至今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当地农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塬上的田地是联合国2708工程的杰作.昔日的干旱地如今是一望无际的水浇小平原.当时平整土地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据传说,坐在飞机上可以看到有头金母猪带着十二头小金猪在塬上奔跑。  相似文献   

9.
马家塬墓地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城西北约17公里的木河乡桃园村三组以北约200米的马家塬上,海拔1874米。该墓地所处地形较为特殊,它北依马家塬山梁,东、西两侧为地势较高的毛家梁和妥家梁,形成中部低凹平缓、两边高陡的环抱地形。整个墓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现地表为农田。  相似文献   

10.
前沿资讯     
“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8日揭晓,甘肃两处遗址入选。按照时代顺序,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依次为: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大型墓地、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山西柳林高红遗址的商代遗址、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安徽"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甘肃两处入选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古代居民的食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店子东周时期墓地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小板申村以北的山坡上,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该墓地是浑河流域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东周时期墓地,对研究内蒙古中南部东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墓地分为东、西两区,中间以一条巨大的冲沟为界。东区墓葬共46座,西区墓葬11座。1999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已发掘的57座墓葬中,除3座是竖穴土洞墓外,其余均为竖穴土坑墓,未见木质葬具。竖穴土坑墓内没有生土二层台,大多有头龛。葬式为仰身直肢,头部略低于脚部,头向东。随葬品主要有装饰品、武器、工具,散见于人…  相似文献   

12.
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物》1982,(3)
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社员在1979年12月平整土地时发现秦刑徒墓地。我队随即进行了勘查、清理,至1980年6月结束。现将初步清理情况简介于后。一、墓区位置与墓葬形制赵背户村位于骊山北麓的扇形平塬上,东距秦始皇陵封土1.5公里,西距临潼县城2公里。墓地在村西边南北流向的小溪西岸  相似文献   

13.
叶家山墓地是一处重要的西周早期墓地,墓地出土了曾侯谏、曾侯等大量铭文青铜器,为确定墓地性质和布局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叶家山墓地曾侯铭文青铜器也表现出复杂性,同一曾侯所作之器出现在不同的墓葬中,同一墓葬也出土不同称谓的曾侯青铜器,同时,曾侯所作的成组青铜器与最终随葬的青铜器组合也有较大区别。本文根据叶家山墓地带曾侯铭文的青铜器,试图解析一些曾侯级墓葬的墓主,并讨论墓地的一些青铜器组合方式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江上游的南越国墓及秦汉岭南的族群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昌对面山墓地发掘了东周秦汉墓191座,均为土坑墓。墓葬形制、陶器组合、陶器质地和纹饰符号、铜器种类和形制与广州汉墓和平乐银山岭墓地简要对比后发现:对面山墓地与广州汉墓和银山岭墓地出土陶器在质地、火侯、纹饰、制法上颇有相似之处,铜兵器的形制和数量颇有相通。北江上游是岭南秦汉考古学文化的一个亚区,北江上游的南越国墓反映出岭南地区秦汉时代族群分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西藏朗县列山墓地的调查和试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列山墓地位于西藏山南朗县东嘎区列村东北约1.5公里的列山南山坡上,北纬29°4′,东经93°6′,海拔高3200米。墓地东北约2公里处是金东区政府驻地。墓地南面有金东曲河从东向西流入雅鲁藏布江(图一)。列山墓地极为壮观,高大的封土犹如一座座巨垒,坐落在山间(图版贰:1)。墓地分东、西两区,中间有深沟和山梁隔断,相距约1.5公里。东区东西长约12000米,南北宽  相似文献   

16.
四方塘墓地是铜绿山也是中国矿冶考古首次发现的与矿冶遗址有关的墓地,本文通过四方塘墓地与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位置、年代关系,分析墓葬及随葬品的文化特征,认为四方塘墓地应该是当时矿区内不同级别管理者的公用墓地。墓地的文化面貌春秋中期以后以楚文化为主,兼有当地吴越文化因素。四方塘墓地的发掘,为中国矿冶考古、楚文化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一、墓地地理环境及概况 蘑菇山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北约4公里处的台地上。西北距满洲里市区约21公里,北距中国与俄罗斯国境线约5.5公里,南距蘑菇山(662高地)0.5公里,东南距乌勒革宁河3.5公里、距扎赉诺尔鲜卑墓群10公里(图一)。墓地东南是一道隆起的山岗,  相似文献   

18.
七郎山墓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五号乡东四号村东约1.5公里处,墓地东南距旗政府所在地科布尔镇约36公里.墓地坐落在七郎山山前的缓坡地带,东倚主峰,西邻峰前平原.1995年-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博物馆和察右中旗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50余天的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20座,其中土坑侧穴墓18座,土洞墓2座,共出土随葬品45件(套).根据七郎山墓地墓葬形制上的特殊性及随葬品组合关系,发掘者认为,该墓地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因素是来自于扎赉诺尔一类的早期拓跋鲜卑遗存,甚或可以进一步认为,七郎山墓地是拓跋鲜卑遗存:最后根据器物特征将其年代定在“定都平城”前后,即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①.该墓地的发掘对于综合考察内蒙古中部地区的鲜卑文化及其形成机制,以及与周邻地区其他部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扶风县海家村发现西周时期遗址海家村位于扶风县召公乡南侧、渭水交流漆水河西岸的黄土台塬上,东距漆水河约4公里。其南侧有一东西向黄土冲沟,名为龙王沟,遗址就位于龙王沟北岸上。海家村一带地势开阔平坦,宜于人类居住。该遗址是省考古工程协会和省文保中心文物调查...  相似文献   

20.
<正>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沉淀了无数璀璨瑰丽的文化珍宝,堪称中国文物的宝库。据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甘肃省共发现野外不可移动文物13284处,其中古遗址8594处、古墓葬1919处、古建筑1187处、石窟寺337处、石刻750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43处,其他文物122处。甘肃全省馆藏文物42.93万余件(组)件,一级文物3240件(组)。其中以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遗址墓地、长城遗址、简牍、石窟遗址和汉代到宋金时代的城址数量最多,保存也较为完好。近年来,甘肃省文物部门加大文物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力度,开展了一大批专题科研性和区域性文物考古发掘项目,在中华文明探源、早期秦文化和史前文化考古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礼县大堡子山遗址、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三个考古发掘项目荣获"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极大地丰富了甘肃省考古学内涵,巩固了甘肃文物大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