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孙有光 《百年潮》2005,(9):46-52
安阳战役是1945年6月29日至7月7日,我太行军区集中第三、四、五、七、八等五个军分区的主力部队和十八集团军总部警卫团,共九个团的兵力,连同林县、安阳、林北、安汤四个县的地方武装,共约一万余人、还有民兵、自卫队三万余人,在一二九师参谋长兼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政委李雪峰的直接指挥下,对驻守安阳的日军独立第一混成旅团的74大队,及长期盘踞在安阳、汤阴县西部地区的伪剿共第一路军李英部和伪第六方面军孙殿英部的暂编第九师第二十六团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相似文献   

2.
<正>1948年,我23岁,是中原第二野战军三纵九旅二十五团一营一排一班的机枪组组长。我的上级领导是:旅长童国贵,团长张庆和,团政委古稀年,营教导员田二耕。这一年的十一二月间,我随军参加了淮海战役中的攻打宿县和双堆集歼灭战两次战斗,在双堆集战斗中负伤后离开了淮海战役的战场。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资料组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上),在记载《两河口会议》时,有川军“集中了三十六个团的兵力,沿江封锁”之说。《黔山红迹——红军在贵州的革命活动》一书,亦谈刘湘抽  相似文献   

4.
武汉保卫战(又称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第一阶段中国军队为保卫华中重镇——武汉,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这是一场捍卫中华民族尊严的正义防御战。这次战役历时四个半月,中日双方共投入一百多个师的兵力,其战斗规模之大,动用  相似文献   

5.
正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新四军用缴获的九二步兵炮(又称小钢炮)攻打日伪军的坚固碉堡,取得很大成效,减少了只靠步兵冲击带来的伤亡。开国上将、时任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旅长韦国清组织将迫击炮改装由曲射为平射。当时第九旅没有九二步兵炮。他侦察得知日军据点有这种炮,专门指示第二十五团团长设法夺取,但一时无法得手。第二十六团当时攻打三个伪军据点,由于缺乏这种炮,用烧干辣椒熏碉堡的特殊手段,只有攻打欧庙据点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6.
周渝 《贵阳文史》2012,(6):12-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认为自己在亚洲战场上只有过三次"玉碎战",即密支那战役、腾冲战役与松山战役。而这三次辉煌的战役都是中国远征军(含中国驻印军)打出来的。其中与黔籍军人联系最为密切的,应数发生在1944年6月4日至9月7日,历时3个月之久,敌我双方阵亡上万人的松山大血战……  相似文献   

7.
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来到了贵州,连续打了几次胜仗之后,提出了“打过乌江去,夺取遵义城”的战斗口号。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转战到达乌江南岸。此时,贵州军阀王家烈和“中央军”吴奇伟、薛岳等军政官员,惊恐万状,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在乌江“聚歼”红军。并商定以侯之担的6个团固守遵义;相辉章部开赴遵义县刀靶水;李成章旅、社肇华旅开至息烽;侯之担以其川南边防军第一旅一团兵力驻防遵义城;第三旅旅长林秀生为江防司令和前敌总指挥,带独立团驻猪场,并及江防司令部;第三、五两团防守江界河渡口,第二团防守茶山关渡…  相似文献   

8.
<正>1953年7月13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李承晚伪军为主要作战对象,在朝鲜金城地区开展了大规模夏季反击战役。我们68军是战役的西集团,203师是主攻师。609团加强608团第二营为第一梯队,607团为第二梯队,我所在的608团(欠二营)为师预备队,主要攻击对象是伪首都师第一团(即白虎团)及配属的机甲团第二营。我没有参加第一线攻击作战,但整个战役过程都经历了。回忆当时的日日夜夜,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9.
千佛山战斗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5年春西渡嘉陵江,取得嘉陵江战役胜利之后,以实现与中央红军会师为目的,以北川县与安县交界的千佛山为主战场(图一),同川军进行的一次规模巨大的战斗。这次战斗历时70余天,牵制敌军14万多人,击溃敌23个团,歼敌5千余人。战斗自始至终与两支主力红军首次会师紧密相连,战斗的胜利不仅彻底粉碎了敌人对红四  相似文献   

10.
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后,即向敌人兵力空虚的桐梓地区急进。红军回师黔北成功,打乱了敌军部署。川军慌忙由扎西调头向东追击,黔军急冲冲地抽调部队向娄山关、桐梓增援,中央军由黔西、贵阳向遵义开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遵义一带。红一、三军团在彭德怀的统一指挥下,在红五、九军团的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是重占桐梓、二取娄山关,继又再克遵义城。这样,从2月24日至28日的五天之内,共歼  相似文献   

11.
1950年3月4日晚,毛泽东从苏联回北京。第一次出国访问,一去就三个月,同斯大林搞了个“既好看又好吃”的东西,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月5日,解放海南岛作战开始。毛泽东行装甫卸,顾不得休息,密切注视战斗的进展。 5日下午7时半,四野的118师 252团一个加强营 799名指战员,分乘14艘帆船,由雷州半岛灯楼角起航,开始偷渡。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冯白驹建议,敌人在儋县海头港至白马井的百里海岸线上,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宜在此地登陆。渡海先锋营预计第二天早上,在海南岛西部的白马井一带海岸登陆。 早在1949年12月11日,毛泽东到达苏联莫…  相似文献   

12.
一、明赐琉球闽人三十六姓时间。关于赐闽人三十六姓的时间有五种说法,本文认为洪武二十五年一说时间最早,而史籍记载中这种说法也最多。通过分析认为“洪武二十五年赐闽人三十六姓”是对前此闽人移居琉球的正式认可,是其后逐年闽人移居琉球的法律依据。洪武二十五年后的赐闽人三十六姓,并非对“洪武二十五年”说法的否定,而是具体的实施。二、三十六姓考。本文依据史籍资料从三十六姓的职业身份,辑录了四十一个闽人姓氏。对其中十五个姓氏考定为赐给琉球的闽人姓氏,余下二十六姓,也利用间接的材料加以考证,并说明为何在琉球的闽人姓氏会超出三十六姓的两个原因。三、赐闽人三十六姓的原因。明朝统治者赐琉球闽人三十六姓的四个原因:(1)以利朝贡。(2)变民用为官用,将私人贸易合法化。(3)“用夏变夷”传统思想的影响。(4)真心爱护弱小邻邦。四、闽人移居琉球的作用。(1)航海贸易的主体活动。闽人三十六姓主持下的琉球中介贸易曾一度是明代对外贸易的主要部分。(2)治理琉球国家方面,及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3.
云贵高原1950年的2月初,雨雪纷飞,寒意很重。在贵 阳解放后的两个半月,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另一支劲 旅──第四兵团十几万大军,从广西越过荒凉贫脊的十万 大山和水流湍急的南盘江,踩过泥泞冰封的山野,如潮涌般进入贵州。  第四兵团的3个军从1949年10月初投入两广战役,连续苦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休息,12月中旬打完广西战役后,正屯兵于南宁一线,准备休整、补充,并分出部分兵力搜剿逃窜进十万大山里、已成为散匪的国民党残余部队,但12月9日卢汉将军在昆明起义后,遭到敌第八军、第二十六军的凶狠围攻,…  相似文献   

14.
施惠政 《江淮文史》2005,(5):122-123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在付出伤亡4万多人的代价后占领上海,随即分兵数路进攻南京。其中一路自太湖、长兴,绕道广德、宣城、芜湖抄袭南京。蒋介石急调川军二十三集团军5个师、2个旅、5万余人扼守外围阵地。第一四五师中将师长饶国华接到命令,率部星夜赶到广德,部署兵力,迎战入侵之敌。饶国华,四川资阳县人。他在接到出川抗日的命令后,  相似文献   

15.
抗战胜利后,来自安徽定远的新四军第二师第六旅指战员遵照中央指示,在盱眙(现属江苏淮安)整编,经简短休整,大部队向山东集结,留第十一纵、第十二纵警戒苏北苏中敌人,作战重心从安徽转移到苏北苏中战场。印象里,我军大约是于1947年8月18日胜利结束叶挺城(即盐城县城,今盐城市)战役之后开始北撤,8月22日,国民党军共约3000多人,乘我军撤离之机再次占领了县城。10月10日,敌军因驻盐城兵力不足,唯  相似文献   

16.
汪洋 《文史精华》2004,(3):44-51
新兴里是位于朝鲜北部高寒山区长津湖畔一个平凡的小村庄。53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与美军步7师第31团号称“北极熊团”在这里拼死搏杀,使之名声大噪。 兵锋相交长津湖 1950年11月我志愿军在取得第一次战役的胜利之后,遵照彭德怀司令员“采取宽大正面运动防御与游击战结合的方针”,停止追击,边打边退,与敌脱离接触,“纵敌、骄敌”(彭德怀语),诱敌深入,由此开始了朝鲜战争中取得最大胜利的战役——第二次战役。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二年三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八日的四十八天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同志指挥下,以三个师两万余人,在皖西军民的大力配合与支援下,于六安县南部地区,进行了一次著名的苏家埠战役。在此战役中,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共歼敌十九个团另两个警备旅,毙伤俘敌三万余人,缴获长短枪一万二千余支、机枪一百七十一挺、炮四十三门、电台四部,击落敌机一架,取得了空前巨大的胜利。这一胜利,对于歼灭敌人有生  相似文献   

18.
周渝 《贵阳文史》2012,(6):10-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认为自己在亚洲战场上只有过三次“玉碎战”,即密支那战役、腾冲战役与松山战役。而这三次辉煌的战役都是中国远征军(含中国驻印军)打出来的。其中与黔籍军人联系最为密切的,应数发生在1944年6月4日至9月7日,历时3个月之久,敌我双方阵亡上万人的松山大血战……滇西战场上的“松山大战”是一场胜利的反攻作战,那些血染松山的中国军人们几乎都是贵州家乡儿郎。这些令人敬佩的抗战军人们原来远在天边,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19.
忻口抗日殉国的刘眉生将军,是贵州省遵义县南白镇人。21岁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1935年任国民革命军八十五师五一0团上校团长,(牺牲后追任为少将)。1937年10月2日,刘眉生团奉调山西,参加著名的太原外围保卫战——忻口战役。此役是国共两党相互合作配合的典型战例之一,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止,战斗历时20天。为了阻止日军南下直取太原,国民党第二战区在同蒲铁路上的忻口镇,集结八个军零三个师的兵力,我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五师、一二○师及一二九师七六九团也积极参加了这次战役。10月7日,五一○…  相似文献   

20.
王建堂(1912—1992年),字家林,四川安县(今北川县曲山镇)人.抗战时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集团军(川军)第四十四军中先后担任过排长、副官、连长、司令部参谋、副营长等职,并数次担任敢死队队长.先后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负伤4次,多次立功授勋,因背负"死字旗"英勇抗日而名震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