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由陶敏先生的搜集考证,《全唐诗·殷尧藩集》为明人伪造已成学界共识。通过将《殷尧藩集》与元末明初诗僧来复的《蒲庵集》比对,可以确定,陶文所考辨的几首不知出处的伪诗即出自《蒲庵集》,而陶文考定的三首所收明人吴伯宗《荣进集》的诗,实际上同样出自《蒲庵集》。  相似文献   

2.
杨梦 《神州》2008,(11):74-77
《渡江侦察记》上影1954年摄制编剧:沈默君导演:汤晓丹主演:孙道临齐衡李玲君孙永平陈述郑敏剧情简介:渡江战役前夕,人民解放军某部侦察班奉命智渡长江,深入敌阵探明敌军江防部署,配合解放大军胜利渡江南下,追歼残敌。电影《渡江侦察记》,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影片主人公智勇双全的侦察连长李春林以及他带领的班长吴老贵、战士小  相似文献   

3.
影片《渡江侦察记》艺术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遗渡江,侦察敌情的一个片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前奏——先遣渡江》一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先遣渡江大队的战斗全过程,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4.
《世說新語·雅量》"褚公於章安令遷太尉記室參軍"條云:"公東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數人,投錢唐亭住。"文中的"送故吏"舊有二解,一是"故吏"送褚公,一是褚公送"故吏"。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送故"條引此,將"送故吏"解爲"送故"之吏;高敏《魏晉南朝"送故"制度考略》也據之證明晉時縣令離任,有故吏相送之制。朱鑄禹在《世說新語彙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相似文献   

5.
张家康 《百年潮》2014,(3):55-61
正1954和197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来到安徽省繁昌县,拍摄黑白和彩色故事片《渡江侦察记》。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渡江战役发起前,华东野战军第27军先遣渡江大队强渡长江天险,活跃在江南敌占区,并策应大军顺利过江。电影只是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但它毕竟受故事片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完成这一过程的全记录,先遣渡江大队在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雅量》“褚公於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条云:“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文中的“送故吏”旧有二解,一是“故吏”送褚公,一是褚公送“故吏”。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送故”条引此,将“送故吏”解为“送故”之吏;高敏《魏晋南朝“送故”制度考略》也据之证明晋时县令离任,有故吏相送之制。朱铸禹在《世说新语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中则认为是褚公送“故吏”,  相似文献   

7.
明人之《左传》著作甚多,所涉内容广泛,但至今未引起学人之重视。经学方面,明人对《春秋》学的一些基本问题都有探讨,而其人对《左传》之注解,特别是对杜预注之驳正,对清儒有一定影响。史学方面,则因《左传》所载之事错见别出,颇难寻其端委,故多致力于史体之改编,以便人之观览。子学方面,则将《左传》所载战伐之事分类整理,而成左氏兵法。文学方面,则致力于《左传》文法之细致分析,对于今人之解读与欣赏《左传》,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的第二道门前立有两通石碑:一是《大唐咸通启送歧阳真身志文》碑,二是唐咸通十五年(874)《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衣物帐》碑(以下简称《物帐》碑)。由于工作之便,最近笔者把《物帐》碑中所记之物和发掘出土的文物作了核对,发现碑文记载与出土物之间有一定差异,本文试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献》2014,(6)
<正>一、问题的发现耶律铸《双溪醉隐集》乃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其中既有漏收之作,也有误收他人之诗。对此,栾贵明和魏崇武两位先生曾分别予以补辑和删削~①。近日,笔者在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课题"《耶律铸集》点校、辑佚与研究"工作时,发现《送张寿甫尚书出尹河南》一诗与他诗有所不同。在大典辑本《双溪醉隐集》中,耶律铸除了称呼其父耶律楚材和诸王忽必烈~②涉及官爵外,对其他人(包括元好问在内)都是直呼字号。但在《送张寿甫尚书出尹河南》  相似文献   

10.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历代唐诗读本每选必入。致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传千诵古。然而这首诗在流传过程中标题,因版本不同而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有四种: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少府之任蜀川,杜少府之任蜀州。问题的焦点是:一、有无“送”字?二、作  相似文献   

11.
先秦典籍中存有大量称引《诗经》语句的材料,可用以考察时世之变迁与士风民俗之流传,对于研讨先秦学术的渊源发展状况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民国时期,胡朴安《诗经学》一书,即专列一章名为“春秋时之赋诗及群籍之引诗”,对这些材料重视有加。群籍之中,《左传》引《诗》数量居一时之冠,计有一百八十条,或以论人,或以论事,或引《诗》申义,或引《诗》证言,使用颇为广泛。  相似文献   

12.
米芾行书《天马赋》,《石渠宝笈·初编》卷二九著录“上等来一”一卷,粉笺本,据《石初》云:“高七寸七分,广六尺零二分。”无款。后隔水有清初孙承泽跋云: 米元章《天马赋》,余于沧桑后得之故内,其奇逸处全仿颜鲁公,余取鲁公送刘道(按应为“太”字之误)冲序墨迹对观,无一不相合者,古人书法皆有原本如此,记之以自勉。退道人泽。  相似文献   

13.
王佳伟 《湖南文史》2012,(10):40-41
《史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学双璧”之一。这部煌煌巨著记载的大多是各个时代的帝王将相和风云人物,但也有一些诸如种田人(比如为项羽指路的田父)、打鱼人(比如帮助伍子胥渡江的渔父)、车夫(比如为晏子驾车的御者)之类的底层人物,他们身上往往有很多值得玩味的故事发生。本文讲述的就是《史记》中四个车夫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辽史》中多见复出之文,如《杨皙传》和《杨绩传》早已被前人认定为一人两传,然而问题却远未得到彻底解决。本文通过在辽代石刻中发现的关键证据,以及明清方志和宋代文献所提供的重要线索,考定此人本名"杨皙",并从史源的角度对《辽史》为何会出现杨皙、杨绩一人两传的情况做出了分析。关于"杨皙"之名何以会歧作"杨绩"的原因,本文则提出了音近致歧说和避讳说两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诗》、史互证是研究上古历史的重要途径,上博简为此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上博简《诗论》“人之怨子”是对于《人之》一诗的评论。《左传》相关记载表明,此诗应当是为春秋后期人们比较熟知的齐国子尾、高强父子之事而作。在流传的过程中,此诗的大部分混入《瞻Mao》篇,小部分混入《小宛》篇。我们将这些内容析出整理后,可以基本看出《人之》一诗的原貌。《诗》中所佚篇章有些是其内容误入他诗因而失名的结果,上博简《诗论》所提到的《仲氏》、《人之》等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广东新语》卷二十一《兽语》中有义象章云:癸巳夏,西师至肇庆,久攻不下。使群象往,皆缩栗,独一象牯跳跃而前,蹴死蕃兵数百,以鼻卷起人马掷于半空,既堕,复糜烂之。已而疫气大作,士卒多死,西师退,群象遂为所得。有两大象,一不跪,一不食死,余象流涕终日。蕃帅叱之,一象境怒奋起,将甘心焉,几不能制,乃悉送之人都。有为.《泣象行》者曰:“云南象来举国嘻,缠头赤脚蛮子骑。云是粤东新战获,  相似文献   

17.
正1954和197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来到安徽省繁昌县,拍摄黑白和彩色故事片《渡江侦察记》,编剧沈默君,导演汤晓丹,剧中主要人物由孙道临、陈述和张金玲等扮演。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渡江战役发起前,华野27军先遣渡江大队强渡长江天险,活跃在江南敌占区,并策应大军顺利过江。电影只是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但它毕竟受故事片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完成这一过程的全记录,先遣渡江大队在江南的15天,所处的斗争环境,则如处龙潭虎穴,一发千钧。受命组队  相似文献   

18.
五马渡之“五马”是谁文/@@陆永贵据南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记载:"五马渡在县西北二十三里幕府山之前,晋元帝与彭城王等五王渡江处。"按《晋书》:"太安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及永嘉中,元帝登大位,乃其符云,五马之名取此。"五马即指琅琊...  相似文献   

19.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盛唐诗人王维一首著名的赠别之作,见《全唐诗》卷一二八。原题“渭城曲”,题下注云:“一作送元二使安西。”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自治区库车县境。元二系以排行称,其人的名讳与生平均不可考。杜甫有《送元二适江左》诗(见《九家杂注杜诗》卷二四),但两者未必是同一人。初盛唐时期,不少读书人投笔从戎,希望到边疆去建功立业,这元二大概是其中的一位。当时从长安去西北边塞,都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最具影响的文化之谜,莫过于王羲之的书法真品《兰亭集序》的下落。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与澍安、孙绰等41人,宴聚于绍兴市郊会稽…阴的兰亭溪畔,26人赋诗4I首.并聚诗成集,为《兰亭集》,王羲之书写序文手稿,日《兰亭集序》。序中屺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