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几年来。各类地情资料书编纂出版呈蓬勃发展之势,在各级党政部门领导的单栏重视下,地方综合年鉴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省、地(市)、县三级综合年鉴编纂陆续启动,且编纂面越来越广,出版数量越来越多,成为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之后的又一大地情资料书籍。一批批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出版,为地方“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可喜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海南地方年鉴编纂出版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提出“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的目标后,海南年鉴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取得了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全覆盖的历史性突破。随着年鉴事业不断发展提速,高质量发展既是地方年鉴编纂出版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年鉴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梳理海南地方年鉴编纂出版的历程,总结经验和不足,从“快”“质”“面”“用”等方面对海南地方年鉴编纂出版应对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走进新时代的地方志踏上新的征程,年鉴事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由依法编鉴阶段进入依法治鉴阶段,年鉴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然而,随着国家图书出版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在原有一些制约年鉴事业发展的老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的情况下,出现了年鉴出版书号申请难、出版费用上涨等新情况,与"一年一鉴,公开出版"构成了亟待解决的新矛盾。面对新挑战,年鉴工作者要创新思想,科学谋划,依法治鉴,在紧抓年鉴前期工作如规划、征稿、编纂等环节质量进度的同时,也应在年鉴后期工作如排版设计、出版印刷等环节"掌握时间主动权",前后相辅相成、无缝接轨,力促提质增效,打造精品年鉴。  相似文献   

4.
邢玉波 《黑龙江史志》2012,(20):10+12-10,12
年鉴创新已成为年鉴界探讨的热点,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的今天,年鉴编纂究竟应该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并进行创新,本文用与时俱进的观点从年鉴的出版形式和年鉴内容两个方面对年鉴创新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许家康 《沧桑》2011,(6):4-5
一、努力缩短年鉴出版周期,增强年鉴服务现实的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走上快车道,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放眼祖国大地,处处风生水起,大干快上;各行各业都在尽量往前赶,“能快就不要慢”。各种信息载体、大众传媒也都在比速度、比效率,时效、网速、及时性等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生死存亡的关键。唯有年鉴,在反其道而行之:出版周期不是越来越短,而是越来越长。  相似文献   

6.
年鉴内容信息的年度性特点,决定了年鉴要实现功能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重视年鉴出版的时效性。要改善当前年鉴界出版周期越来越长的现状,就必须对年鉴各个工作流程的工作方法加以改进。要提高组稿效率,需要对年鉴传统的组稿方式加以改善,需要建立特约撰稿人制度。要提高编辑工作效率,需要提高编辑队伍专业水平和优化编辑工作流程。要缩短出版印刷时间,需要对出版社和印刷厂加以调查选择,重视利用网络发布年鉴书稿。  相似文献   

7.
当前,年鉴内容选择和出版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年鉴编纂出版转型、创新发展成为年鉴界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以地方综合性年鉴为例,从两个方面论述年鉴的转型:编纂转型,是要从记录和宣扬政绩转向全面记录社会现实,其中的关键是减少宣传味,增强客观性和实用性;出版转型,是要从传统出版转向数字出版。不但阐明了年鉴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必然性,还描绘出年鉴数字出版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8.
地方综合年鉴(简称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信息性、全面性、系统性等特点。中国的各种年鉴之所以连续不断地被编纂出版。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最主要原因是其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如何提高年鉴的实用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第三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结果,尤其是江苏综合性年鉴参评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江苏年鉴界的质量状况,就江苏年鉴事业持续科学的发展的若干问题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造年鉴品牌三个方面,说明年鉴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作者认为年鉴创新与规范的关系:创新是战略,即决定年鉴事业发展全局的策略;规范是战术,即解决年鉴编纂出版技术性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年鉴编纂规范化要服从、服务于年鉴事业创新发展大局,年鉴事业创新发展也要统筹兼顾年鉴编纂规范化,引领和促进年鉴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赵群虎 《沧桑》2014,(2):1-3
年鉴时效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其使用价值。为推动年鉴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年鉴利用率,就要努力缩短年鉴出版周期。为此,年鉴工作者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制定年鉴编纂详细方案,加强年鉴编纂队伍建设,强化合作意识,建立健全年鉴工作管理制定,在年鉴组稿、编辑、校对、设计、出版、印刷、发行等方面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优势,创新年鉴出版形式。  相似文献   

12.
<正>地方综合年鉴承载着记录年度历史、服务社会和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是系统反映我国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重要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截至202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2020年卷应编纂出版3212部,全部完成编纂、全部移交出版,第一次真正实现三级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全覆盖。[1]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解决的是年鉴“有”的问题,而“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的提出,则标志着中国年鉴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广西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现状和存在问题:1.数量规模较少,一是种数较少,二是记载内容面窄,三是印刷数量较少;2.市、县(区)两级大部分地方综合年鉴创刊时间较晚,且发展不平衡;3.广告篇幅过多、设计制作不够精美;4.编纂出版质量高低不一;5.出版形式多为内部出版物,编纂出版周期过长。影响广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正常编纂出版的...  相似文献   

14.
地方综合性年鉴框架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许多问题带有普遍性,严重影响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更影响年鉴编纂出版整体质量的提升。本文列举大编结构和中编结构6部年鉴,从系统性、全面性、特色性、科学性等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比较,分析利弊得失,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用事实说明年鉴框架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当今互联网已经从电脑发展到手机,全面走向网络化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二十年.和其他行业一样,网络化也是年鉴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网络版年鉴不可能完全取代纸质年鉴.本文从年鉴载体、组稿编辑、年鉴内容、网络出版等四个方面探讨网络条件下年鉴的编纂与出版.  相似文献   

16.
杨卓轩 《沧桑》2013,(5):3-5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经济不断发展,很多省市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把编写地方综合年鉴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提上日程,许多省市县(区)也陆续出版了本地区的综合年鉴。但是这些年鉴在编纂方面还有一些不足,本文通过阐述地方综合年鉴的特征,提出地方综合年鉴要突出地方特色,内容要体现服务功能及创新性,各地要重视地方综合年鉴组稿工作,最后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众所公认,许家康先生是近年来我国年鉴编纂理论研究及推动年鉴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长期从事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和年鉴编纂理论研究,致力于领导开展全国性的年鉴理论研讨会、评奖会,建立中国年鉴网和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极大地推动了学会工作和各地年鉴事业的发展。多年来,他刻苦钻研年鉴理论,著书立说,创新年鉴内容和形式及年鉴编纂出版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各地年鉴编纂和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研究并拓展许家康年鉴学术思想,对于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加强年鉴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建设,我国年鉴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江 《巴蜀史志》2011,(6):23-24
自2006年《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以来,编修年鉴已作为地方志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被列入法治化轨道。作为年鉴的专业出版机构。方志出版社每年出版百余部年鉴,在审读年鉴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年鉴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现作一总结归纳,与年鉴编纂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全年年鉴界要事纷繁,特选荦荦大者十件。《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规定》(试行)下发,《吉林省地方志年鉴》创刊,《中国——东盟年鉴》《深圳年鉴》正本简本,《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等特色年鉴连续出版,全国性年鉴学术会议召开,中指组办公室关于表彰的决定,《年鉴论坛》第三辑出版,《中国年鉴事业发展大事记》发表等.在全国年鉴界都有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兴起“年鉴热”,迄今全国已出版各级各类年鉴1300余种(一说1500余种),年鉴学逐渐发展、完善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各地年鉴工作的不断努力,年鉴事业健康发展已成为主流,但是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旨在探讨新世纪年鉴创新面临的一些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