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灵宝市东西常村的骂社火以两村通过性戏谑、互相辱骂祖宗的社火形式而闻名。这一非常态、反结构、狂欢化的社火在当下遇到传承发展的问题。现代国家政权的下沉,传统力量的边缘化,改变了骂社火背后的组织体系。"内生资金"来源渠道的缺乏,"外援资金"的不稳定和过于强势,威胁了骂社火的稳定举办。而这一地域社会在传统与现代、外来宗教与民间俗信碰撞、交流中被改变的社会文化心理,是影响骂社火传承发展的深层原因。改变当下骂社火这类民俗活动的发展境遇,有赖于组织者、资金和社会文化心理等条件的最优组配。  相似文献   

2.
文通过侧重分析"社"的内涵与外延,对社火给出了新的定义。提出:社火就是以"社"为单位举办的一种具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并提出:礼乐文化传统与民间社火之间存在着先天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3.
在陇县一代,社火的脸谱不仅历史久远,造型奇特,而且内涵丰富,谱样齐全,最具代表性。社火表演者主要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向观众展示演出的内容,没有音乐和解说,全靠脸谱的形态变化让观众理解剧情。  相似文献   

4.
社火作为民间传统演艺活动,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独一无二的艺术载体。社火表演扎根民间,在百姓大众中发展壮大。随着宋金城市居民结构的重大变化,市井文化日趋繁荣,社火表演摆脱勾栏瓦舍,从道教社火布道、儿童乐舞表演等全方位流行于广大城镇与乡村。文章结合文献记载与出土金代墓葬砖雕文物简述金代社火表演中的儿童乐舞。  相似文献   

5.
杨惠珺 《文博》2007,(5):85-88
社火脸谱是陕西社火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美术形式。据目前资料来看,清代至民国是陕西社火的兴盛期,当时的民间艺人们为传承和学习的方便,曾绘制有很多的社火脸  相似文献   

6.
过去,社火是一台唱给神的大戏,如今则是一台充满民俗味的大餐。正月里,中国的许多地方就上演着一台台大戏,而马社火则是这台大戏中最为独特的部分。马社火就是马背上表演的社火,这是一种源自于战争的社火形式。陕西省陇县麦枣村的马社火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其独特之处在于保留了更多的民俗成分。  相似文献   

7.
传统时期,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生困守闺阁,社火是其为数不多的能够合理合"法"走出家门的机会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获得了解放,她们从只能作为社火表演的观众,到近代以来成为参与者,进而成为表演的主体,这其中究竟经过了怎样的变化?本文将以有"社火之乡"美誉的晋南为例,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对女性与社火的关系进行个案分析,探索女性参与社火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朱新贵 《神州》2012,(32):18-19
新疆昌吉汉族社火在中华民族社火文化中颇具特色,这一古老的民间风俗,在新疆是伴随着数千年来中华农耕文明的兴盛而发展成熟的。这一活动形式,不仅渊源流长,历史悠久,而且至今人们仍然情有独钟,喜闻乐见。本文以此为缩影,透视昌吉地区当地社火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流变、表演内容、以及对近年来昌吉元宵节社火表演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社火表演更好的开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清代乾隆末年对贵德地区进行了重要的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即建立贵德厅,贵德厅与之前设置的管理制度共同构成了贵德地区的地方管理体制。所以贵德厅的设置不仅仅单纯是一种制度的变革,而且在这种制度的管理下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管理效能,而这种效能既体现了其积极性的一面又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在溧水县柘塘镇,至今还流传着“打社火”活动。所谓“打社火”,就是旧时春节期间乡村社会在酬神、祈神时进行的一种民间文娱活动,以欢庆丰收,祈望来年一方百姓平安健康。相传五代南唐时,今溧水县柘塘镇东南一公里处建有一座大山庙,供奉着“祠山大帝”。所以每年从除夕开始直至元宵节,溧水县柘塘镇各村村民都要到大山庙去敬香,同时安排“打社火”活动。除夕这天,由社火会会头在神堂挂起“祠山大帝”画轴,在香几、供桌上摆放着香炉、烛台、供碟,桌下放置拜垫等物。下午,首先由会头燃烛、点香、放爆竹、烧纸马、磕头酬神,接着村民陆续来神堂敬香磕头,祈祷祝福。此后,每天都要到神堂敬香,直到社火会结束。“打社火”活动主要是打锣鼓。第一次的叫“起圣”。起圣时,由社火会会头敲神锣为号,一般为三遍(头遍报信,二遍准备,三遍去神堂集中),村民来神堂集中,到齐后烧香磕头,在神堂起鼓,然后几个会头敲着神锣,拎着香篮,提着神灯,鸣起开道。村民们扛着三角形、长方形、方形的各色或绣花期伞,打着锣鼓,数十人到百余人的打社火队伍,排成一条长龙,循着各村打社火的路线到大山庙敬香,同时对沿途的土地庙等其他寺庙也要敬香。社火进入大山庙后,会头到各佛殿敬香磕头,社火队伍中有的...  相似文献   

11.
是的,如果有谁走在贵德的大山,他也一定会怀疑贵德小江南根本就是一个虚构。是的,贵德是有一些地方比较荒凉,虽然荒凉也是一种大地本色。然而,贵德一定是小江南,一定是,不然就不会一代人,一代人,一叫就叫了多少年……  相似文献   

12.
地台社火流传于陕西宝鸡市千阳县一带。因有时表演中也有唱词,故而又称其为"唱社火"。由于地台社火不上桌,不踩跷,不用车马来装扮,而以广场表演为主,因此它比起背芯子等其他社火更为灵活方便,表现的内容更为丰富,更具有广场舞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王振武 《丝绸之路》2013,(23):36-38
美丽的贵德县坐落在青海的东部,九曲黄河中的龙羊峡、李家峡流经县境。知道贵德这个地名,还是从前副总理钱其琛“天下黄河贵德清”的题词中得知的。由于钱其琛的特意题词,着实让贵德声名远播、魅力无穷了。2013年,我慕名到贵德去体验其美丽的姿态。壮观的丹霞、清清的黄河、殿宇重重的古城,它既有青海高原的粗犷博大之美,又兼有祖国江南的温婉隽秀之美。  相似文献   

14.
法国《贵德年鉴》曾是全球法语世界中影响较大的一本综合性年鉴。文章对《贵德年鉴》的发展情况、框架内容和编纂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贵德年鉴》的框架设计基本合理,其内容的丰富性、实用性、时效性都很值得称道,索引系统也十分完善,甚至引入了网络数字技术,发行了因特网版年鉴。同时,文章还分析了《贵德年鉴》后来停刊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综合性年鉴编纂、经营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 由山西省旅游局、中共晋中市委和晋中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社火节即将于2006年1月17日至2月17日在介休绵山风景区举行。据悉,在社火节期间,晋中各县及主要旅游景区都将同时推出各具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规模宏大,盛况空前。本届社火节的主题是"晋商风、民俗情,畅游晋中庆新春;逛庙会、观社火,千家万户迎宾朋",整个活动分三个高  相似文献   

16.
庄浪县地摊活动是一种在农历春节或庙会期间当地人为迎春、祭神、驱疫和狂欢等而举行的具有自发性质的夜间大型文艺表演活动,是社火中的一部分。本文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对地摊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在地摊的诸多文化要素中,小曲是文学、民俗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其来源、内容分类、音乐特点等也是本文的研究重心。笔者期望通过对庄浪地摊文化的个案研究,将其作为认识中国社火文化的一个切片,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呼吁保护和抢救正在消失的珍贵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在焦作市耿村发现的元代石供床刻文中,记载了当地迎神赛社中一些社火班社的名录。其中"骆驼社"是当时"驼户"的社会组织,在社火中有"舞队"的表演因素,"簇马直社"是集养马、驯马以及社火中驭使马匹参与表演的班社,"太尉直社"应与祭祀东岳庙的太尉神有关。  相似文献   

18.
徐翠 《民俗研究》2013,(1):65-70
民间社火是昭君戏传播的重要民俗文化土壤,"扮故事"和"竹马"是社火游艺队伍中装演昭君故事最主要的两种表演形态。昭君戏与"扮故事"、"竹马"相结合,是故事内容与艺术形式双向选择的结果。"扮故事"和"竹马"等社火艺术装演昭君故事,是昭君戏舞台传播的一种延伸形态。  相似文献   

19.
民间舞蹈     
《丝绸之路》2007,(11):57-60
流传于陕西宝鸡市干阳县一带。因有时表演中也有唱词,故而又称其为“唱社火”。由于地台社火不上桌,不踩跷,不用车马来装扮,而以广场表演为主,因此它比起背芯子等其他社火更为灵活方便,表现的内容更为丰富,更具有广场舞蹈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华夏地理》2001,(2):28-33
说起秦陇社火,可以说各地县各乡都有绝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想文艺方针,其实在有上千年历史的民间耍社火中,早已落实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