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怀特历史哲学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其反实在论的本体论立场;二是其语言决定论的主张。这两个方面在逻辑上是相通的,在他看来,正因为历史本身是混沌无序的,所以语言成了写作历史、理解历史的核心,语言包含着历史写作的一切奥秘,从而实现了历史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怀特历史哲学存在着它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才能从理论上加以认识并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可以从理论上认识,也可以从历史上认识。从历史上认识,最重要的是弄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及其相互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改革开放事业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只要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考察改革开放前后两个29年的历史,就会清楚地看到,前者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后者是开创并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没有前者的成就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做基础,就没有后者的飞速发展;后者是前者的继承、扬弃和完善,没有后者的改革开放,前者也难以为继。前后两个29年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内在地统一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之下。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因此对它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长期坚持的艰巨任务。文章在分析当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打造历史文化品牌,提高历史文化遗产利用价值;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提高公众意识,强化社会监督职能;制定科学规划,将文化遗产纳入到城乡总规划4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再利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八月中旬,南明历史文化研讨会在贵州安龙县召开,来自全国的四十多名专家参与,以文入会。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毛佩琦先生作主题发言,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研究南明史的必要性,一、南明史是一段被抹杀的、被曲解的历史;二、南明史是丰富多彩的。同时讲到研究历史一定要坚持历史逻辑,坚持历史正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有它自己发展的历史的。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了。在这一百二十年当中,马克思主义每向前进一步,都是经过严重斗争的。这一百二十年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半世纪—从一八四四年马克思主义形成到一八九五年恩格斯逝世;第二个半世纪——从一八九五年列宁从事革命活动起到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个半世纪——从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上来考察反对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斗争是个大题目。今天只能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一切历史都是史学史",是柯林武德在他的《历史的观念》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与"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共同构成了其历史哲学的两大支柱。然而长期以来,这一命题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事实上,只有把这两个命题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从"一切历史都是史学史"这个命题出发,本文以历史是历史学家依照现在的证据对过去的推论这一观点,论证了历史的观念性和现实性;以"我"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为基础,论证了思想史与史学史的同一,表明了历史的主体性和思想性,进而论证了历史重演论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从历史的概念出发,以反思为中介,论证了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先验性和辩证性;最后,结合当下史学理论发展的趋势,表明"一切历史都是史学史"这一命题蕴含的思想资源和认识论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史学理论界对历史编纂和学术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从原始野蛮状态进化到文明时代,就开始产生历史意识和历史变迁有规律的观念。在古代中国,规律被称为"道",在古希腊,被称为"逻各斯"(Logos)。从思维逻辑的结构上看,历史规律的概念由两个要件组成:一是确定一个历史变迁的逻辑起点,即决定历史变迁的终极原因;二是确定历史变迁的阶段,借以证明历史确有由终极原因决定的变迁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月,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的著作《历史的思考》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集中于华侨华人与海外移民、侨务理论与侨务战略等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移民与华侨史",作者从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出发,贯通古今,考察从华侨文化到  相似文献   

9.
游记是旅游者思想的载体,是旅游者自身的"感知地图".在游记研究中,决不能忽略主体的行为地理差异.元代是东西方交通非常繁盛的时期,不少人由于政治、宗教、贸易和个人志趣等原因往来于亚洲、欧洲、非洲之间,流下了大量的文字材料,本文通过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部游记(<马可·波罗行记>和<长春真人西游记>),分析了当时旅行者行为特征与地理视野的差异性.从文化地理背景看,一个是基督徒,一个是道教徒;从旅游动机看,有商业利益和政治传道的不同目的,在风俗感受方面,一个是猎奇,一个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本文还通过这一典型案例,提出中国古代游记研究的三点启示即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空间视角,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空间视野,群体与个人行为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一部运河史,几乎贯通整个宿迁城市史。宿迁是一座与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始终相互依存的城市,大运河的千年演变,经历了从“泗水行运”到“汴泗并流”,从“借黄行漕”到“避黄行运”,一直到近现代以来大运河的衰落与复兴,宿迁均为大运河沿线的主航道城市,也让宿迁成为拥有大运河三个历史阶段不同主航道遗产的城市。  相似文献   

11.
我从1933年接触中国历史地理到现在已65个春秋。60多年来,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结下不解之缘。在这篇文章中,我从十个方面简单回顾了自己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历程,进一步阐发了自己的一些主要学术观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有用于世的学科,深望这门学科能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我从1933年接触中国历史地理到现在已65个春秋。60多年来,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结下不解之缘。在这篇文章中,我从十个方面简单回顾了自己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历程,进一步阐发了自己的一些主要学术观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有用于世的学科,深望这门学科能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一) 明末农民大起义,是一场极为深刻而广泛的阶级斗争。从时间上讲,它持续了近二十年之久;从空间上讲,它波及到大半个中国;从结局上讲,它成功地摧毁了明王朝的统治。像这样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必然要给与当时历史发展进程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待言的。不过直到目前,我国史学界还从没有人把这一重要问题提出来加以论述。虽说要正确地解决这样一个既重大又复杂的历史问题,存在着极多困难。可是无论如何也不应当让中国历史上这样重大的问题,永远“空白”下去。当兹党向科学界提出“百家争鸣”之时,願不揣浅陋,提出个人一得之见,就正于全国史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孟子是战国时期有相当影响的思想家。《孟子》是一部孟子的言论集。它虽然不是一部历史著作,却“往往捃摭《春秋》之文”据以论证他的思想,从而反映出孟子的历史观点。“先王”史观是孟子历史观点的历史根据。孟子对先王特别是尧舜备极赞颂。他认为历史上的治乱兴衰,是由于君主能否施行“先王之道”,从历史上的表面现象看,又有治乱交替的情况;这样,他在历史发展变化问题上,提出了历史往复循环的观点。他从“先王之道”导引出来的理想的“仁政”思想中,在决定历史发展的力量问题上,夸大了“先王”和“贤明”君主的作用,但也有强调人民力量的一面;他把用人事解释不了的问题,都归之于“天命”,因此又有“天人相应”观。本文拟从“先王”史观,历史循环论,“天人相应”观三个方面,试对孟子的历史观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日德两国虽然同是二战的侵略国、战败国,共同对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但两国政要对侵略历史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个对侵略战争性质和罪行坦率承认、真诚反省,一个遮遮掩掩、图谋翻案;一个编撰合格的历史教科书对下一代进行正确的战争史观教育,一个处心积虑篡改历史教科书不让下一代了解历史真相;一个主动向受害国受害民族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一个百般抵赖、拒不赔偿。这主要是由以下七个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服饰发展的进程大体分为先秦、汉魏、隋唐、宋辽金元、明清、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这样几个阶段,隋唐服饰是这几个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段。从历史延续方面来看,隋唐服饰带有承前启后的特征;从社会风气来看,隋唐服饰带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征;从社会发展来看,隋唐时期的繁荣昌盛为服饰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地从六个一脉相承、不可割裂的历史时期,即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史、6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90多年中国共产党历史、170多年中国近代以来历史、500年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这一宏阔的历史视角,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对于我们坚定道  相似文献   

18.
正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鲜明特色的朝代之一,其间许多现象值得关注。鲁西奇所著《何草不黄:〈汉书〉断章解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以《汉书》为切入点,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全书共五个专题:"《汉书》的成立:历史叙述的本原"讨论了历史的客观性问题;"帝王之道:成  相似文献   

19.
关于历史评价标准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历史评价标准的产生和来源,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历史评价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个是历史评价客体的属性。历史评价标准有诸多种类,可以从历史评价主体的存在状态、历史评价标准的规范、历史评价主体的阶级属性、时间的角度等方面进行划分。这诸多评价标准的是非好坏,一是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客观全面地反映了评价容体的内容与属性,二是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符合了评价主体具有普遍意义的合理需要。  相似文献   

20.
谢紫娟 《神州》2012,(21):280-280
新课程改革呼唤高效历史课堂,高效历史课堂也是我们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教师如何做才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高效呢?我认为必须做到“四一个”,即一个前提;一种方法;一种策略;一个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