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王朝皇族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一直十分激烈,发生在中叶的南宫复辟和景帝被害事件,即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景帝朱祁钰,明宣宗次子,与英宗朱祁镇是异母兄弟,英宗即位,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发动瓦刺军四  相似文献   

2.
贵州历来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然而,有一个在这蛮荒之地上出生的记佬族人,居然救了一个皇帝的性命,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可书的一笔。这个被救的皇帝就是明朝的英宗皇帝。明英宗时期,蒙古瓦刺部迅速崛起,在短短的几年内,瓦刺太师也先领兵征服了乞儿吉思、哈密、中亚细亚诸国以及女真各部,一时雄霸北方。为复辟元王朝统治,1449年,他先挥戈南下中原,兵临大同。八月初,专权大监王振挟持英宗御驾亲征。50万明军刚至大同,王振听闻瓦刺军剽悍凶猛,各地接连失守,马上命令部队不战而退,撤到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境)。瓦刺兵紧追不…  相似文献   

3.
正统年间,明朝对女真地区的管理,已趋稳定。明廷管理女真诸卫的各种制度,开始走向完备。女真卫所官员,每年都亲自或派人进京朝贡。女真地区与内地间的联系,开始进一步加强。 然而,就在女真地区与内地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的形势下,于正统十四年到景泰元年间(1449—1450年),发生了部分女真卫所人员,有领导有组织的,两次规模较大的侵犯内地  相似文献   

4.
一、御驾亲征和打胜仗没有太大关系 明朝英宗正统十四年七月,蒙古瓦剌部南下。23岁的大明皇帝英宗不听劝阻,在佞宦王振的唆使下,委命御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自己亲率50万精兵挥师北上,迎战蒙古瓦剌部大军。  相似文献   

5.
1644年,在内忧外患之际,崇祯帝欲力挽狂澜,但宁远调兵,都城南迁之策相继失败,致使大明王朝最后可以扭转命运的机会一再错失,走投无路的崇祯上吊自缢,随后京师被农民军攻破,明朝灭亡。  相似文献   

6.
詹师富起义,于明朝正德年间,爆发于福建省南靖地方大帽山区。起义历时年余,活动于江西、福建、广东交界之地。明朝政府调集了大量的军队,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仁亲自统兵镇压。起义军被镇压后,明朝皇帝对镇压起义“有功”人员颁发了“勅谕”,表彰其“功绩”。这个“刺谕”反映了起义军一些活动。故将这次起义与“刺谕”有关情况简述之。一明朝中期以后,统治阶级日趋腐朽,英宗(正统)时,太监王振专权,把持朝政,排斥异己,爪牙遍及各地。福建参政宋彰,  相似文献   

7.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宦官王振与内阁阁臣曹鼐、张益等辅政成员身死于役,致使明朝皇权和辅政群体的格局发生剧变。郕王朱祁钰被拥立即皇帝位即明景帝,于谦和王文成为辅政群体的重要成员,内阁阁臣陈循发挥一定的辅政作用,高层宦官金英、兴安也是景泰朝辅政群体成员,王直、胡濙等部院大臣则是辅政群体的外围成员。景泰朝辅政群体内部关系复杂,辅政地位差别大。在景泰朝辅政群体的这些变化中,皇帝和皇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媛 《文史月刊》2023,(4):19-23
<正>土木堡,又称土木驿堡,是明宣镇所辖的一座军堡,遗址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土木堡村,是明长城防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明朝正统年间一场事关大明国运转折的著名战事——“土木之变”发生在这里,此前这座并无特殊地位的军堡开始广为人知,以至于后人凡提到明史就会想到这座土木堡。  相似文献   

9.
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覆亡。但南方的广大地区仍处在原明朝官吏的统治之下,他们相继拥戴明朝宗室建立了福王(弘光)、韩王(定武)、唐王(隆武)、桂王(永历)四个政权,是为南明,其中桂王朱  相似文献   

10.
一、京师道路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于今北京,称京师。清朝北京的城地、宫殿、道路、驿站、运粮河道,都是沿用明朝的,没有大的改变,只是进行了维修、疏浚和局部改建。“京城周四十里,门九:南曰正阳、南之东曰崇文、南之西曰宣武、北之东曰安定、北之西曰德胜、东之北曰东直、东之南曰朝阳、西之北曰西直、西之南曰阜城……世祖章皇帝于京师分列八  相似文献   

11.
1980年7月,渠县历史博物馆在距县城25公里处的天井乡一村民住房内,发现一通题为《游南阳清冷泉》的明代李白诗碑。该处原为唐初始创的名刹南阳寺(又名南阳阁)。南宋绍兴中(1131—1162)守关指挥徐明舍地扩建。明正统(1436—1449)初,云游僧果仙至此住锡,鼎建层楼,后兵毁殆  相似文献   

12.
《文史月刊》2013,(9):50-52
一、西北威胁 从明朝以来,准噶尔汗国一直是中原帝国的威胁。 准噶尔蒙古是一支古老的蒙古部落,长期生活在新疆、青海一带,它和今天外蒙古、内蒙占的蒙古人分别叫做漠北、漠南、漠西蒙古,它还叫做“西蒙古”、“厄鲁特”、“卫拉特”、和“瓦刺”。明朝,其首领也先,曾经发动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俘虏了明英宗。  相似文献   

13.
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以李白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建立大顺农民政权,明王朝宣告覆灭。当农民起义取得节节胜利之时,以洪承畴、吴三桂等为代表的明将——汉族官僚、地主分子却利用当时变幻莫测的动荡世局,与清军相勾结,对农民起义军进行疯狂的镇压。清廷眼看明王朝大势已去,便将对付明朝的力量转而对付农民起义军,并联合明朝的汉族官僚、地方中的投机分子,形成一股势如破竹追剿农民起义军的强大势力。  相似文献   

14.
丁文 《北京文史》2004,(2):24-25
老北京有句俗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可见潭柘寺历史的久远了。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这座寺院初于西晋,建时称为“嘉福寺”;在唐朝兴旺时称为“龙泉寺”;在金熙宗皇统年间(1141—1149年)重新修建,敕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皇帝下诏改名为“广善戒坛”;在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时敕改为“嘉福寺”。  相似文献   

15.
正有明一代277年历史,以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为界,前八十余年为上升时期,这一阶段经洪武年间(1368—1398年)的休养生息、建文帝时靖难之役,到汉王朱高煦叛乱被平定,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渐趋消弭,明王朝的统治步入正常轨道。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至明仁宗、明宣宗统治时期(1425—1435年间),全社会终于出现了一派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明史纪事本末》作者谷应泰说"明  相似文献   

16.
秦统治者为拱卫它的统治中心——京师,有效的驾御和控制全国的政局,从来就把中央直辖军(京师兵)的建设放在头等地位,据《汉书·刑法志》说:汉兴,“天下  相似文献   

17.
明朝景德镇瓷器发展史上有一个特殊的时期,就是正统、景泰、天顺三个朝代,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原因,朝廷严令禁止景德镇烧瓷,这个时期称为空白期,也称黑暗期。1435年,即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逝,宣德统治结束,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年号为正统,他当了十四年皇帝,1450年下台。  相似文献   

18.
《沧桑》1994,(4)
陶琰,字廷信,别号逸庵.绛州城内陶家巷人.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出生.少时聪敏好学,过目成诵.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年)乡荐第一.成化十七年(1484年)登进士,授刑部王事.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升本部员外郎、大司寇特简公典童疏.琰一种美玉,他父亲给他起这样的名字,要他象美玉一样纯洁无暇.他作官后,主持正义,平反冤狱,全活五十余人,不久,升为陕西安擦司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的中朝关系一般被视为典型的朝贡关系,但在文化心态上,朝鲜一直采取尊明贬清的态度。朝鲜把明朝看成中华的化身,把满洲看成夷狄,明朝灭亡以后,朝鲜以“小中华”自居,因现实政治的需要,朝鲜大肆宣扬明朝的正统,贬斥清朝的正统。朝鲜以宋时烈为代表的性理学家,以朱熹的思想为基准,形成了以尊华攘夷为中心的华夷观作为他们处理与清朝外交关系的准则。他们对于正统论的论述,依从朱熹的思想,且只关心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正统性,而不关心其本国历史上王朝的正统性。这是朝鲜后期儒家性理学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夜读于谦爱民诗文/周少汉凡是知道于谦是明朝的一位民族英雄的人大都是从学校历史课本上获晓的。是的,我还清楚记得40多年前那位白发苍苍的姓刘的历史老师在讲到蒙古族瓦刺部落南侵这个章节时,他很激愤地说,在明军溃败于土木堡之后,英宗被俘,朝内多数人主张京都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