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前国民党抗战问题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史学界仍较普遍地认为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以1939年1月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为标志,国民党由抗战初期比较积极的联共抗日转向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笔者认为,五届五中全会后国民党确实由比较积极的联共转向了积极反共,但在抗战问题上国民党却没有转向消极抗日。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军为了夺取英美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和附属国,配合德、意法西斯在欧州作战,偷袭珍珠港、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同日,日军陆海空军及后援部队共一万五千人,向香港进攻.十一日,九龙失陷.二十五日,香港总督向日军投降.日军侵占九龙、香港后,何香凝、柳亚子、茅盾等三百多名知名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被困香港.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和知名文化界人士在抗战初期,在内地办刊物,写文章,发表宣言,以及从事各种文艺活动,拥护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积极抗战的成绩,抨击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相似文献   

3.
略论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之兴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不仅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游击战,国民党军也进行过敌后游击战争,其游击武力最高时达100万人。但由于国民党既抗战又反共,因此,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对于整个抗日战局,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经历了一个由兴起、发展到衰落的过程。特别是后期,出现了大批游击武力投降日伪的活动,给抗日战争带来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抗战初期的南调命令是国民党在发展和维护它的华中敌后利益,尤其是大别山根据地利益的过程中提出来的.由于抗战的新形势,国民党对在失去大举"剿共"手段之后的策略选择和反共部署,其实并没有多少及时而深入的考虑,尤其因为共产国际五月指示以来共产党在华中采取攻势策略,国民党更显缺乏心理和策略准备,南调命令最终在国民党内外重重阻力下不了了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在国共关系史上没有产生实际的影响.在皖南,国共都因为南调命令而发生了策略变化,两党由此不可避免地开始积累矛盾,直至事变发生.  相似文献   

5.
奚庆庆  张生 《民国档案》2012,(1):127-133
国共内战前后,英国对中共态度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抗战中后期到内战全面爆发,英国对中共持欣赏、同情态度;内战全面爆发后到1948年进入战略决战,英国配合美国执行扶蒋反共政策;1948年后直至内战结束,英国抛弃国民政府,努力与中共和好合作.内战局势最终朝着有利于中共方向发展,英美特殊关系及苏联对华政策,确保持续拥有香港的愿望等,这些是内战前后英国对中共态度转变的重要原因.内战前后英国对中共态度的转变,与此间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保持一致.尽管如此,英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即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却没有丝毫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抗战文艺是中国新文艺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国民党当局当时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在全面公正地评价抗战文艺的同时,就不能不对国民党抗战期间的文艺政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纵观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文艺政策,从总体上来说,是顽固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消极抗日,积极防共反共,摧残进步文化事业的政策,但在抗战不同的阶段还是有所变化的。根据其不同阶段的特点,国民党抗战时期文艺政策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已成定局,这对于长期坚持不抵抗主义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蒋介石及国民党来说,如何争夺胜利果实,如何接收华中、华北、东北沦陷区,已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8.
一、罗盘区的概况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帝国主义在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我国人民长期抗战的打击下,宣布无条件投降。我国人民在八年抗战中遭受巨大的牺牲,迫切希望能在和平环境里重建家园。但是,国民党反动派阴谋发动反共内战,想一手攫取抗战胜利的果实,推行反共反人民的反动统治,又要把全  相似文献   

9.
1941年6月,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了一个新的组织──延安黄埔同学会。 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皖南事变后,使内战和投降的危机空前加重。为了有效地贯彻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主张,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积极开展团结友军的工作。 当时,仅出身于国民党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原黄埔军校)及其分校在延安工作和学习的即有近百人,分散在敌后各军区工作的人数更多。至于出身于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以及四川、云南各地方军队的军官学校的人数,合计起来就更多…  相似文献   

10.
抗战爆发初期,面对日军的疯狂空袭,国民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防空布署,一方面在上海、南京、徐州等地配置高射部队、防空情报所及防空监视队哨等,通过预警和地面截击,配合国军、空军作战;一方面组织了各地的消极防空,通过消防、救护、避难、疏散等手段,将日方空袭造成的损失和损害减小到最低程度。该份史料选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从积极防空、防空情报、消极防空等方面反映了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防空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