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的经济史研究中有不少亟待开拓的领域,中华民国经济史就是其中之一。中华民国经济史应该是中国经济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是旧中国最后约40年的经济史,直接与新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关连。研究它,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旧中国的经济状况,而且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和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艰巨性,就是对今天的现代化事业也  相似文献   

2.
李埏教授,1914年生于云南省路南县(今石林县),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旋即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四十年代初期曾任教于浙江大学史地系。后一直任教于云南大学至今,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封建经济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国封建经济史、唐宋经济史等课程,主要著作有《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史记·货殖列传〉研究》(合著)、《宋金楮币史系年》(合著)、《滇云历年传点校》,以及学术论著选集《…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为了系统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经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和经济研究所、海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三亚智库联盟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三亚学院财经学院共同承办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与经验"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2月5—6日在海南三亚召开。  相似文献   

4.
《清史研究》2013,(1):157
《清实录经济史资料》选辑工作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科的重要科研项目,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开始。当时北京大学法学院成立了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中心工作就是由陈振汉先生主持选编《清实录》、《东华录》中的经济史资料,以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1952年院系调整后,教育部在北京大学经济系设立经济史研究基地,搜集《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定为主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并且越来越受到国际汉学界的关注;而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研究,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一直处于一种特殊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心的位置。明清中国各地区中,城乡工业最发达之地,非江南莫属,苏州又是江南的经济中心以及城镇网络核心;而“康乾盛世”作为清朝经济文化最辉煌、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由吴承明、董志凯担任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 1卷 ( 1 949~ 1 952 )已由中国财经出版社于 2 0 0 1年 1 2月出版。全书以 84万字的篇幅 ,全面、详实地研讨了建国头三年的经济发展过程。第一卷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受到好评。接续下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 2卷 ( 1 953~ 1 957)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 ,即将上马。为了总结经验 ,进一步推动建国初期经济史的研究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主持 ,于2 0 0 2年 7月 2 4日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 1卷若干问题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史本来是中国历史学界的显学,自二三十年代便为学重视,作如林,大家辈出,然而学科范围广阔,仍然有许多疑难,有待深入探讨。不少专家有鉴于此,或作断代的研究,或行分区的考察,都促进了经济史这一学科的前进发展。薛瑞泽博士的这部书,专注于汉唐之间的河洛地区,断代、分区兼而有之,可说反映了经济史研究进一步深化的新趋向,值得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8.
史语所学人是民国年间中国社会经济史领域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群体。所长傅斯年对学院化的经济史研究持包容立场。史学组主任陈寅恪与社会经济史也有所关涉。史语所中在中国社会经济史领域成就最大的当推与"食货"派渊源甚深的全汉升,何兹全、徐中舒、胡厚宣、劳干诸人均有独特造诣。他们的研究范围涵括上古、两汉和唐宋各个时段,侧重于商业、农业、财政领域。社会经济史成为史语所与20世纪国际史学新潮流的一个交汇点。史语所学人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具有实证化特点,与该所注重史料的学风相契合,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史学化,开辟出唯物史观之外的另一种学术路向。  相似文献   

9.
研究历史离不开史料,凡有述作,于史料的鉴定、征引和运用,必须认真对待。近读已故傅筑夫教授所著《中国经济史论丛》和《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两书,其中论及元代的部分,在史料运用上,发现有一处共同的严重失误,好像还未经人检出。据三联书店1980年1月北京第1版本《中国经济史论丛》上册第317—318页“  相似文献   

10.
元代经济史的研究起步较晚 ,2 0世纪 50、60年代 ,关于元代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 ,进入 80年代后 ,元代经济史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90年代以来 ,元代经济史的研究则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可喜成就。据不完全统计 ,从 1 993年到 2 0 0 0年的八年间出现元代经济史专著 4部 ,论文 1 50余篇 ,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兹将八年来的研究成果分类概述如下。陈高华、史卫民共同完成的《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作为《中国经济通史》的一部分已由经济日报出版社于 2 0 0 0年 2月出版。该书共分四编二十章 ,不仅注意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12年前,当中国近代史研究仍然局限于政治史或阶级斗争史的狭小领域时,刘大年提出以近代经济史作为突破口,随之而来的便是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兴盛,并且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主要任务、社会性质等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研究条件。近年来,随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一部分学者似乎已不再满足于曾经辛勤耕耘过的园地,开始讨论寻找新的乐土和新的突破口。主张从社会思潮方面入手者有之;要求以文化史和社会史角度突破者有之;强调以研究清末统治阶级的的活动为重点者亦有之。  相似文献   

12.
李伯重 《清史研究》2020,122(6):131-134
<正>我今天圆桌会议发言的题目,是《什么是"中国"?——经济史中的"微观"研究》。这个题目是我在过去几十年做研究中始终在考虑的问题。我们研究中国经济史,但是什么是中国?这个问题却很少被关注。在文化上、政治上,可以说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就是个明确的概念。但是就经济史来说,这个问题却很大。这是因为中国广土众民,各地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很难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3.
黄永豪著《米谷贸易与货币体制:20世纪初年湖南的经济衰颓》是近代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部创新之作。从世界经济来看,自19世纪70年代起国际白银价格下跌,促进各国贸易增长,中国虽然贸易增长但经济却日渐衰败,黄著以湖南为例重构了此种状况形成的历史过程。该书尝试通过对区域经济史的整体研究,回答世界经济史学术脉络下的问题。循此研究视角,黄著对禁止米谷出口、近代湖南航运发展、地方财政以及货币体制等问题做了新的阐释,从不同角度推进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黄著虽有可改进之处,但其对区域经济史进行整体研究的尝试,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4.
自 2 0世纪 2 0— 3 0年代以来 ,经济史作为中国历史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 ,便受到学界的重视。 80年代以来 ,经济史研究更是朝着全面化、系统化、深层次化、多学科化的方向发展 ,研究经济史的学者中大家如云 ,经济史方面的著作层出不穷。要想在经济史研究有所突破 ,非得另辟蹊径不可。薛瑞泽在新世纪伊始出版的《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1 0月 )一书 ,在经济史研究领域无疑是一项成功的尝试。河洛地区是指黄河、洛河共同流经的地区。在唐朝中叶“安史之乱”前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经济状况代表了中国北方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清代经济史的研究愈益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这不仅由于经济是基础,更由于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形势。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清代社会经济中既存在传统生产方式的遗传因素,又进生着新生产方式的萌芽;清代社会经济既沿着自己的轨道缓慢前进,又被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改变了方向,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和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特殊国情不可多得的素材。中外学者在清代经济史方面的研究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然而,总体论述清代经济史的专著尚属鲜见,我们需要在不断…  相似文献   

16.
陶希圣于1934年12月创办的《食货》半月刊,以会通史料和理论为办刊宗旨,是我国第一份关于社会经济史的专业性期刊。该刊组织众多学者对经济史学理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探讨,取得了初步成绩,产生了较深远的学术影响,给予我们诸多启示。《食货》半月刊撰稿人系统地译介国外学者的经济史学理论著述,为中国经济史学提供了某些可资借鉴的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致力于史料学研究,并在经济史料的搜集和整理过程中提出方法论,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学派;倡导用各种社会科学理论指导经济史研究,其所主张的综合的贯通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代表了经济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史学者研究地方经济史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之后,研究本地特色经济史已逐渐形成一股热潮。在当前阶段,经济史中的同地研究已占主要地位,成为研究的主流。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地方经济史研究的本土化或本地化,有利于研究者发挥优势,有利于中国经济史学科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发挥经济史学的社会功能。地方经济史研究的本地化,既是中国经济史学发展到当前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它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与动力。地方经济史研究本地化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经济史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学风更趋朴实,但在研究中也要避免由乡土情感带来的感情和理智平衡问题造成的陷阱。  相似文献   

18.
<正>新史料的发现,无疑有助于学术积累的增长和新研究领域之开拓,就中国古文书而言,敦煌文书之于敦煌学,徽州文书之于徽学,即是显著例证。而近年来各地不断涌现的地方档案文书及各类民间文献,藉之展开经济史、历史人类学、地域社会史、社会文化史等领域的研究,无疑是中国历史学界目前最为引人注目的学术亮点之一。清水江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正是这一学术亮点的组成部分。清水江文书,是指明代以来遗存于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历史文献之总  相似文献   

19.
<正>散存于民间的各类文书的抢救、收集、整理、结集出版,以供相关学科领域研究利用,无疑是近年来中国学界最为引人注目的学术努力和带有方向性的重要学术动向;而由此引起的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类学、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学术研究领域的拓展,更是成为了相关学科研究的新  相似文献   

20.
从明清经济史到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从澳门史到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在岭南学术天地中,有这样一位学者勤奋耕耘,从不计个人得失,不断钻研,将不同专业逐渐融合贯通,自成一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这位学者便是明清社会经济史和中外关系史专家、中山大学历史系黄启臣教授。黄启臣,1938年1月出生于广西灵山县,祖籍广州。1957年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1961年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明清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师从中国社会经济史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经济史专家梁方仲教授。梁先生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为他日后从事明清经济史研究打下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