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75,(7)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前夕,在桂平的白沙、紫荆山区、金田和平南的花洲等地,都曾开炉打铁,铸造武器,金田村铸造武器遗址就是其中的一处。金田铸造武器遗址宽约50、长70米。东边有一个干涸了的半月池。1973年10月中旬,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桂平县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陈列馆和桂平县文化馆,曾经组成工作组,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在0.30米多深的地下,发现大量的有明显烧灼痕迹的  相似文献   

2.
《文物》1977,(1)
照片上的这堵残墙,宽高各一丈多,这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以后,清军焚烧了金田村所幸存下来的一堵墙。在这堵墙上,有明显的被火焚烧的痕迹,有些部分被烧焦变成了黑色,也有些部分呈现褐红色(图一)。清朝反动统治阶级火烧金田村,这是他们对农民革命的疯狂的阶级报复。据金田村的一位老人黄耀南说:"金田起义以后,太平军北上,以地主黄少英、黄福堂、陆乙照、凌文轩为首的反动派,在新圩组成‘保良  相似文献   

3.
梁楚 《广西文史》2002,(1):21-22
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是广西桂平金田村人。1976年,金田村老人黄耀南将韦氏出卖金田村宅居地的卖园地契献给桂平市博物馆。该地契为皮纸,毛笔字,行楷,纵行,自右至左,纸长47厘米,宽38厘米,全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紫荆山区金田村爆发以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一百一十周年了。太平天国革命者所担负起我们民族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到今天,1961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不仅早已胜利完成;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綫、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进入了持续跃进的第四年。中国人民这种为争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胜利而奋勇前进的精神,乃是对于一百一十年前爆发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太平天国革命的最好纪念。太平天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到底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如所周知,认识一个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需要阐明它的真正历史地位;同样,也只有说明太平天国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在中国农民革命  相似文献   

5.
紫荆山     
紫荆山柳国隆作为六盘山支脉的二郎山,东西绵亘百余里,宛如一条腾挪跌宕的巨龙。位于甘肃庄浪县水洛南北两河交汇处的紫荆山正是它的龙头。此山虽是占地仅15万平方米的小丘,风景却别致。山阳是水洛城东墙,如刀劈斧斫;山阴呈斜坡,亦陡峭难登。通往山顶的路不足千...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7,(5)
广西省挂平县金田村太平天国革命遗址和文物已经修复和妥善保管。修复工程包括太下军起义时的营盘,拜旗石,三界庙碑记和金田村附近的韦昌辉庙,韦昌辉故居遗址等。现在,营盘所在地——犀牛岭三百多亩山地,已划为太平天国古  相似文献   

7.
<正>一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先爆发于广西。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太平天国主要创始人洪秀全来到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传教,始创拜上帝会,以此号召和组织当地民众反抗清廷。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洪秀全发布团营令,要求会众到广西桂平金田村团营编伍,初以"太平"为号。道光三十年(1851年)在金田村揭竿而起,经"永安封王"建制后,于咸丰二年(1852年)5月离开广西。早期太平天国运动自洪秀全入传教始至离开广西终,共计约九年时间。这段  相似文献   

8.
杨闻宇 《丝绸之路》2010,(17):62-63
1805年6月,天主教传教士洪秀全、 冯云山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兵。当地平隘山新村有一位机敏能干的女子杨云娇,随其史杨秀清一起参加了拜上帝会,并与洪秀全结为兄妹,易姓改名为洪宣娇。  相似文献   

9.
1921年10月20日,孙中山带领随从,乘坐小军舰,由穗赴邕。当时军旅政事十分繁忙,沿途经过许多县城,均不逗留。但对广西桂平县(清朝时为浔州府府治地)却情有独钟,决定一游。原因有三:一是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于广西桂平的金田村。太平天国的几位主要领导人洪秀...  相似文献   

10.
郑州宋代水磨遗迹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10月5日至20日,郑州市文物工作队在金水路东段、紫荆山偏西北约100余米的河南影剧院西侧,省民主党派办公楼工地发掘了一处宋代水力机械设施。遗存分为水槽、水道和水池三部分,作东西向排列,连为一体(图一)。还出土一部分遗物。现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起义前的武器制造陆日辉1851年1年11日(清道光30年农历12月10日)洪秀全,冯云山领导拜上帝会众一万多人,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举行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的发端。金田举义前的1844年,洪秀全、冯云山...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是太平天国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誓师起义150周年。当我们从20世纪迈步走向新世纪、新千年的时候,回首150年的历史,主要因为我们今天的胜利是和前人的奋斗紧相联系的。认真回顾过去,总结前人在救国救民斗争中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和更好。  相似文献   

13.
刘文 《中华遗产》2012,(2):150-153
公元1851年1月,落魄书生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拉开了中国最大规模农民战争的序幕。新生的革命力量所向披靡,以排山倒海之势击败大清帝国的抵抗力量。太平军于12月在永安建制,分封五王。于次年6月,便杀出广西,进入湖南,力量迅速膨胀。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方志》2002,(6):48-52,39
道光二十七年 (1847年 )三月二十九日 清廷命两广总督耆英于广西操练劲旅二三千人。七月初十日 洪秀全由广东到达贵县赐谷村。七月十七日 洪秀全到达桂平紫荆山 ,与冯云山会合。七月二十三日 清廷以广西银价日涨 ,暂停广西钱局鼓铸。是月 洪秀全制定拜上帝会的各种仪式和《十款天条》。冯云山在紫荆山一带已发展拜上帝会信徒 2 0 0 0多人。九月十八日 洪秀全、冯云山率众捣毁象州甘王庙。十一月二十一日 桂平生员王作新捕捉冯云山解官。曾亚孙、卢六等拜上帝会信徒将冯云山截回。冬 雷再浩在湖南新宁与广西全州交界的黄坡峒率众起义…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61,(1)
广西僮族自治区桂平县金田村在县西北三十多公里,四周山环水抱,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首义的地方;也是太平军起义前的大本营。 1850年6月,洪秀全下令"拜上帝会"的会众在金田集中——"团营",各地"拜上帝会"纷纷响应,当时前来金田"团营"的有:贵县、平南、陆川、博白和桂平等地群众共约数万人。他们到金田之后,人人都将所有财物缴给总"圣库",每天大家共食,旋即编成队伍,分男营和女营。男营驻在金田、界垌、大简、古林、横崖、陈义等各村;女营驻在甘王岭、淋窦村、平山村一带。金田村西北的犀牛岭一带平岗,是当时的练兵广场。这一支组织起来的农民武装,和地主武装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1850年底在花州、蔡村江诸役打败了清军之后,杨秀清、肖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秦日昌、胡以晃等共拥洪秀全为首领,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在金田犀牛岭"营  相似文献   

16.
记得前些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一部反映清末农民战争的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描写了1851年,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从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出师广西,转战两湖,驰聘长江流域,横扫清军的英勇斗争和宏伟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太平军个个头包红巾,身扎红带,手拿大刀长矛,如同天兵天将,给人以永不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郑州出土的战国铜剑 1977年7月,在郑州紫荆山公园南墙外,东里路的北侧进行基建时,发掘了一座战国园形灰坑。灰坑深2.2、口径1.3、底径1.2米。出土有战国细把灰陶豆,敛口素面灰陶■,绳纹板瓦和筒瓦等,还出有一柄战国青铜剑。青铜剑较完整,剑身横剖面呈六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79,(9)
近年来,我们对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历史文物进行了调查整理,先后在金田、白沙等地发现了一些太平天国铸造武器的遗址和遗物。在金田村原韦昌辉的住宅遗址内约两尺多深处,发现了用鹅卵石砌成的、完整的房屋基脚、天井、水道口。同时发现不少木炭、铁渣、炉底结渣块和一支矛头,还有青花瓷碗、碟、杯的碎片。其中的木炭有两种:一  相似文献   

19.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是1953年首先在山东滕县岗上村发现的。三十多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已发现大量含彩陶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主要有山东兖州王因、邹县野店、泰安大汶口、蓬莱紫荆山、广饶付家及江苏邳县刘林、大墩子等。我们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彩陶花纹的演变,把大汶口文化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早期又分为前后两段。早期前段,生产力水平较低,陶器均手制,形制不甚规整,主要器物是觚形杯、钵形、釜形的鼎、小口罐、带把三足器等,陶色以红陶为主,灰黑陶较少。彩陶颜色主要有红、白、黑、褐诸色,花纹比较简单,主要是三角纹、横直线纹等。但数量不多,仅在王因、紫荆山等少数遗址中发现,偶尔见到的几件彩陶,多在器物上面施单彩,或施红彩,或施黑彩,未见多种色彩同绘一件器物之上的现象。器类方面也较单调,仅有尊  相似文献   

20.
由桂林到蒙山,一路山水秀丽,驱车直进,也不过2小时的车程。蒙山乃一山城,古称永安洲,为太平天国军于金田村起义之后攻下的第一个县城,洪秀全以此为据点,封杨秀清等为王,故又被武侠小说家梁羽生称作“太平天国开国封王地”。这个蛰伏在万山之中的山城,却与香港的人们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梁羽生出身此地,太平天国研究家简又、国学大师饶宗颐等曾于抗战烽火中避难蒙山乡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