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动机与旅游者重游意向的关系研究:基于logistic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小岗  宋金平 《人文地理》2011,26(6):149-154
了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以及哪些动机影响旅游者再一次重游行为,是旅游地经营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旅游动机出发,开发设计旅游测量问卷,以网上调查为手段,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重游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问卷的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首先提炼出了六项旅游动机公因子;然后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旅游动机与旅游重游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旅游动机确实影响旅游者的重游决策,但并不是所有的旅游动机都会使旅游者产生重游意向。在所提炼的六项旅游动机公因子中,"休闲度假动机"和"学习提高动机"对旅游者的重游意向有着正向影响,重游概率随着这两个动机的提高而增大;"探新求异动机"与"获取声望动机"对旅游者的重游意向有负面影响,重游概率随着两方面动机的增高而减小;而"感情交流动机"与"外界刺激动机"与旅游者重游意向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外生态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辉  谢辉 《旅游科学》2008,22(3):18-23
本文基于对当今国内外生态旅游者的动机和行为的调查,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生态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的异同。研究发现:大多数国内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缓解压力”和“欣赏自然”,而在国外生态旅游者中,旅游动机为“寻求新的体验”和“了解自然”的居多;环境纯净、风景优美的自然生态旅游地是现今中外旅游者的首选;影响国外生态旅游者选择何种旅游产品的因素主要与旅游地的情况有关,而旅游产品价格、旅行社服务水平对国内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地选择的影响较大;中外生态旅游者的团队在构成上有比较大的差别;导游讲解和导游手册/景区标识牌是国内生态旅游者增进对景区了解的主要途径,而国外游客对旅行社与导游的需求较少;当环保行为与游客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内游客还是表现出比较强烈的自利思想,而国外游客则表现出比较坚定的环境信念。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类型研究--以世界遗产地西递为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按利益追求和行为方式划分的下游细分市场能够对旅游者进行更为"人性化"的分类,确定旅游地真实的细分市场结构,有助于改进旅游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针对性和效率,提高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以西递为例,在对旅游者动机、利益追求和行为模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层聚类的方法,根据主导动机的不同将西递旅游者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专业型修学旅游者、探求型文化旅游者、发展型文化旅游者和消遣型文化旅游者,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人口社会属性、旅游行为及利益追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粟路军 《旅游科学》2011,25(5):41-56
旅游地竞合关系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地竞合关系的实质是客源市场的竞合,它主要通过旅游者忠诚来体现。本文通过构建旅游者满意与旅游者忠诚的结构方程模型(SEM),以观光旅游者、乡村旅游者和城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旅游者满意与旅游者忠诚3个维度的具体关系来考察3种类型旅游者忠诚的异同,并探讨了不同类型旅游者忠诚差异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不同类型旅游地竞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旅游者凝视的后发型旅游地文化认同与文化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幸福  陆林 《人文地理》2014,29(6):117-124
后发型旅游地是在欠发达地区,旅游业起步较晚,准备不充分,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发展初期,旅游者的凝视会对旅游地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旅游者凝视理论为分析后发型旅游地文化认同与文化再现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泸沽湖景区旅游者问卷调查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旅游者凝视的主要对象为:特色民俗文化、仪式性文化、母系氏族文化、自然景观,且以人文景观为主。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访谈发现旅游者凝视对提高居民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感、强化"摩梭人"族群认同、建构旅游地文化再现具有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的真实性,而政府引导性文化再现在提升泸沽湖旅游形象的同时,使得文化再现表现出秩序化、可持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入境旅游市场是中国大力发展的市场,对该市场进行细分可依据多种变量,国外的相关研究证明旅游动机是非常有用的市场细分变量。本研究以桂林、阳朔的入境旅游者为例,以旅游动机为变量对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因子分析提取出四个动机因子:梦幻/身体的、放松、文化、娱乐,其中文化动机是入境旅游者的最主要动机。以这四个动机因子为基础对入境旅游者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发现存在三类具有不同主导动机的入境旅游者:放松型、需求多样型和文化型,三类旅游者在年龄、婚姻状况、国籍、旅行组织和旅行同伴等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发现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提高营销效率非常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董亮 《旅游科学》2011,25(2):47-57
本文针对不同类别遗产地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研究,通过对九寨沟、峨眉山和青城山三个世界遗产地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遗产地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要素和维度、旅游动机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旅游者特征和旅游者了解遗产地景区的信息渠道对旅游者动机的影响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阐释了不同类别遗产地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差异及其生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影视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铁岭龙泉山庄旅游者实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影视旅游是指人们由于受影视剧的影响而对影视拍摄地产生兴趣,进而到该地旅游的现象。影视旅游的产生受到影视剧剧情及剧中象征物的直接影响,游客的出游动机主要为了印证自己在影视剧中的所见所闻。本文通过对龙泉山庄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调查研究发现:影视剧是推动游客前去龙泉山庄游览的主要因素,影视剧象征物对游客旅游动机的形成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影视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机是印证,"寻梦"、"寻找优美的环境"和"逃避"是出游的次要动机。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旅游网络口碑为切入点,选取50篇国外旅游者的旅游博客样本,探讨了外国旅游者对泰安旅游形象的感知和评价,并根据口碑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泰安国际旅游形象的建议。一、问题的提出对于旅游地来说,旅游口碑是游客在完成一次旅游活动后,对旅游产品和服务做出的综合评价。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旅游口碑传播革命性的变化,旅游者可以将自己的旅游体验发表  相似文献   

10.
杨军辉  李同昇 《人文地理》2015,30(1):143-147
本研究以女性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旅游行为背后的传统社会观念变迁。研究认为,当前女性旅游者具有以下行为特征:①成年女性在旅游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②女性旅游者偏好自然观光旅游资源,且以短途、自助旅游为主;③女性旅游者偏好群体旅游,其旅游带动效应为2.49;④女性旅游者关注旅游地安全与旅游费用,旅游信息来源以互联网和亲朋推荐为主。而女性旅游者行为特征所反映的传统社会观念的传承与变迁则表现为:①传统夫权理念已基本被女性旅游者摒弃,但对于男女平权理念其思想意识与行为表现仍存在较大差异;②女性旅游者认同群体本位理念,但传统家庭群体本位理念已逐步转向朋友、同事群体本位理念;③女性旅游者认同并践行传统的俭约理念。  相似文献   

11.
李玲 《旅游纵览》2011,(9):76-77
自助旅游作为一种时尚和个性化的旅游方式,为有相当独立旅行能力的旅游者所钟爱。旅游者出游经验的丰富,休闲时间的增加,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人自身更加关爱,自助旅游越来越有可能取代团队旅游,成为主流的旅游方式。本文是从自助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动机谈起,通过假设把自助旅游者的旅游心理水平分成3个层次,从而探讨其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陈晔  妥艳媜  吴迪  张彤 《人文地理》2020,35(5):120-129
旅游已成为个体寻求自我发展的一种手段。本文以大众旅游者个体为研究对象,探索旅游对旅游者自我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所搜集的资料逐级编码、概念化和范畴化,发现大众旅游者自我认知的变化具有普遍性,构建了旅游者情境自我发展过程的框架,最终得到核心范畴——旅游者自我发展。研究发现,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或结束后对自我的内省能够促进自我发展;影响旅游者内省行为的两条路径分别是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情绪过程受到旅游者对旅游情境因素的知觉和出游动机的双重影响;意志过程主要受旅游者出游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满意度最为关键,也是考量旅游地能否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准,同时能够有效的将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通过旅游者自身所体现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来构建一个简单的关系模型,将旅游者、旅游者地方感与满意度进行整合研究。在本文中以世界遗产旅游地苏州古典园林、安徽黄山奇特景象为例展开研究,通过专门的软件分析以后明确了旅游者地方感对于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体现自我效能并在增加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对于旅游者的满意度又是通过自我效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从而受其影响。为旅游者地方感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搭建了很好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丝绸之路外国旅游者为例,选取西安、敦煌、乌鲁木齐和喀什4个城市为研究地点,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一手资料,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深入分析了5个文化类别国家的旅游者在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特征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主要推力因素是拓展视野,主要拉力因素是旅游景点,且5个文化类别国家的旅游者在推拉因素上存在一定差异;各文化类别旅游者在旅游计划、旅游方式、计划停留天数和旅游路线安排等行为特征方面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因素对旅游者旅游动机和行为特征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五年后,雅安地震又触动了国民的神经,同时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黑色旅游。黑色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出现后,就逐渐成为国外尤其是北美地区旅游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并且发展成为一种另类的主题旅游形式,并逐步被中国大众认知和接受。本文意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研究黑色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探析旅游者开展黑色旅游活动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刘姗 《旅游纵览》2013,(8):25-26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巨增、公路交通的发展和旅游方式的改变,自驾车旅游正在我国兴起。自驾车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选择。在了解自驾车旅游的概念、分类等基础上从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消费、出游方式、目的地的选择、出游距离等方面来分析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从而分析出目前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薛惠锋 《人文地理》1991,6(4):60-65
本文表明乔治A·凯里的能力范围网格分析,适合于探索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映象。依据该种分析方法和模式,可以解释旅游者怎样认识旅游地。通过调查英国度假者,分析其对奥地利作为消夏旅游地的映象,可以揭示出旅游者接受奥地利为消夏旅游地的秘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2020年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双循环背景下发挥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优势,对引导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科技创新的进步,旅游者的消费动机、出行方式、旅游需求等消费行为都在发生变化。本文梳理国内外关于双循环及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理论,在充分调研的数据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出北京旅游者2020—2022年的消费特点:北京旅游者出游距离缩短,以国内游为主,北京城区及郊区成为主要旅游目的地。并且对北京旅游者出游习惯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从旅游经营者中的旅行社、旅游景区、饭店、旅游娱乐等方面提出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措施,提出在双循环背景下对旅游消费行为转型发展的支持举措,为双循环背景下北京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邱慧  周强  赵宁曦  程菻 《人文地理》2012,27(6):151-157
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地人地关系突出的影响反映在旅游者与居民地方感差异上。本文以黄山市屯溪老街为研究区域,从地方认知、地方依恋感、地方行为意向三个维度对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行为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地方认知层面,旅游者更看重旅游地与己之间的互动,而居民则更关注"自我"、"环境";在地方依恋感层面,旅游者要比居民更具地方依恋感;在地方行为意向层面,均以赞成保护为主,但在旅游地的"现代化"因子上有显著差异性。综上分析建议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继续挖掘老街特色传统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习俗,向旅游者展现老街的整体魅力;并授予老街居民以更多的权力和灵活性,提高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旅游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旅游者的消费模式成为旅游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国内外实证研究的文献检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在旅游决策与信息搜集、旅游动机与偏好、客主交往、服务质量评估等方面的消费行为与特征进行述评,最后概括我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