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博物馆馆藏青花瓷中有不少“福禄”八仙图案的梅瓶,在此,将八仙图梅瓶简略介绍,并试析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福建考古文博工作者在漳州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瓷窑调查与发掘,取得巨大成果,为国内外陶瓷学者所瞩目。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发表,人们的传统观点得到了某些纠正。这是在情理之中的,而且也迫使陶瓷研究者对之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这些资料对中  相似文献   

3.
契约文书的地域性特点明显,桂北地区民间现存契约文书数量宏大,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桂林博物馆近年来对桂北地区民间契约文书的收集初见成效.本文简要介绍桂北地区民间契约文书的收集、保护及整理并以土地买卖文书、分关文书和过继文书为例对桂林博物馆收集的桂北地区民间契约文书进行举例.  相似文献   

4.
<正>公益埠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县大江镇北部、潭江中部,是台山现存规模较大的清末侨墟。侨墟泛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侨乡中具有中西文化特征的商埠墟市。公益埠于1905年由台山籍旅美华侨伍于政等人倡建,1908年8月15日正式建成[1],占地面积0.33平方千米[2]。公益埠建好后,拥有1016间铺地[3],由于水陆交通畅旺,治安良好,工商业发达,文化教育事业蒸蒸日上,1912年,已从原来只有两户农民的荒地发展成为台山七大墟市之一[4];1917年,公益埠拥有商民共八千余人[5]。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在台山甚至在珠三角也实属罕见。广东省江门市博物馆珍藏了数件公益埠的文物史料,这些物品对解读公益埠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选取部分阐释其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中期最杰出的书法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希哲,号枝指生、枝山道人等。与文徵明、王宠、陈淳并称“吴门四家”,又与徐祯卿、唐寅、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有《赤壁赋》、《曹植诗》、《自书诗》等多种法书传世,著有《怀星堂集》。徐州博物馆藏《祝允明行书横幅》一件(图一),书风优雅秀润,洒脱流美,为祝氏行书之精品。  相似文献   

6.
十堰市博物馆自70年代建馆以来,相继征集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一批铜镜保存较为完整精美,本文对此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借洛阳召开国际大遗址保护论坛之机,洛阳文物局从洛阳出土的数十万件文物中精选出百余件珍品,举办了洛阳文物珍宝展。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洛阳建都,为河洛文明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脉络,也给这座千年帝都带来了浩如烟海的文物宝藏。珍宝馆分珍宝一馆和珍宝二馆。一馆展出的是由专家斟选的洛阳五十年考古所得文物珍品。  相似文献   

8.
湖北谷城博物馆收藏铜镜20多面,其时代上至东汉,下至晚清,以唐、宋镜居多。这批铜镜多为征集所得,现择其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依时间先后,逐次介绍于后,供大家研究参考。1.“位至三公”连弧纹镜(馆藏号0251)。圆形,凸面,圆钮,柿蒂形钮座。钮周围饰柿蒂纹四个,铭文“位至三公”四字分置于四蒂间,从下向左旋读。铭文外置一周凸弦纹。中区是一圈内向连弧纹,素宽缘。直径11.4、沿厚1.5、或高1.1厘米。属东汉晚期作品。1988年11月27日征集于该县城关镇韩卡子村(图一)。2.“真子飞霜”镜(馆藏号0092)。镜面微凸,八瓣葵花形…  相似文献   

9.
《文博》2009,(2):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0.
《文物春秋》2006,(3):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1.
卷舒便利的折扇于北宋年间传入中国,至明永乐年间开始在民间流行,成为文人雅士精致生活的象征。扇画亦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扇骨的精美工艺更映衬出折扇的丰富美学内涵及人文亲和力。本文择取湖州市博物馆藏最具代表性的8把折扇,探讨了其基本样式、扇面装饰方法及扇骨的制作工艺等。  相似文献   

12.
13.
《收藏家》2020,(6)
正帽筒,又称官帽筒,据专家研究,帽筒这一器物产生于清代的嘉庆年间,初始时用于放置官帽,后来流入民间,一直受到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喜爱。帽筒的制作工艺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结束于建国后的20世纪50年代,前后跨越了两个多世纪,约150年的时间。由此可见,帽筒创制于清代嘉庆朝年间,经历了清代咸丰、同治、光绪朝乃至民国时期,最开始是仿古所作,官员用于放置顶戴花翎,代表了上层社会和统治阶级,有一定的身份等级象征寓意,随着其不断发展,逐渐世俗化,成为寻常百姓家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14.
邵全伟 《收藏家》2013,(9):70-74
三门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早在新百器时代,三门的六敖尖坑山和亭旁包家上坟墩、邵家山根邵一带已有人类居住。从西汉至民国,三门境内大多分属临海、宁海两县,正式建县始于1940年。三门博物馆于始建1989年12月,目前有馆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包括了一批珍贵的青瓷器皿,大部分来源于境内出土和三门横山的考古发掘。现将三门博物馆藏的部分青瓷器皿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5.
《文物世界》2006,(1):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加剧,买卖地产交易频繁。安吉县博物馆收藏了14份清嘉庆至民国初期的土地契约书。这些土地契约书字迹清晰,表达简明扼要。从中可以了解该时期安吉地区的土地流转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非常珍贵的地方史料。  相似文献   

17.
18.
<正>五代、两宋时期,苏州漆器已较为发达,考古发现的漆器绝大部分在江南地区~([1])。明代漆工艺更加繁盛,苏州成为漆器的重要产区,并出现了一些技艺极高的髹漆名匠,姓名可考者有杨士廉、周翥、蒋回回等。至清代,我国漆器制造业已臻至鼎盛,皇帝对漆器的推崇导致宫廷对漆器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中多处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后,乾隆帝经常将部分雕漆器和填漆器发往苏州收拾修补,苏州织造实际承担了御用雕漆、脱胎漆、部分填漆及少量彩漆、  相似文献   

19.
<正>安徽宣城地处皖东南,矿产资源丰富,西周时期境内已有铜矿冶炼[1]。春秋以后,青铜冶铸业得到迅速发展,"皖南地区丰富铜矿资源和大规模的采冶活动,又是青铜时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无疑在发展和促进长江下游地区青铜文化的繁荣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2]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丹阳郡治由丹阳迁至宛陵(即今宣城),西汉政府还在丹阳郡设置铜官[3],负责境内铜矿的开采和冶炼。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两汉103个郡国,设有工官10处、  相似文献   

20.
夏慧 《大众考古》2023,(11):62-65
<正>兵器铁蒺藜的发明源自古人对于自然界的模仿与创造,南京城墙博物馆藏铁蒺藜数量较多,根据制作工艺可分为模铸型与打制型两大类,每一类又可根据形制细分为不同的亚型,是见证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铁蒺藜是中国古代战场上一种常见的撒布型障碍物,其形制一般是从中心向外伸出铁刺。宋代罗愿《尔雅翼》卷七载:“茨,蒺藜也。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状如菱而小,刺人,生道上。长安最饶,人行多著木屐……今军旅亦以铁作茨以布敌路,谓之铁蒺藜。”可见,铁蒺藜的发明是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蒺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