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对古器物纹饰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做过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研究方法,一种是探讨花纹本身的含义,从历史、政治、宗教、神话的角度,论述某种花纹所反映的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另一种则主要讨论花纹的形式、时代风格以及它在器物上的断代作用。从事文物鉴定工作的同志则注重对后者的研究。也就是说,文物的鉴定、断代,必须依据考古发掘资料,确立花纹本身的发展序列,揭示花纹的演变过程,同时进行分析和对比,找出它所反映的时代风格,用以阐明装饰花纹在断代上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宿晨 《收藏家》2006,(8):29-34
国人尚玉已有8000年的历史,中国玉器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同时它那浓厚的艺术风格也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中与政治、宗教、道德、文化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独特的玉文化。如:玉之五德、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都反映了我国爱玉喜玉的特殊感情,也是其他艺术品所无法比拟的。我国在新石器时代玉器琢制工艺方面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当时的先民不但已经熟知寻找玉矿、开采玉料、掌握了切割钻孔技术,而且在玉器表面上还熟练的实施了阴刻、减地、碾磨、抛光等装饰手法。器物造型更是丰富多彩,有圆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梅岭玉与吴地早期出土玉器的关系,在综合了梅岭玉成因的基本特征和吴地出土玉器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梅岭玉与吴地早期玉器的化学成分,梅岭玉出土的地理位置,及制作玉器以就近取材为第一要素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梅岭玉与吴地早期玉器有着密切关系的论点。  相似文献   

4.
清乾隆(1736——1795)时期的文献资料,在述及我国西部和西南边界以外的地理环境时,常见到“痕都斯坦”一名;故宫博物院及国内外许多博物馆和私人收藏者中,有为数众多的痕都斯坦造玉器。痕都斯坦,今无此地名,国内古今中外地理辞典和辞源一类工具书,皆不载其条目,故痕都斯坦的地理位置和痕都斯坦玉器的情况,渐不为人所知,甚有许多错误的传闻。查中国有关史书,痕都斯坦一名最早见于《元史》。其后,近似音声的,见于其它  相似文献   

5.
叶舒宪 《丝绸之路》2012,(17):14-18
2005~2009年间,我先后五次踏上甘肃大地,醉心探讨华夏文明寻根的学术问题,并在2008年写出一本小书《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试图从玉文化的相似性,说明4000年前的齐家古国与中原文明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6.
除了延续自前代的风格传统与工艺技术外,东周玉器与源自于他类材质器物的启发关系尤其密切,其中金器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东周金器对玉器装饰风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纹饰布局、纹饰母题以及追求浮雕的空间表现等几个方面。此时玉器和金器在风格上的相互转换与兴替消长,不仅导致金玉材质间的相互置换,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装饰形式也因应被模仿对象的材质特性而改头换面,并且发展出新的审美价值和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7.
在西周众多的玉器中,有一批与人物和神灵有关的器物。这批玉器以往或不被人重视,或有一些传世品而未被人认识,有的甚至将其年代断错。至于它们的艺术特点,技术成就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等,则至今很少有人作过全面和系统的论述。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些探讨,以为抛砖引玉。 一、重要的出土和传世遗物  相似文献   

8.
李强 《神州》2013,(5):209-212
中国自古崇尚“玉”,并且是世界上发现古玉最多的国家,玉文化在中国绵延7000年,至今魅力不减,生命力越来越旺盛,不能不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古人不仅认识到了玉的致密温润,且赋予了玉更为特殊的意义,寄托了人们虔诚的信仰、精神的追求和艺术的情怀。 当今古玉研究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古玉器的鉴赏。民间的收藏,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是伪作。如果是真正的古玉珍品被定为赝品,让文化埋没了,则十分可惜。古玉鉴赏不仅仅是辨证故宫博物院或各省文物馆的既存玉器,面对没有出土报告,没有任何资料,来历不明的传世古玉器,我们不仅要去断代,还要辨认它戢真、伪、好、坏、这,才叫鉴赏。因此,我们应该把好古玉鉴赏这到关!而究竞什么是古玉鉴赏?如何正确的鉴赏古玉?正如本文的标题。本文以汉代螭纹玉器的鉴赏为例。通过对螭纹玉器彤制艺术风格、琢玉工艺、玉材审美的研究,论述了古玉鉴赏活动是审美的艺术,是一门领略、验证、筛选和评估的艺术。是对古玉器上微妙的种种印象或区别的感悟。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龙山时代存在四个玉器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即海岱地区、晋南地区、陕北地区以及甘青地区。四个区域玉器文化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互动交流,具体表现为玉料由西向东的逐步扩散以及工艺与器形自东而西的渐进传播。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可以看作是奏鸣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奏鸣曲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这32首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伟大作曲家的一生,很多作品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体验,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灵感,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并成为贝多芬全部作品的重心所在。本文重点介绍了贝多芬各个时期的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特点,及演奏时要注意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1.
吴静 《神州》2013,(17):243-244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可以看作是奏鸣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奏鸣曲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这32首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伟大作曲家的一生,很多作品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体验,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灵感,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并成为贝多芬全部作品的重心所在。本文重点介绍了贝多芬各个时期的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特点,及演奏时要注意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2.
桌上摆着一本由著名的教育家、数学家熊庆来教授题签的诗集:《茈湖精舍诗初集》(以下简称《初集》)。这是白族诗人马曜的二百五十首旧体诗的结集,列入云南大学文艺丛书,于一九四八年出版。屈指算来,这本诗集问世已经三十五年了。马曜作为党的民族工作者和历史学者,是人们所熟知的。但是,知道他能诗的人恐怕不多。这原因,同他在解放以后致力于民族工作,而没有再拈诗笔有关;也同诗集没有再版,罕为人知有关。在读了这本存世不多的诗集以后,不能不惊喜地承认,马曜的  相似文献   

13.
肖向 《文史天地》2024,(1):75-78
<正>邓华熙是晚清粤籍官员中推动中国现代化的代表人物之一。邓华熙生于广东顺德龙山乡,是清咸丰辛亥年(1851)科考举人,担任过京官和许多地方职务,在任贵州巡抚时因病退休,告老还乡。邓华熙思想开明,办事务实,在为政早期就表现出明显的变法思想,任地方官后又积极迅速地推进涉及经济、政治、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近代化改革。邓华熙在任期间创办过多个对地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机构,如在安徽创办的求是学堂和在贵州创办的贵州大学堂开启了两省高等教育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正一、辽代玉文化发展五代末期北方契丹民族逐渐壮大,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建立了统一的政权,历史上称为辽,辽与随后建立的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至公元1125年辽灭,共存在了210年的时间。作为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辽在建立后通过与北宋的战事、盟约、互市等活动不断与中原汉族传统文化融合,留下了丰富且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遗存。然而,辽墓的盗掘现象严重,使得学术界对辽代玉器的研究受到限制。1950年辽宁义县清河门辽墓发现了玉器遗  相似文献   

15.
中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赋予了玉深邃的哲理与内涵。本文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玉文化的内涵、佩玉习俗的文化艺术风格以及晋侯墓地出土的玉璜组佩三个方面的探讨,从中了解该时期"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的独特佩玉文化。  相似文献   

16.
陕西神木县石峁龙山文化遗址中先后出土了大批玉器,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出土的玉器已为欧美几家博物馆收购入藏。1949年之后,石峁村民在耕地、修建梯田、开坡筑路时不断发现古玉,这些古玉有的被农民作为镇宅之宝加以珍藏,有的则被卖到高家堡农副产品收购站.收购站将收购到的古玉一律上交外贸部门出口换取外  相似文献   

17.
<正>明中叶以来,以扬州为中心的两淮盐商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盐商们的开放风气在吸引了八方文人前来的同时,他们的审美趣味也对当时扬州画坛的创作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至康乾年间,扬州画坛浮出了以八怪为主的文人画派,更为扬州的文人墨客增添了别样的气息。一闵贞(1730年-?)字正斋,号青乔、青桥、蓼塘、蓼  相似文献   

18.
1992年2月28日的《华声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古代美洲奥尔梅克玉圭商殷文研究——中华文明东迁美洲的文字学论据》的文章(以下简称《研究》)。该文考证后认为,美洲奥尔梅克文化拉文塔遗址出土的6块“玉圭”上所刻的图案,是用殷商文字所写的商代祖先名号,由此证明殷末将领率众东渡美洲建立新家,将中华文明带到新大陆,“哥伦布又焉  相似文献   

19.
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张忠培(北京故宫博物院)仰韶时代,是以老官台文化转变成半坡文化及与其相当的时期为始点,终于规鬲、这类空三足器所从属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及良渚文化后期及与其相当的时期,年代约在公元前第五千纪前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