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牡丹锦鸡     
《收藏家》2019,(12)
<正>1945年设色纸本尺寸:126×54厘米钤印:于照之印、非闇、玉山硕斋款识:故内御苑牡丹枝干奇丽,此浮碧亭前所得画本也。写奉信伯仁兄博笑。乙酉冬,非闇于照。说明:此作品为文物公司旧藏。此幅《牡丹锦鸡》,为文物公司旧藏。于非闇取春之花、夏之叶、秋之干萃于一枝,运用勾勒平涂、双沟渲染之法而成,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尽与自然相吻合。构图丰富,牡丹为主,又俱锦鸡,主次分明而互相呼应。画中牡丹花头造型饱满,置于画面中央却无偏坠之感,得益于作者对牡丹花叶与花头多寡分配、颜色对比的精心布  相似文献   

2.
王友平 《百年潮》2007,(8):30-32
杨尚昆曾说:“我们家在共产党处于地下状态时就有6个共产党员,这在当时是很少有的。为什么从这样一个家庭里会出这么多共产党员?这有外部环境影响和家庭内部状况两方面的原因。……从家庭内部来说,同我四哥杨闇公直接有关。”杨尚昆一直把他的胞兄杨闇公称为他“早年的革命引路人”。正是在杨闇公的直接引导下,杨尚昆走上了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17,(12)
<正>北京翰海2017秋季拍卖会设色纸本,立轴66×33.5厘米,1948年作;钤印:于照私印、于非闇六十后作;款识:予写粉面荷花必取谐趣园者,以其尚是六郎庄移植耳。御河太液池什刹海皆视谐趣园花小而色浅,此今夏所得画本,时正仲夏之暮,园中只着五花。戊子伏日非闇写记。画面设色强烈而不失于浮华,极富装饰风而不流于娇媚,挺秀的勾勒用线  相似文献   

4.
属于半川水地区的大通县桥头镇闇门滩村,平均海拔2350米,全村489户,2000余人,现有耕地2012亩。据当地老人介绍,历史上的闇门滩山(西山)也曾经山青水秀,环境优美。解放初期山上没有多少耕地,灌木丛生,植被茂密,草山丰美,泉眼很多,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野鸡、斑鸠经常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20,(4)
正于非闇(图1),原名于魁照,后改名于照,字仰枢,别署非闇,清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旗人。于非闇自小在家随祖父及父亲读书,15岁考中秀才,有着扎实的文学基础。辛亥革命之后,随民间画家王润暄学习花鸟画及颜料的制作,并莳养花鸟。1935年左右受好友张大千的建议,专攻工笔重彩花鸟画,辅以宋徽宗瘦金体,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新中国成立后,于非闇历任"新中国画研究会"首任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院(北京画院前身)副院长,连任北京市第一至四届人大代表等。于非闇先后篆印"再生"两枚来表达新中国对于其心灵的改造和艺术的改造。一、传承中国传统的工笔花鸟画自两宋之后逐渐没落,至清末之时已名存实亡。究其原因,无外乎是文人画兴起所造成的审美变革,明清两代的主流文人认为这种  相似文献   

6.
《世說新語·識鑑》云:晉武帝講武於宣武場。帝欲偃武修文,親自臨幸,悉召羣臣。山公謂不宜爾,因與諸尚書言孫、吴用兵本意。遂究論,舉坐無不咨嗟,皆曰:"山少傅乃天下名言。"後諸王驕汰,輕遘禍難,於是寇盜處處蟻合,郡國多以無備,不能制服,遂漸熾盛,皆如公言。時人以謂山濤不學孫、吴,而闇與之理會。王夷甫亦嘆云:"公闇與道合。"此條大意是說,西晉八王之亂後各地寇盜蜂起,而郡國多缺乏武備,不能鎮壓,  相似文献   

7.
中共最早在四川正式建立的地方组织,应是1926年春,由杨闇公、吴玉章、冉钧等人组成的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吴玉章于1925年4月在北京经赵世炎、童庸生介绍入党。在入党以前,他在成都高等师范学堂任校长时期,1924年1月,曾同杨闇公等人在成都组建了中国YC团,即吴玉章所说的“中国青年共产党”。  相似文献   

8.
杨铁生,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松柏村人,1896年出生于云南昆明,系潼南县杨闇公、杨尚昆同宗堂弟兄,1987年4月13日去世,享年92岁。  相似文献   

9.
<正>魯迅《自題小像》爲人傳誦,詩云:"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闇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乃其二十一歲在日本剪辮後留影題贈許壽裳者渲攸c無疑在末尾"我以我血薦軒轅"。三十年後魯迅抱海嬰合影,下書"海嬰一歲,魯迅五十",背題此詩,又贈許壽裳。  相似文献   

10.
贾若瑜 《百年潮》2010,(9):24-29
朱德同志和杨闇公、刘伯承在我的家乡四川领导过泸顺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当地是有影响的,我在童年时代就从中共赤合特支的领导人那里听到过这次起义,也因此知道了朱德的大名。没想到,多年以后,自己有幸与他直接接触,聆听他的教导。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8,(1)
"临汝风穴寺"一文读后文参第10期文物工作报导栏刊登的李健永写的"临汝风穴寺"一篇报导,其中有些错误,现将主要地方写在下面:(一)贞禅师塔原名七祖塔,乾祐三年(公元950年)虞希范撰"风穴寺七祖千佛白云禅院记"碑:"开元年有贞禅师袭衡阳三昧,行化于此,溘然寂灭,示以闇维,有崔相国李使君名(?)与门人等收舍利数十粒,建塔九层,玄宗諡为  相似文献   

12.
一斗口跳在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中是结构较为简单的一种,是斗拱出跳的简洁形式。《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对四至八铺作的各类斗拱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唯对斗口跳和把首绞项作两项未曾涉及,卷三十和三十一“大木作图样”中也同样缺如。因此,斗口跳拱的具体作法在《法式》中并不明了。但在卷十七“大木作功限”中规定了“斗口跳每缝用拱斗等数: “科口跳每柱头外出跳一朵用拱斗等下项泥道拱一只华拱头一只栌头一只交互斗一只散斗二只闇栔二条”  相似文献   

13.
1979年和1980年,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贺兰山北端的大风沟和榆树台(都在石咀山市西部的深山中),先后发现钱币窖藏,出土了两批钱币。笔者参与现场考察,并进行了分类清理。在考察清理过程中发现,这是两座非常重要的西夏时期的窖藏(1),内有极为珍贵的西夏钱币,从而引起研究西夏钱币的兴趣,本文拟就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对西夏钱币进行初步探讨。笔者不闇钱币学,加之资料缺乏,错误在所难免,尚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入山与出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学之道有小大之辨。庄子尝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荀子亦云“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荀子·解敝》),都是讲“小不知大”在认知上的局限性。而近人王国维倡三境界说,其第一界曰“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是拿登高望远当大前提,并不是一上来就讲埋头苦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考古是长时段、大视野的历史考察,除  相似文献   

15.
《尔雅·释天》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独断》之说同。但清朝的学者对这一说法並不完全相信。邵晋涵《尔雅正义》说,"《尧典》言成岁,是唐虞亦称岁。《商颂·殷武》云,岁事来辟,是商亦称岁也。" 郝懿行《尔雅义疏》说,"《尚书大传》引《书》曰,三岁考绩,是唐虞亦曰岁。《禹贡》云,作十有三载,是夏亦曰载。《洪范五行传》云,维王后元祀,郑注,王谓禹也,是夏亦曰祀。《大传》又引《书》曰,高宗梁闇,三年不言,是商亦曰年。  相似文献   

16.
洮州边墙     
~~墙的河谷、川台及坡地被广泛开垦,从而成为民居连片的农业区,而边墙以外,长期保持游牧区的特征。500多年来,这种历史走向逐渐成为定势。今天,当我们实地考察时,在边墙沿线所看到的是满目农田,麦麻豆薯遍郊野,村庄相望,远近错落,边墙屏其间,如红线穿珠,鸡鸣犬吠,烟气氤氲,全然一派农家景象。墙以外,则为广袤草场,稀疏的牧帐,如云的羊群,也每见纵马扬鞭的牧民。这条边墙,至今仍是农业区域与牧业区域的分界线。第四,洮州边墙还是一条民族关系交融线。边墙各闇门,自明代以来就是民族经济交流的通道。边墙的存在,不仅使民族经济的互补优势得到…  相似文献   

17.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旧体诗解释意见最分歧,争论最多的,就要数这首《自题小像》了。1980年以前的各种意见,天津人民出版社张恩和的《鲁迅旧诗集解》已经做了个相当详尽的总汇。这本书,正文408页,有关《自题小像》的占55页,几乎占了全书的七分之一。1981年以后,就我见闻所及,只有1989年杨宪益在《人民日报》发过一篇,也是谈首句“神矢”出处及意义的,并无太多新意,反响不大。再就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周振甫主编的出版于1994年的《鲁迅诗作鉴赏》了。书中《自题小像》一篇是振甫先生亲自执笔的,对前此的  相似文献   

18.
<正>吴歌2006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其中由芦墟山歌、常熟白茆山歌、张家港河阳山歌组成,此次口述非遗主要是对"芦墟山歌"传承人的采访,他们主要是:杨文英:2007年6月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柯金海:2008年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卢福宝:2008年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9.
古人曰:"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古人告诫世人,医学名家要有热爱患者、极端负责、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主编:张蕊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有关西藏的,历时三年,通过大量田野考察,从口述角度用影像、图片、文字形式全面系统记录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多媒体访谈资料和学术成果。全书共8个部分,涉及22项非遗保护项目,内容涵盖民歌、民谣、舞蹈、绘画、音乐、手工等方面,通过多媒体手段向非遗传承人及与传承人环境密切相关的知情人进行口头调查,对每一类非遗的起源发展、历史内涵、艺术价值、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