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珐琅彩瓷器,是我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宫廷御用瓷器。珐琅彩属于釉上彩的一种,其工艺是在已烧好的素面瓷胎上涂粉为地,上加彩画纹饰,经二次入窑烧制而成。珐琅彩瓷器创烧于康熙朝,雍正、乾隆朝达到鼎盛时期。它的诞生和发展,丰富了中国釉上彩瓷器品种,改变了陶瓷史上历代单线平涂的装饰方法,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陈潇 《收藏家》2010,(9):79-82
粉彩瓷器,是景德镇陶瓷工匠在五彩瓷器的基础上及珐琅彩工艺的影响下,于清代康熙中期创烧而成。由于粉彩瓷器工艺精美细腻、色彩浓淡相宜,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瓷器及其烧制技术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在瓷器尚未出现以前,人们广泛使用的是陶器,而瓷器便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从陶器到瓷器经历了数千年发展的历史。因而陶瓷考古是我国历史考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陶瓷考古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而大大充实了中国陶瓷发展史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以多姿的造型、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自古至今受到世人的追捧和青睐。中国的瓷器主要有单色釉瓷器和彩瓷两大类。彩瓷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制瓷技术在青瓷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中国书画的传统技法和陶瓷绘画有机结合,成就了彩瓷装饰技法的创新和发展。书画艺术与瓷器在成长的过程中互为相依,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16,(6)
正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的骄傲,它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元代,明代中晚期将其推进到一新的高峰。明代以景德镇官窑为代表烧制的青花瓷器最为著名,其工艺精湛、瓷土精良、色润纯正、纹饰规范。此外民窑青花瓷器的技艺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出现了"官民竞市"欣欣向荣的局面,从而使得明代青花瓷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明代青花瓷器所采用的青花色料,不仅有进口料也有国产料,青料多样化是明代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点,且由于色  相似文献   

6.
<正>清代单色釉瓷器继承了明代单色釉瓷器的制作工艺,并在其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仅从瓷器制作工艺层面来看,无疑是中国单色釉陶瓷制作史上的高峰。单色釉瓷器由于施加在釉料中的成分不同,最终烧制出的颜色会有很大差异,如:有些釉里面含有特定比例的铁元素,这种釉烧制后  相似文献   

7.
《收藏家》2016,(2)
正瓷器工艺在元朝有非常重要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陶瓷的转折点。元代瓷器在陶瓷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出现,开辟了瓷器装饰新纪元,打破了过去一色釉的单色局面。青花、釉里红的烧成,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具有强烈的中国气派与风格的釉下彩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景德镇元青花的精美成熟让人感叹,伴随着元青花瓷,元代釉里红也放出了异样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玉壶春瓶是我国陶瓷艺术里的一朵奇葩,它造型古朴端庄,形体稳重大方,完美的弧线造型,展现出非凡的气度和神韵,散发出中国特有的陶瓷艺术精华,是瓷器界难得的艺术精品。在明清时期,玉壶春瓶无论造型上还是工艺上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一时期也成为玉壶春瓶制作工艺的鼎盛阶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主题是研究粉青沙器的化妆土工艺出现的历史背景,旨在探讨中韩陶瓷交流对粉青沙器制作的影响。在韩国陶瓷历史上,朝鲜时期(1392-1896)的粉青沙器是具有独特工艺特征的陶瓷样式,即在胎上用白化妆土粉妆,然后采用多样装饰技法,和磁州窑瓷器相似。关于朝鲜王朝制瓷业开始使用化妆土装饰技法的突然性和白瓷生产需求的背景,作者从中韩陶瓷交流史的角度,提出了两个论点:首先,高丽(918-1392)末朝鲜初期制瓷业衰退,在原料和工艺技术恶劣化的情况下,通过借鉴高丽时期已传入的中国磁州窑瓷器的化妆土工艺;应用于粉青沙器的生产。其次,中国陶瓷文化由青瓷转移到白地花纹的青花瓷器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朝鲜制瓷业追求白瓷或白地瓷的状况,而在当时朝鲜制瓷业条件的限制下,只能以化妆土工艺表现白色地。这一现象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先进陶瓷文化及陶瓷审美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门人 《收藏家》2004,(6):40-41
在中国陶瓷众多的品种中,单色釉瓷器当以白瓷最难制作,因为在成型工艺过程中,若有釉面不平的缺憾彩色纹饰可以遮丑。而白瓷就不同了,胎骨毕露,一览无余,若无很高的成型工艺技能,恐怕也轻易不敢揽这瓷器活儿。福建德化白瓷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不同。记得1964年笔者与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孙瀛洲先生的儿子孙蕻琪同班学习古陶瓷的课程,当老师问到德化窑瓷器的特点时,孙蕻琪回答的一句话令人终生难忘, 也因此记住了这一鉴定要点,那便是:“德化窑的器物,不管胎子多厚,迎光照看都  相似文献   

11.
对瓷器起源的两种意见瓷器是我国伟大发明之一。瓷器烧制技术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但对我国瓷器起源于何时,陶瓷研究工作者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根据现有资料,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其一,认为我国瓷器起源于魏晋时期,把这时期的青釉器定为"早期瓷器"或"早期青瓷",而把这以前的商周至汉代的青釉器定名为"釉陶";同时据根原料的不同与火候的高低,又将"釉陶"分为"高温釉陶"与"低温釉陶"。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分期上,把商至汉这一历史时期看成是由陶到瓷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2.
宋元时期,中国陶瓷大量销售海外。广东宋元时期生产的褐色彩绘瓷器,是这一时期具有地域性的特色产品,这类器物远销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本文通过对越南11世纪到15世纪生产的褐色彩绘瓷器的造型、纹饰布局、彩绘工艺等方面分析,认为越南生产的褐色彩绘瓷器,造型、装饰上有自己独特的表现,但更多的是受到广东褐色彩绘瓷器生产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古陶瓷学界,元青花瓷器研究可谓“显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主办的“求古归元——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元青花瓷器研究提供了交流平台。来自国内外20多家高校和文博机构的中外学者围绕元青花考古资料研究、元青花制瓷工艺与修复技术、元青花传播与贸易、元青花器物及功用、元青花艺术及技艺、元青花综合研究和古陶瓷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本研讨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20,(6)
正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的骄傲,是我国古陶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品种之一。它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元代,鼎盛于明、清两代,一直沿用至今。清代不仅是我国青花瓷器的高度发展时期,也是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产品质量日臻精进,工艺水平和品种数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是把西洋的珐琅料绘于瓷胎上,叫做“瓷胎画珐琅”或“画珐琅瓷”,亦即珐琅彩瓷。其制作工艺一般是由宫中造办处珐琅作画师用进口珐琅料在景德镇烧制好的素白胎或白釉瓷器上绘画,然后经宫中彩炉低温烧烤而成,是一种釉上彩瓷器。其特点是胎体轻薄,色彩凝重鲜艳,花纹微微凸起,画笔精细。它创烧于康熙晚期,至雍正、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珐琅彩瓷器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我国釉上彩瓷器的品种,改变了历来单线平涂的装饰方法,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刘伟 《收藏家》2006,(5):21-28
在英语中“中国”与“瓷器”同为一词,china一词开头字母大写意为中国,小写则意为瓷器,这一点早已为世人所熟知。但是在阿拉伯语里“瓷器”—词发音为“悉尼”,也与中国一词同意,土耳其语称中国为“秦”,称瓷器也用这个词,恐怕就鲜为人知了。一、外销瓷的行销路线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我国陶瓷大规模对外输出是在唐代,它主要沿着“陶瓷之路”,源源不断地被运到欧洲、美洲以及中东、西亚、中非、东南亚一带。陶瓷之路所谓“陶瓷之路”,是指水陆与陆路两条陶瓷的外销路线,陆上通路是指古老的“丝绸之路”;水上之路包括两条:一条是中日航线,经明…  相似文献   

17.
李纪贤 《收藏家》2000,(2):52-58
前人对清代瓷器的造型,或推崇、或贬低,没有一致的看法。综观清代的瓷器、概括地说,在工艺生产技术上是取得了新的进步,而在艺术上自乾隆朝以来走上了歧途,呈现出一种衰退现象。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康熙时期的陶瓷造型艺术,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有其独特的风貌,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康熙瓷器造型的形制清代进入康熙时期,瓷器的造型在形  相似文献   

18.
就现有的考古资料看.瓷器是中国古代东南部居民创造的文明之一.而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属于该地区的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瓷窑场一直独领古代世界瓷器生产行业的风骚。从瓷器出现开始,瓷器产品和制瓷技术便开始向周边地区传播,考察瓷器和瓷器生产技术的发展、演进及其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传播情况,既是研究陶瓷手工业史的主要内容,也是探讨古代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特征及物质文化交流史的主要内容之一。缘此.古代陶瓷器物、陶瓷窑址及其相关的古代文化遗存便成为考古学关注的内容,陶瓷考古随之产生。但是回顾陶瓷考古数十年的发展历史,我们认为在古陶瓷研究和陶瓷考古研究领域明显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现分别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纪东歌 《南方文物》2014,(4):139-147
陶瓷修复史是中国陶瓷史和手工艺史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制瓷的发达和藏古瓷之风的盛行,陶瓷器修复在明清时期发展出适用各阶层需求的多样工艺。至乾隆时期,酷爱陶瓷的清高宗更是直接指示了宫廷陶瓷的修补、修复和修整。本文界定了乾隆时期清宫瓷器修缮的范围概念,试图分析以《活计档》为主的清宫档案,与传世实物相印证,还原当时陶瓷器修复的工艺方法、步骤过程,以及修复地点和工匠的情况。通过修补痕迹和工艺细节,修正和补充了对部分清宫藏高古瓷器的认识。乾隆皇帝对不同的陶瓷器选择了迥异的处理方式,体现其审美好恶、品鉴素养和性情意识。  相似文献   

20.
商周时期瓷器的烧造地区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在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尤其是关于瓷器起源问题的讨论中,日益深入研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依据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对商周瓷器的烧造地区试作分析探讨。错误之处,恳请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