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古时期的士庶婚姻及"卖婚"习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向明 《民俗研究》2002,(3):104-111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士族不仅世代享有高官厚禄,垄断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大权,而且在经济上也享有免税免役等特权。为了保证这种等级特权的世代延续,士族非常重视保持血统的清纯,在婚姻上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不与庶族通婚成为士族世代恪守的婚姻准则。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是佛教地狱观念广泛流行的时期,也是社会上法外酷刑泛滥的时期.这些酷刑的存在,既与当时法律的规定不相符合,也与传统的儒家仁爱与道家贵生思想大相径庭,而与佛教地狱传说中的种种酷刑描写颇为相类.本文认为,南北朝以至唐宋时期法外酷刑的泛滥,与佛教地狱观念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佛教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轻视现世、追求来生的思想对中国社会民众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酷刑在中国历史上的"复活"及其"合理化"提供了宗教-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对于家族文化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行一系列的史学以及相关文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对家族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在最近的几年里,有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在当前,对于文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家族文化的研究存在整体研究不足的这一现象,文学方面的研究同历史文化的研究并不相互统一,都有各自的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类书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类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本文从骈文的产生和发展、抄撰之风的盛行、图书分类的水平、公私藏书的众多、纸张的普及等方面分析了这个时期类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处在强大的汉帝国崩溃之后和繁荣的隋唐王朝到来之前,是中国由统一陷入分裂,同时又为新的统一积累各种条件这样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在长达三个多的世纪中,战乱频繁,民族融合,人口迁徙成为社会的主题,在秦汉大帝国沉重的历史废墟之上,所谓“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人中原文化颓废之躯”,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波澜壮阔,异彩纷呈,从而为考古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特别是这一时期壁画墓的调查和发掘,包含了当时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这段历史时期物质文化的认识,也使得我们有可能通过对壁画墓的探讨研究,在文化的时空传递和延伸上,有所发现和收获。  相似文献   

6.
李新魁先生认为潮语是从福建的闽方言分化出来的。开始分化的年代是战国至三国时期,第二个进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决定性阶段是唐宋时期,元代是潮汕方言最终形成的时期;他认为客家方言是从中原汉语分化出来的,其彻底分化的关键时期是北宋之末及元代初年。  相似文献   

7.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中,最早记载西域诸国人口的是《史记.大宛列传》,可惜多语焉不详。如称大宛国“众可数十万”,乌孙国“控弦数万”,康居国“控弦八九万人”,奄蔡国“控弦十余万”,大月氏国“控弦可一二十万”;条支国“人众甚多”,大夏国“民多,可百余万”之类。这些应该都是张骞首次西使归国後向汉武帝所作报告中的内容。张骞首次西使在前129年左右,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帕米尔以西中亚地区的人口情况,  相似文献   

8.
2009年,日本各媒体也报道了发掘者认为是曹操墓发掘的消息。除埋葬者可能是曹操外,三国时代也是日本人感兴趣的时期,很久都未出现这种让人感觉普通日本人也对中国史感兴趣的事情。此外,非历史学专业的人也出版了概述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内的中国史专著,它似乎也表明日本人对这一时期抱有浓厚的兴趣。专门从事中国史研究的研究者应该怎样应对这样的关注呢?带着这样的想法,让我们分领域回顾一下去年公开发表的研究论著。  相似文献   

9.
随着先秦古史分期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讨论近年以来的逐渐沉寂,关于中古社会变迁的研究却日益热闹起来。这些年海内外每年都要举行数以十计的学术讨论会,讨论唐宋变革或中古变迁问题。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中古”时代虽然迄今仍然莫衷一是,但若说中古社会的变迁,大体都会包括“汉唐”的历史走向和“唐宋”历史变革等问题。过去贺昌群、侯外庐、胡如雷等大多着眼于这个时期的土地关系、政治口号的变化。最近的讨论一般以社会变迁为论题。这里发表的几篇笔谈,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谷川道雄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张国刚从家法伦理观念、吴丽娱从“礼”与书仪形制的关系分别讨论了汉唐历史的走向问题。王利华则试图将中古以后的宋代和中古以前的汉代做一个大跨度的对比,讨论中古化与环境的互动。王永平从化方面对于唐宋变革进行了概括。学术界一般认为最早提出唐宋变革问题的是日本学内藤湖南,葭森健介结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学习西方化的大背景,叙述了内藤史学受到西方化史学影响的具体史实,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认识。由此可见,本期笔谈的一组章,虽然不是也不可能对于“中古社会变迁”这一主题作全面探讨,但是来自中国和日本不同年龄段的诸位作都展现了比较新的观察视角,或试图提出一些新问题。这对于促进该课题学术讨论的深入,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宋云西行记     
王冰 《丝绸之路》2000,(2):56-56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在中国盛行。为传佛教,自后汉起即有不少中亚、南亚僧侣来到中国译经说法。与此同时,中国僧侣西行亦蔚然成风。中外僧侣的西去东来,不仅起到了交流佛典、传播佛学的作用,更为中外关系史增添了绚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漆工艺的发祥地。据文献记载,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历史传说的尧舜时期。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制造和使用漆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约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比文献记载要早得多。到战国秦汉时期,出土漆器的地区、种类、数量远远超过前代,进入中国古代漆器工艺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东汉以后至魏晋南北朝,墓葬中漆器出土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聂葛明 《敦煌学辑刊》2007,3(4):310-318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从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自535年至556年宇文觉废恭帝自立历22年,上承北魏下接北周,此两代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崇佛朝代,虽然由于正史和佛教史对西魏佛教都缺乏详细记载,但并未有灭佛行为的西魏想必佛教不会默默无闻,可能也是十分兴盛的.  相似文献   

13.
蕃人画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以描写外国或外族人物及异域风土人情等内容为主的绘画形式,作为人物画的一种题材,蕃人画的起源虽可上溯至汉代,但是其绘画样式的形成、创作的繁荣只能在民族融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魏晋南北朝尤其是隋唐时期才能完成。本文拟从传世及考古发现的绘画遗迹入手,对唐代蕃人画的样式特征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其绘画样式的政治功能予以简要地阐释。  相似文献   

14.
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朝隋唐论”试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晋南北朝(以下或简称六朝)隋唐在中国历史分期中的位置,中日学界迄今尚无定说。远不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日学界都曾就中国古史分期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中国学界形成了所谓“三派五说”: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和与之大体相似的春秋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西汉封建说,魏晋封建论和与之大体相似的东汉封建说、东晋封建说。  相似文献   

15.
林向东 《神州》2012,(12):26-26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山水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到现代产生了无数的珍品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鲜明的传统,它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的一个宝库。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相似文献   

16.
<正>十六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是任何想要从整体上把握魏晋南北朝史的学者都无法忽略的。而这一时期由慕容鲜卑所建立的前、后、西、南燕,以及鲜卑化汉人冯氏所建立  相似文献   

17.
闻喜裴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声望显赫的名门望族和世家大族,起源久远,支脉繁荣。自秦汉至明清,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其人物茂郁如林,门第久盛不衰。特别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闻喜裴氏与三辅韦氏、汾阴薛氏、河东柳氏一起被合称为“关中四大姓”,见著于史册记载的人物比比皆是。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1],仅唐代裴氏家族就分为五房,出有宰相17人。又据修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的《裴氏世谱》[2(]以下简称《裴谱》)记载,裴氏家族先后出任宰相者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驸马…  相似文献   

18.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一直备受瞩目,相关论著和论文皆不少见。杨筠如的《九品中正制与六朝门阀》(商务印书馆,1930年;以下凡引述已注作品的观点,不复注)是民国以来第一部专论九品中正制的著作。此后最可注意者,当属唐长孺的《九品中正制度试释》(武汉大学编译委员会,1951年;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  相似文献   

19.
王宏 《丝绸之路》2013,(5):44-44
中国美术的传统到底是什么呢?从中国美术史料看,中国绘画在唐以前,卷轴画很少,大部分画家本身就是壁画家。佛教从西汉传入中国内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佛教美术便在我国迅速地兴盛起来。西北又是丝绸之路佛教文化最早、最重要的传播通道。这一路有东西方往返的商人,也有很多为生计往返的画家。唐代在贞观以后,到开元、天宝年间.在绘画的各门类中,宗教艺术占据重要地位,这个时期佛教美术自然会吸引很多知名画家参与进来。从史料看,有很多卓有成就的画师以娴熟的技巧,创作了大量世俗化了的宗教壁画,吴道子就是此时宗教人物画坛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也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画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朱敏 《收藏家》2010,(6):15-22
印章,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篆刻艺术,与中国画、中国书法一样,以其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名闻世界,被誉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三绝"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与鉴赏价值。印章的发展历史悠久,吴昌硕在《西泠印社记》中写道:“印之佩,见于六国,著下秦,盛于汉。”汉代印章达到了空前灿烂兴盛的时期。清人吴先声《敦好堂论印》曰:“印之宗汉也,如诗宗唐、字之宗晋。”汉代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