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隆尧县是由隆平县和尧山县合并而成的。隆平县的最后一次修志是在清乾隆二十九年( 1 76 4年 ) ,称《隆平县志》 ;尧山县的最后一次修志是在清光绪七年 ( 1 881年 ) ,称《唐山县志》 (当时尧山县称唐山县 )。这两部志书的版本在隆尧县已经绝迹。为抢救这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隆尧县志办公室筹资从上海图书馆购回了《唐山县志》 ,从天津民间搜集到了一部《隆平县志》。县志办公室对两部旧志进行了点校和整理 ,在给原文加上标点符号后 ,又将繁体字改为简化字 ,并对书中一些明显的舛误和遗漏给予了纠正和补充 ,对原书中某些不必要的繁琐排版格式…  相似文献   

2.
睡虎地秦简中有如下一条律文:隶臣妾其从事公,隶臣月禾二石,隶妾一石半;其不从事,勿禀.小城旦、隶臣作者,月禾一石半石;未能作者,月禾一石.小妾、春作者,月禾一石二斗半斗;未能作者,月禾一石.婴儿之毋(无)母者各半石;虽有母而与其母冗居公者,亦禀之,禾月半石.  相似文献   

3.
《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责寇恩》简全册内容包括爰书、都乡啬夫报告和居延县所下文书。前二份爰书是寇恩的口供记录。讲的是甲渠候粟君雇寇恩到(角乐)得替他去卖鱼,约定出卖五千条鱼,要价四十万行钱,并用一头黑公牛和廿七石谷作为雇工费。到了(角乐)得,卖鱼不足四十万。寇恩便把黑公牛卖了凑成卅二万给了粟君妻业,还欠八万。回来后,寇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间女神信仰由来已久,本文以陕西蒲城县尧山圣母为个案,探讨了尧山圣母在民众视野中的女性形象、官方和民众的崇祀原因,以及信仰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5.
书画     
《文物》1979,(6)
石鼓文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批刻石文字。大篆书体,刻在十个鼓形石上,内容为记述秦国君游猎的四言诗。刻石年代有秦文公、穆公、襄公、献公时诸说。唐初出土于天兴(今陕西凤翔)三畤原。其中一石字已漫漶,其余九石也有程度不同的残缺。现藏故宫博物院(图一)。  相似文献   

6.
剑川石窟——1999年考古调查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剑川石窟位于云南省剑川县城西南30.4公里的石宝山(直线距离20.5公里),依据地理位置的差异,可分作沙登箐、石钟寺和狮子关三区。其中,沙登箐区现存窟龛5处,石钟寺区9处,狮子关区3处(图一)。由于石窟主要分布在石钟山,所以通称石钟山石窟。剑川石窟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40  相似文献   

7.
第一,渤海横向传到日本的"渤海乐"是足以代表渤海国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其对渤海而言,则称之为"本国乐"或"本国之乐";其在他国(如日本)而言,则被称为"渤海乐"。第二,渤海纵向传给其后裔女真的"渤海乐"仍然是足以代表其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与横向传入日本的"渤海乐"性质相同;第三,南宋时期由金朝传入中原内地的"渤海乐"还是足以代表渤海国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其性质仍然未变。第四,从"渤海乐"的最早出处——日本六国史的第二部即《续日本纪》相关史料的考察,到中国正史《金史》、《宋史》中相关史料的检索,目前尚未发现足以对"渤海乐"性质产生怀疑的任何史料,更没有发现"渤海乐"就是"高丽乐"的任何证据。  相似文献   

8.
贵州兴义、兴仁汉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物》1979,(5)
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于1975年10月至1976年1月,在兴义县顶效区万屯公社和兴仁县两樟区交乐公社两地,试掘了十二座古墓(图一)。一兴义位于贵州的西南部,气候温和,  相似文献   

9.
司伟伟 《文物》2021,(11):90-96+69
<正>2018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辽宁省锦州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小河北村民组北侧的山坡上发掘了一处辽代墓地,其中M3[1]内出土了一合石质墓志。出土时志盖、志石均被移动,其中志盖略残,志石保存完整。志盖平面近方形,盝顶式,边长90、厚20厘米。顶部中间阴刻楷书"左千牛卫大将军耶律公墓志"三列12字,周边磨制光滑(图一)。志石平面近方形,边棱和四个侧面磨制光滑,长90、厚10厘米。正面竖列阴刻楷书30列,满行33字,共866字,刻字较工整(图二)。志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游三苏祠     
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此高。前辈革命家、军事家、我们党和国家、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朱德的《题三苏祠》,唤起人的几多向往。物换星移,壬申之夏,终于有机会回川公干。事毕,在友人陪同下,从成都驱车,沿成(都)乐(山)公路南行约一小时左右,便到达岷江中游、成都平原西南边陲——眉山。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中华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曾有过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那就是绵延千载的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失藏经的刊刻事业。1400年前的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高僧静琬鉴于历史上的灭佛运动,为使佛法永传万代,在风景秀丽的白带山开启了千载刻经伟业。静琬及其弟子们宏愿深心,一锤一錾,矢志不渝。琬公没,有导公继焉,导公没,有仪公、暹公、法公、流诸公成其事。鉴于同一信仰,淡化了国度的界线,忽略了朝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9日至11日,受王铭铭教授之邀,三位来自云南、四川地区的民族文化研究者在北京大学开办了讲座。讲座在北大英杰中心第三会议室举行,讲座人张锡禄先生(云南大理学院)、曾维益先生(四川平武县方志办)、马尔子先生(四川西昌民族研究所)就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研究的个人经验展开讨论。讲座由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刘铁梁(北京师范大学)、潘蛟(中央民族大学)、朱晓阳(北京大学)评议,讨论由王铭铭、翁乃群主持,听众主要由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校的博硕士研究生组成。本讲座录由曾穷石(四川大学)、岳坤(南京大学)、鲍文妍(北京大学)整理。  相似文献   

13.
北魏冀州刺史、博野县开国公苟景墓志,1928年于洛阳东徒沟村西南出土,因非科学发掘,墓葬情况不详。志被关中于右任氏购得,置其鸳鸯七志斋。1935年捐献西安碑林。志石纵68、横74厘米,盖盝顶,四周有铁环(图一、二)。本文依据故宫旧藏拓本进行考证,先谈志石铭文,后谈志盖纹饰。 一 苟景墓志铭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笔者在东山岛铜山古城"文公祠"附近,看到一个插满香烛的石香炉写着"石公",摆放在一块被喻称"五老石"的大石头前,石头上面镌刻"天开文运"四个字。刚好有几位大嫂拎着水果、糕饼来敬奉"石公"。笔者知道,宋米芾拜石是出于好石成癖,然而,这些大嫂为何来此拜石呢?笔者问一位大嫂:"大嫂,您来拜‘石公’拜何事?"回答曰:"祈求石公庇佑孩子好好读书,考出好成绩。"看来,她的虔诚祈祷与石头上所刻的"天开文运"四个大字有关  相似文献   

15.
唐兀公碑,全名《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坐落在濮阳县柳屯镇杨什八郎村南的金堤和金堤河之间的唐兀氏祖茔之内,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立石。唐兀氏,自元代末即改杨姓,今日其后裔有三千余人,居住在杨什八郎等村。1966年,“文革”开始破“四旧”时,族人趁夜间将其掩埋,保护了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16.
最近,南宁文物商店收购到一件四百五十多年前我国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烧造的青花山水人物梅瓶(图版捌:1)。这件传世之珍,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流逝,仍完好无损,是十分难得的。瓶上虽无款识,但它和1972年广西博物馆在桂林市北郊尧山脚下明第七代靖江王朱经扶(1493—1525年)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青花人物山水梅  相似文献   

17.
蔡甸区侏儒山一带山岗蕴藏丰富的石灰岩,其藏量约52.1亿万吨.部分地方还蕴藏大量的石灰岩片石(又称“胶板石”)和石英石(俗称“红石”),其储量约6.1亿吨.在石灰岩家区,太湖石和楚石也有一定储量.  相似文献   

18.
郭绍林 《史学月刊》2004,(3):120-123
唐代军队中经常举行乐舞体育活动,是军旅活动的一个侧面.由于不是军队的本色,一直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唐代把杂技、魔术和体育总称为百戏或散乐,因而乐舞活动通常和体育活动混在一起。唐玄宗时,张说在幽州(今北京市)出席军宴,作《幽州夜饮》诗说:“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张说《张燕公  相似文献   

19.
杨旸 《收藏家》2013,(10):35-40
"边雁",是时人对因绘制芦雁而"有声画坛"的清代画家边寿民的称呼。边寿民(维棋)(1684-1752年),字寿民、颐公、号渐僧、苇间居士;江苏山阳县(今淮安)人。①作为扬州的职业画家,边寿民留下了大量作品,之中不仅有千姿百态的芦雁,还有螃蟹、花卉、芭蕉、湖石等诸多题材,其中尤以螃蟹最为生动。  相似文献   

20.
元泰定四年(1327)日本僧人邵元来我国后所撰碑文、塔铭,据《寰宇访碑录》所载计有四石,即:少林寺《息庵禅师碑》(图版贰)、灵岩寺《让公禅师道行碑》(图一)、《贡副寺长生供记》和《新撚玉佛殿记》。此四石之前二石原书分别注明存于河南登封和山东长清,而后二石系据浙江鄞县范氏拓本,没有指明原石所藏的确切地点。《攟古录》却指明"《贡副寺长生供记》比丘邵元撰,正书后至元五年正月河南登封,""《新撚玉佛殿记》后至元五年五月三日河南登封。"同时,此书还有"少林寺贡副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