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宁夏是西北要塞,是历史上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至今,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悠久的历史和独特浓郁的回族穆斯林风情共同孕育了宁夏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人文旅游资源,其中贺兰山岩画、水洞沟遗址反映的原始文化以及长城文化、边塞文化都在宁夏有着比较完整的保存,西夏文化更是被中西方游客视为世界历史中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唯一省级回族自治地方,共有回族人口197万。由于民族、宗教意识的缘故,我省与宁夏两地回族群众之间存在着较为广泛、密切的联系,相互间信息互通,交往频繁。宁夏在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对我省开展民族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1975年以来,我曾多次赴宁夏学习、考察,其目的就是了解情况,借鉴其经验。  相似文献   

3.
马晓燕 《丝绸之路》2012,(16):56-60
回族民间文学是回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是回族民间文学的瑰宝之一。它渊源流长,伴随着回族发展的历史,像口头禅一样,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的一些文化现象。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这里的民间谚语极其丰富、包罗万象。因此,对其进行搜集、整理、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事情。本文根据笔者历年搜集整理的第一手资料,对临夏回族谚语的价值、内容、特色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各民族本土文化交流的日益密集,各个城市地区的文化也随着现代经济环境一体化的发展而发展,回族经堂歌和伊斯兰文化也是如此。回族经堂歌和伊斯兰文化基本上主要集中在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当地回族居民通过清真寺来传授、传承经堂歌,宣扬伊斯兰文化,使的广大教民了解伊斯兰教的起源、教条、日常宗教活动等——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璀璨的伊斯兰文化。文章主要探讨宁夏回族的伊斯兰文化在日渐民族一体化的环境中的传播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宁夏南部回族社区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忠祥 《人文地理》2002,17(1):39-42
本文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全面分析了宁夏南部回族社区人地关系由掠夺式向互为报复式演进的过程、原由及危害,剖析了回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制约因子,即:生活贫困及生产方式的落后性,人类自身生产及人口素质的低层次性,区域文化的封闭性,生态环境的逆展性。并针对上述因子,提出了改善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加快区域经济建设,深化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地域文化建设,积极进行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新疆回族清真食文化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是祖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共有87.63万人(截至2005年底),占全区总人口的4.46%。主要分布于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伊犁河谷以及焉耆回族自治县和吐鲁番盆地。自古以来,回族人民就在伟大祖国的辽阔土地上劳动、繁衍、生息,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从汉唐以来的历代屯垦到1884年清朝在新疆建省至今,一批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各省区的回族人民不远数千里跋涉来到新疆,世代繁衍,为开拓丝绸之路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发展人类社会、繁荣西北经济、保卫祖国疆域…  相似文献   

7.
张鲁回族秧歌是由当地回族群众表演的极具特色的舞蹈艺术。这一特色的形成,不仅是由于它的少数民族特性。对于东北大秧歌的传承,以及鲜明的鲁西地域色彩更增添了它的魅力。文章从其形成与现状进行分析,力求把握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马金梅  杨芳 《丝绸之路》2011,(22):12-14
因回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使得回族文物除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更具有了伊斯兰文化特征。本文通过介绍回族清真寺的宗教建筑形制以及回族瓷器、金属器的器形、装饰图案,阐释了回族文物的伊斯兰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汤瓶溯源     
丁超 《丝绸之路》2007,(11):22-23
"回回家里三件宝,汤瓶盖碗白帽帽。"这是宁夏广为流传的回族谚语。汤瓶原为熬茶、熬汤之用,后来作为回族沐浴净身的专门用具,至少也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0.
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宁夏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并分析宁夏特色旅游村的空间分布,宁夏特色旅游村形成以银川市为核心的高密度中心,以贺兰山、黄河、清水河、六盘山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带,在局部形成若干乡村旅游集聚区。宁夏乡村旅游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基础设施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文化挖掘不够、市场运作较差、季节问题突出、旅游业态单一、服务质量不高、营销力度不足等,本文在分析宁夏乡村旅游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坚持规划引领、创新机制体制、促进协同发展、培育专业人才、深挖文化特色、创新产品业态、建立服务标准、加强市场营销、引导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宁夏平原与黄河之间的共生关系,使之成为黄河文化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文化。黄河文化是宁夏北部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词。研究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梳理宁夏黄河文化的脉络结构及其符号表达,分析宁夏黄河文化开发的缺憾,对于宁夏沿黄城市文化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回族叙事诗《紫花儿》的语言、结构、民族、地域等特点的分析,以及紫花儿形象及其文化内涵的揭示,说明紫花儿在回族叙事文学领域已成为具有特定情感和审美意义的符号。 ——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回族是有着悠久历史、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民族,他从形成伊始,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高的文化认同。这种由文化认同而产生的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碰撞融合构成了回族文化独特的内涵,对回族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将从汉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影响回族汗文化认同的因素以及汉文化认同的具体表现三个方面,对回族形成中的汉文化认同作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马晓明 《丝绸之路》2009,(24):39-40
在中华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共同构筑了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大格局。本文从历史资料和历史建筑学的角度探讨了回族建筑的历史沿革、建筑特点、文化特色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福建晋江陈埭回族经济在十年改革中迅速崛起.至1988年底,仅16000多人的陈埭同族就有制鞋、塑料、服装、五金等工厂202家,工业总产值567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6094万元的93%.陈埭回族经济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文化传统的角度进行考察.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样式及其成果.它包括经济、政治、教育、心理等方面.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必然有文化传统因素不同程度的参与.任何社会进程也都有贯穿其中的文化传统.由此便可透见陈埭回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悦 《文史月刊》2012,(Z3):20-21
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是回族最著名的"三大节日",即伊斯兰教的三大传统节日,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回族传统节日这一文化栽体,分别与宗教、地域和经济关联性强。此外,回族节日文化具备以下社会功能:放松娱乐,维系民族情感,提高民族自我认同,教育回族历史知识和文化习俗,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发展经济.因此,回族节日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的自我适应,也是继承与变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冶萍 《丝绸之路》2012,(12):62-63
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入手,阐述回族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探讨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下结合而成的回族传统文化,从而分析回族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独具一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陈婵 《旅游纵览》2022,(22):120-122
文旅融合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主流趋势,葡萄酒产业是与种植业、旅游业、制造业高度关联的产业。本文对宁夏葡萄酒产业现状进行梳理,并以志辉源石酒庄为例探索其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宁夏葡萄酒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呈逐年上升趋势;志辉源石酒庄通过景观生态改造、葡萄酒生产与葡萄酒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文旅融合;宁夏葡萄酒产业应以葡萄酒文化为基础,打造具有贺兰山东麓特色的“葡萄酒之都”。  相似文献   

19.
李温 《宁夏史志》2004,(6):37-37,48
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于1949年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获得了解放,成为新中国的主人。居住在宁夏地区的广大回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漆画已经进入到了成熟发展阶段,特别是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占有重要的地位。漆棺画的图像为中原文化艺术,所反映的是区域文化特点。对于探索当时的地区文化艺术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论文针对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