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元鼎革之际,元人王恽通过传承与实践,形成了丰富的散文创作理论。他认为,文章之道,首先要本诸经史;其次注重学习与创新,贵乎自得;写作时要熔裁结构,起首响亮,结尾警辟;在具体创作中要意先辞后,以意为主,为情造文,方能理顺辞足。王恽的散文创作论在蒙元时期,既具有时代文学代表性,也具有文学传承、文化传递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邹元标为晚明东林党“三君”之一,早年曼以新进士身份,力劾首辅张居正“夺情”之议而廷杖远谪,直声震中外。仕途淹蹇,家居讲学三十年后,再返之天启之朝。于其行迹,同时及晚问人多以其人为晚明“士气”之所标尚,而王夫之与俞樾论邹元标之则于众人颇有不同处。王认为其再立朝为助晚明君臣道丧之势,俞则认为其好名,立身亦有非明智处。二人论有同而有异。  相似文献   

3.
钟扬 《古籍研究》2002,(2):29-34
戴名世的艺术散大致可分为三类:人物传记、杂小品和山水游记.其中以人物传记用力最勤。  相似文献   

4.
张利强  何玉 《神州》2014,(6):202-203
二度创作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力,它是表演者在保留作品一度创作真实性基础上的再创造。二度创作不仅能够使表演者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和修养,而且也使表演者更深入的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掌握作品的潜在内涵,从而更完美的诠释作品。  相似文献   

5.
"一代儒宗"马一浮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创立了以"六艺论"为主体的新儒学理论体系,在这个"六艺论"的学术思想体系之中,《论语》、《孝经》犹如两大柱石,占有基础性地位;《诗》《书》《礼》《易》《乐》《春秋》则成为"六艺之教"学理体系得以发挥阐释的主要内涵。马一浮的新经学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提倡六艺之学两两涵摄、相互融通、总别不二、圆融无碍,从而在当代新儒学思潮建构之中开创了一种特色鲜明的经典诠释学新范式。  相似文献   

6.
武诗萱 《神州》2020,(1):50-50,53
书法艺术的创作一直以来是书法家所需要追求的书法创作的动机,也是基于艺术创作产生的,因此书法创作要与书法家的自身能力密切联系,书法家的创造能力和创造动机决定了创造结果的质量好坏,书法成品的质量与书法家的个性和修养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书法家由于自己不同的个性品质,决定了自己的创作动机,从而产生一些不同的创作需求,最终供给给自己的作品,而这其中的创作动机往往有一定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7.
儿童文学事业崇高而神圣,她是美丽的花园,她是青翠的山谷,她是奔腾的小河。近半个世纪来,儿童文学作家佟希仁醉心不倦地吹奏着自己的芦笛,那嘹亮悠远的笛声,回响在辽阔无际的天空。佟希仁,祖籍辽宁抚顺,1935年出生于满族正蓝旗家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遍布海内外。自1960年出版《柳树枝挂月亮》儿童诗集起,至今已有《孔雀与白头翁》、《雪花姑娘》、《五十双眼睛》、《蒲公英》、《佟希仁儿童诗选》、《美文天地·佟希仁卷》、《浑河岸边的明珠》等12部作品集出版。作品三次荣膺国家级褒奖,连续4届囊括辽宁省儿童文学评奖一等奖,作品曾被…  相似文献   

8.
万晓咏 《神州》2012,(28):11-12
法国现象学美学代表人杜夫海纳的经典名著《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多半文字都在论述审美对象问题。审美对象论是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的出发点,只有对这个问题深入研究,才能把握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的核心。本文拟重点分析下杜夫海纳审美对象论中的关系论。  相似文献   

9.
忻臣 《文史天地》2005,(12):1-1
旧时有这样一副颇为著名的对联: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自古无完人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 这副对联富于哲理,且十分通情达理。其中将“淫”视为万恶之首,“孝”为百善之先,并分别以“论迹”和“论心”考察之,于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文文 《神州》2012,(2):170-170
对小城镇的倾情关注,对都市神圣性的消解,一直是贾樟柯创作难以释舍的情怀。在他的镜头下,小城镇、普通人(特别是边缘人)生存状况的有太多可以捕捉的内容,这些内容使得贾樟柯影像独具一格,也使得他从从当年的“电影民工”到现在的享誉世界的知名导演。  相似文献   

11.
刘伟成 《神州》2014,(14):17-17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永远是一帆风顺,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则波涛汹涌。那么,相伴随而来的,便是“得”与“失”的不断涌现。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得”越多越好,而“失”越少越好。无论是事业、健康、爱情、亲情、友情等等,人们都尽可能的希望一切都如意,一切都顺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是很难做到。在某一方面得到,在另一方面可能是失去。这其实也是遵守了一定的辩证关系。就像是人无完人,总会有某方面的缺陷。这似乎也是上天的一种刻意安排,如  相似文献   

12.
1955年10月至11月,复旦大学赵景深先生围绕着他编写的“人民口头创作概论”讲义,三次与山东大学关德栋教授通信。在这三封未曾发表过的信札中,赵先生体现出对民间文学教学和研究精益求精的精神,并无奈地表达了对以中国文学的实际来适应苏联“人民口头创作”理论而产生的困惑,这对于我们了解当时民间文学界的学术生态和丰富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刘家宁 《神州》2012,(34):204
创作最忌讳对自然的照搬照抄的描摹,无遐想、不求思变的所谓写实。山水画创作应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将眼中之景,化为心中的景,在外物与内心的互动中点画达意画出想要的效果。本文阐述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要素及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君权神授"的神学政治理论是西欧中世纪王权的理论依据。13世纪的西欧经历了广泛的拓荒运动,促进了贸易的复苏和发展,从而使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了演变,以此为基础的封建王权的性质和权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有了改变以习惯法为主体的法律体系的要求。经院哲学在阐述理性的同时对传统的自然法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法学家们在用经院哲学的方法对罗马法进行研究的同时为自然法注入了新的法理元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权论",由此取代了"君权神授"的神学政治理论。世俗的政治理论"主权论"为刚刚起步的议会制度提供了政治理论,为其继续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  相似文献   

15.
胡婧 《神州》2013,(12):215-215
冼星海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两百多首群众歌曲,四部大合唱等。他的作品深受好评,这与他创作风格的改变是不可分割的。而探索作曲家创作风格改变的原因,也可以知道一位具有时代影响力的音乐家是如何炼成的,这对于后世创作型音乐家的养成有很好的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16.
王研 《沧桑》2010,(4):236-237
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尤其是隋唐音乐以其繁盛、独特的一面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篇章。文章对隋唐音乐的创作风格作以简单概述,并以具体的音乐体裁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7.
冉璐璐 《神州》2011,(12):179-179,181
本文集中讨论了导演许鞍华的电影艺术风格。然后浅析了导演的创作心理定势,即从电影作品与创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和审美趣味之间的联系这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丁珠玭 《丝绸之路》2010,(10):68-69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和美术史的变迁,文化交流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绘画史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魏晋时期画家谢赫的“六法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画家,奠定了中国绘画的基本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则,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艺术审美特征。参照西方美术,我们不难发现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本文就此作了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19.
杨烨 《神州》2013,(35):293-293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生活论”教育理念继承了卢梭、斯宾塞、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入剖析陶行知“生活论”的主要观点,结合当下的教育现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教育理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散文创作,有一个鲜明的内倾性特征,即“自我之歌”。这个“自我”在内容上呈现为“生活外貌上的自我”、“与他人相关的自我”和“与社会相关的自我”,在形式上则通过爵士语言和节奏、散文结构“二重奏”、图文并茂及列项说明来加以阐释。对这个“自我”的成因与意义进行探析,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村上春树的散文创作及其作品内涵,存在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