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实则是一部与外域沟通交流的历史,在历代的文化交流中,“丝绸之路”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海上丝绸之路曾与陆上丝绸之路并驾齐驱,先秦时已初步发展,于秦汉正式形成,隋唐至宋元持续繁盛,明清时达到鼎盛。近年来,伴随“南海一号”南宋古沉船、“南澳一号”明代古沉船考古挖掘工作的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再次吸引了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海上丝绸之路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北魏对外交往的国际大都会──洛阳吴少珉有着四千余年城市文明史的古都洛阳,曾多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在对外交往中,谱写过辉煌的历史。自东汉建都洛阳后,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西路,其东端起点转移到了洛阳;丝绸之路东路和南路也先后汇合于洛阳...  相似文献   

3.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重新在世界上焕发了光彩,它不仅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文化遗产,而且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各个学科对其都有了极具创造性的新观点。2016年9月26~29日,敦煌文博会刚刚落幕之际,兰州大学(LZU)敦煌学研究所与国际丝路研究协会(IASS)在敦煌联合举办"敦煌·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暨丝绸之路与文明调和第二届国际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这次国际会议为各国研究者搭建一个学术平台,以交换意见,沟通观点,展示新的发现与研究成果,使得丝绸之路重新为人类贡献其宝贵的价值。来自韩国、俄罗斯、意大利、伊朗等国家的敦煌学家与中国台湾、大陆的学者一道探讨敦煌与丝绸之路的学术与文明融合的发展愿景。借此机会,《丝绸之路》杂志社策划、编辑成"口诵莲花,寄语盛会"篇,以展现海内外各界人士对敦煌文博会的美好祝愿和殷殷期望。  相似文献   

4.
马志勇 《丝绸之路》2014,(16):12-16
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它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路线,它是丝路沿线多民族的共同创造,所以又称之为“友谊之路”。丝绸之路还是一条流金溢银的财富大道、联系中西的友谊大道、传递信仰的宗教大道、民族演化的繁衍大道、播撒文明的文化大道。  相似文献   

5.
正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拉开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帷幕。首先,我代表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全省人民,向各位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对本届文博会举办给予大力支持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横贯万里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作为贸易大通道和文明大动脉,  相似文献   

6.
新疆,古称西域,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文物大区,地上地下的文物遗存非常丰富。新疆作为中国境内涉及世界文明史发展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地区,其文物群体对于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东起中国古都西安、西至地中海之滨,横贯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丝绸之路的出现,对这一地带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特别是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的喧闹虽已过去,时代的车轮却没有停下。厚重神秘的历史、丰富奇特的遗产、多彩而又凄恻哀婉的文化传播被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8.
马建军 《文博》2010,(3):50-55
萧关道是丝绸之路长(安)凉(州)古道北路经过今宁夏固原境内一段驰名线路,因萧关而得名,开辟于商周之际,到汉代全线贯通。伴随着丝路的开通、繁荣与昌盛,成为关中通往北方与河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要道,在中西、南北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往来,民族迁徙融合等诸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王蓬 《丝绸之路》2015,(3):54-57
中外学者一致认为,丝绸之路起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繁盛在公元六七世纪的唐代。是什么原因让这条长达7000公里的商贸大道兴盛千年之久?一直让各国学者探究不止。其实简单,比如西部若无储量巨大的天然气田,便谈不上"西气东输";若无汉水流域汇聚丹江口200亿立方清泉,"南水北调"也无从谈起。同样,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上,若无强汉盛唐;若无锦天绣地的汉唐长安"郁货山积"以及与黄金等  相似文献   

10.
由张忠山主编,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组各成员省区学会集体编写的《中国丝绸之路货币》一书,近期已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西汉至明清时期的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与货币、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与货币、南方丝绸之路与货币,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与货币。  相似文献   

11.
正《丝路五道全史》是由敦煌研究院杨富学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一部丝绸之路通史。与以往著作不同的是,在学界,丝绸之路一般指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偶尔会提到草原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等,该书不落窠臼,将包括唐蕃古道在内的西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甚至学界很少提及的东北亚丝绸之路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将其与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并提,不仅使丝绸之路的概念更为清晰、丰富,而且更具有全史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来,受西方文明史研究的影响,中国的文明史研究迅速热络起来。不仅有一批西方文明史著作被翻译出版,中国学者自身编写的文明史著作也纷纷出版。不过从总体来看,目前在文明史研究和写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西方的文明史书写范式.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受西方文明史研究的影响,中国的文明史研究迅速热络起来。不仅有一批西方文明史著作被翻译出版,中国学者自身编写的文明史著作也纷纷出版。不过从总体来看,目前在文明史研究和写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西方的文明史书写范式.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和现代丝绸之路的无限生机催生出一门世界性显学——丝绸之路学。由甘肃丝绸之路协会、甘肃省文物局、西北师范大学主办、敦煌研究院、西北民族学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等单位协办的《丝绸之路》杂志,是目前国内唯一以反映古今丝绸之路面貌、研究丝绸之路学为主旨的刊物。它在努力弘扬古丝绸之路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将热情为促进中外交流,建设现代丝绸之路鸣鼓而呼,在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中国与外国、专家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丝绸之路旅游、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不断升温,使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丝绸之路学成为方兴未艾的世界性话题,有关研究成果也源源不断地产生。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国家发展、经济贸易、人文交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入合作与交流,集中展示学术界有关丝绸之路历史、文  相似文献   

16.
张舒  正明 《文史月刊》2014,(12):38-39
丝绸之路通常指亚欧北部的商路,即西汉张骞和东汉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的陆地商路,称为"陆上丝绸之路"。广义讲,丝绸之路还应包括公元前5世纪形成的草原丝绸之路,以及宋代以来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山西作为内陆省不仅与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之间历史悠久,而且与海上丝绸之路也有着历史缘源。  相似文献   

17.
正海洋是历史上人类活动和交往不应忽视的途径与场所,海洋史研究是历史研究颇受重视的领域之一。地中海堪称"伟大的海",地中海、大西洋曾是人类文明史上海洋活动的重要区域。欧洲人所进行的海洋活动对于顺应世界历史变革曾产生了重大影响;亚洲人在印度洋、太平洋西岸特别是南海的海洋活动也丰富多彩,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以南海为中心、以华人为主导的"水疆"(Water Frontier)贸易网络,沟通了东西方和东亚地区人员交往和物资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丝绸之路河西段考察是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研讨会于1992年9月8—9日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举行。这项活动是在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组委会领导下,由中国东方文化协会丝绸之路工作委员会、兰州大学等单位主办的。研讨会主要围绕丝绸之路与新亚欧大陆桥这一  相似文献   

19.
徐芳 《丝绸之路》2014,(22):15-17
唐朝的繁荣和辉煌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中国与邻国的科技文化交流,而且带动了丝绸之路沿途各地的经济发展。目前,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建设,充分发挥丝路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地方区域经济融合的创新优势,优化政府管理理念,制定"文化立国"战略,坚持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精神,挖掘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具有感染力和辐射力的潜力,使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赢得经济财富的同时,塑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的国际形象,重振中华雄风。  相似文献   

20.
介永强 《丝绸之路》2009,(6):105-107
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而来,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丝路佛教文化研究是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丝绸之路佛教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尤以石窟造像得天独厚。沿着丝绸之路,自西向东,从天山南北到河西走廊,再到关陇地区,大大小小的石窟寺弥山跨谷,星罗棋布,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内涵丰富的丝绸之路文化。佛教石窟寺构成了丝绸之路的风景轮廓线,是丝绸之路上至关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全面深入研究丝绸之路佛教石窟寺,对于当前促进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