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8月8日下午4点,我们和本刊华东工作站的李巍乘坐旅游大巴从无锡赶到苏州,住进了由苏州市旅游局事先安排的苏州饭店。苏州市旅游局与苏州饭店同在一个大院内,没过多一会儿,市场处的周处长一行就赶来了,我们很快进入了话题。"以前来过苏州吗?"周处长问。"10年前到过,但记不清具体时间了"。他又问,"苏州的主要景点都去过了吗?"去过,但印象不深了,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看一看苏州有特色的和新开发的景点。"他想了想,"那就去山塘街和陆巷吧。"第二天上午9点,在苏州市旅游局田坤的陪同下,我们驱车从苏州饭店出发,穿越繁华的市区,很快就到了山塘街。  相似文献   

2.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过“苏州有两丘,不到虎丘,即到闾丘”,又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因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在虎丘留下足迹,赋诗吟咏,为“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史料记载,苏东坡非常留连苏州的山水人物,特别是对虎丘更是情有独钟,晚年寓吴,往来歇息于虎丘东南隅的一处房屋,明苏州太守胡缵宗在此旧  相似文献   

3.
<正>和煦温暖的金色阳光/夹杂清晨薄雾弥漫的寒气/呼应鸟儿此起彼伏的嬉笑浸入行云流水的钢琴音波里/丝丝缕缕/缤纷渲染开来一条河流或湖泊用水的文化,将一座城池作了充分的注解。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染,寻求一处闲适的桃花源地。苏州便是最好的去处了——她给人的固有印象既明确又模糊。那些明确来自声名远播的丝绸、园林、古曲,他们在江东吴地悠悠传承了千百年,标志化地给苏州这座城市打上烙印;当然,这些印迹也可以模糊到只有一个脑中概  相似文献   

4.
核心价值概述 苏州古典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包括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以及2000年扩展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和退思园.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吴王苑囿,公元4世纪出现私家园林,18世纪达到鼎盛.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仍有50余处,建造于11-19世纪的9处古典园林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写意山水园林艺术的典范,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文化、美学思想与城市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顾俊  李昊摄影 《山茶》2009,(2):34-45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纪念苏州建城2500周年之际,苏州就有过一次颇具全民意识的文化寻根和文化反思热潮,以碑刻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为代表的一大批吴越文化主题博物馆,差不多都在这一时期兴建。保护古城、延续文脉,这个命题在此之前从未被提到过如此高度。  相似文献   

6.
苏州是一座有着2 500多年历史的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对这座著名旅游城市的意义非同寻常,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发展是苏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工程。系统化挖掘和梳理苏州具有旅游经济属性的文化资源,特别是苏州古城以及众多的古镇、古村落等整体呈现出吴地文化的案例,规划和构建苏州文旅高度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重点突破,形成苏州文化融合发展的品牌项目。  相似文献   

7.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城市。从春秋吴王阖闾下令伍子胥督造阖闾大城到北宋名臣范仲淹首创苏州府学,苏州经历了尚武到崇文的转变。苏州是"吴门画派"的发源地,"明四家"之沈周(长洲相城人氏)、文徵明(长洲人)、唐寅(吴县人)、仇英(太仓人)全部出自苏州地区。明代苏州,更是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增长,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活的日趋繁华,孕育了文化的大繁荣之势,当时的苏州可称为  相似文献   

8.
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伯重 《清史研究》2002,4(1):62-70
五、明清苏州城市的人口变化道光《苏州府志》卷10说晚明的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亦即城市人口占到全府人口的十分之八九。虽然这个说法无疑有夸大,但城市人口在苏州府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很高则是可以肯定的。苏州府本是明清江南城市化水平最高之处,而苏州地区(即吴、长、元三县)又是苏州府内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仔细来看,在本文所研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城市人口有很大变化。对于这个变化,我们也从府城与郊区市镇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一)府城的人口变化明代后期苏州府城(城…  相似文献   

9.
生存的必要     
春节前,作家王蒙到苏州大学做了一次演讲,谈到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谈到他的确良“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甚至谈到了木子美现象。尽管那里的苏州仍在飘着江南的小雨,尽管学校已放寒假,但仍有很多学生相互转告,冒雨看望这位“写过点文字,也见过点世面的,正在老去的人”。而那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民公社是清末出现的城市商民团体,虽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方自治,但毕竟建立了一种民众普遍参与的模式。百年后的今天,那残存的古井依旧,长满青苔的拱桥还在,市民公社带给近代苏州那一丝丝文明的气息,已留存在苏州人对往昔的记忆之中。苏州最早成立的市民公社,是诞生于宣统元年(1909)五月的观前大街市民公社,发起人为怡和祥洋行经理施莹和振源永绸缎庄店主蒋仲君,他们向苏州商务总会、江苏苏属地方自治筹办处及府县衙门呈文,提出试办苏城观前大街市民公社:“观前大街,地居要冲,店铺林立,从前办理各事,虽有施行之效验,尚无联合之机关。  相似文献   

11.
江南名城苏州,是一座有着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它不但以园林建筑的美丽和集中驰名中外,而且还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本文介绍的苏州云岩寺塔,便是这些古迹中的一处。云岩寺塔建于苏州著名的风景区虎丘山上,又称虎丘塔(图见封底)。虎丘山一名海涌山,是一座火成岩堆积而成的小山阜,高约30多米。传说春秋末期(公元前六世  相似文献   

12.
正"园本课程的开展,让苏州文化走进了幼儿的世界。在苏州这块充满文化气息的土地上,我们要科学选择苏州文化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对苏州文化产生热爱感、亲切感,使苏州文化真正走进幼儿世界。"一、科学选择苏州文化作为教学内容苏州文化是一个大宝库,里面的东西数不胜数。但对五六岁的幼儿来说并不是所有知识他们都能接受,因此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朱栋霖教授在《苏州,引领江南风骚500年》中指出:“在中国,没有一个城市有像苏州文化艺术那样丰博全面,又独特而典型,具有鲜明的吴文化—江南文化美学特色。”在苏州文化艺术里,昆曲是解读诗意苏州最重要的钥匙之一。苏州诗意盎然的景与人的背后,是不同于北方文化“先质而后文”的“质有而趣灵”,是审美精神的自我觉醒、刚柔并济的文化底色、雅俗共赏的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14.
苏州城乡游     
苏州城乡游肖雷说她古老,因为她是一座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而且基本上保留了千年不变的河街相邻的双棋盘城市格局;说她充满生机,是因为近年来发达的经济、领先的城市管理享誉国内。到苏州旅游,领略的是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感受的是古老的吴地文化,享受的是现代...  相似文献   

15.
杨星华  于祥 《旅游》2012,(2):80-83
园林之于苏州,就好像是故宫之于北京、外滩之于上海一样,不一样的是,作为一张城市的名片,苏州的园林,是实实在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的,偶尔的闲庭信步,代表了千余年来苏州人散淡的性格。苏州人造园,造了几千年,古有香山蒯祥,把步伐迈进了宏伟的故宫,今有画家叶放,把姑苏的亭亭院院造进了西方的水城威尼斯。苏州人的造园情怀,更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也许在不经意间,你一抬头,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人家,小小的一方天地里,却是大有乾坤,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也许都是主人们精心挑选别有深意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造园,苏州人并不把它当成一项工程来做,它是一种生活,一种慢调的生活方式,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两年,也许是十年,心境不同,园子也焕发出不一样的面貌来,在这个年复一年中,生活如流水般淌过……  相似文献   

16.
在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个世纪中 ,苏州城市有显著扩大。这个扩大同时表现为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与城市人口的增加。苏州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 ,是城市从府城内扩大到城厢附郭和郊区市镇 ,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苏州城市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工业的发展 ,并非单纯的府城工业向外转移 ,而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合理的地域分工。经过这三个世纪的发展 ,到了清代中期 ,城市工业在苏州经济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苏州的城市变化代表了明清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道路 ,亦即傅衣凌先生所说的“苏杭型”城市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南端,有一处黄墙高瓦、古木参天、建筑伟丽、群碑林立、风景佳丽的著名文化旅游胜地--苏州文庙府学.……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目前已在原有综合性博物馆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戏曲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和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等五个专业博物馆,初步形成了一个能够反映苏州这一文化古城历史发展风貌的博物馆群体。随着学科分工的趋势和社会主义文博事业的发展,今后势必将有更多的城市和地区建立起各种门类的专业博物馆,形成不同规模的群体。因此,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分析和研究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在博物馆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其现实和长远的实践意义。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结合苏州博物馆在苏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博物馆群体中所处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一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国运昌隆,突然掀起一场整肃胡风及其友人的政治风暴,从城市到乡村,有人可能没听说过鲁迅,但没有人不知道胡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悄悄卷了进去,严格说,他还不是文学圈子里的人。二1955年6月10日,《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三批材料》26节收了欧阳庄写给胡风的信,信上有这么一句:“苏州有一同志可谈(在市委工作,党员)……”《人民日报》编者在按语中不客气地指出:“他们已经称这人为‘同志’了。”于是,“苏州一同志”名扬天下,这在小小的苏州引起一阵惊慌,深恐此人就在自己身边,沾亲带故,那就说不清楚了。三“苏州…  相似文献   

20.
宋冰之 《环球人物》2020,(1):116-117
我扪的一生可能会去很多城市,除了风景与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座城市的明信片。苏州的昆曲、潍坊的风筝、北京的抖空竹……或婉约如诗,或趣味盎然,或市井喧闹。“一城一品”栏目就以一个个“非遗”项目为线索,书写一座座城市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