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根冶”是南朝至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盛极一时的铜矿冶炼和钱币铸造基地,这一时期的史籍和一些文人的诗词中,“梅根冶”一词屡见不鲜.但梅根冶究竟在何地?至今仍可以说是个谜.  相似文献   

2.
高言常 《文史天地》2022,(10):82-85
<正>继清朝年间,贵州省遵义县(现播州区)团溪一带持续发现铁矿,民国初年便有了相当产量规模的炼铁厂。三十年代末在团溪的张王乡一带,又发现了一种形似“铁坨坨”的金属矿石。由于缺乏科学的检测手段,人们亦将新发现的这种矿石误认为是“铁矿”。当地一些有识之士拟开采利用,试用冶炼生铁的土炉进行冶炼,屡试屡败,未获成功。  相似文献   

3.
阿成 《风景名胜》2017,(10):54-58
沈阳,大都的风范 翻开中国经济地图,工业都会灿若群星,沈阳便是其中耀眼的一颗.在经历了改革的阵痛和磨砺之后,沈阳犹如凤凰涅槃开始由前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变.以前,人们常说“烟囱林立,马达轰鸣”是工业发达的标志,沈阳就曾经是这种前工业化氛围浓重的城市.冶炼是沈阳冶炼厂的简称,因其烟囱曾是沈阳最高的单体建筑物而远近闻名.  相似文献   

4.
《山茶》2010,(4):30-32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越人是春秋早期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古老的民族,春秋时有闻名至今的越王勾践.战国时有名医扁鹊,是中国最先掌握先进的农业和冶炼技术的部族。  相似文献   

5.
篇目的完美与否对志书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续修志书时,一定要在制订篇目上下功夫。要将横分门类的原则、专业属性的原则、地方性与时代性的原则作为制订篇目的基本原则。横分门类是志书框架结构搭建的独特原则。分类的标准可以多种多样,但分类的形式则必须是横切。省农业志第六至十二章分别是“水稻”,“麦类”,“棉花”,“油料作物”,“杂粮”,“小经济作物”,“蔬菜、食用菌、西瓜”;省冶金工业志第一至三章分别是“矿业开发”,“钢铁冶炼与加工”,“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前者是以农作物的种类分类,后者是以生产流程的顺序…  相似文献   

6.
从青铜时代发展到铁器时代,这是历史的一次飞跃。中国作为这个历史飞跃的发祥地,应该说是中国南方闽北松溪县的湛卢山。欧冶子在湛卢山冶炼成功的第一把宝剑“湛卢宝剑”,才真正标志着中国“铁器时代”的开始。虽然中国早在殷商时代就已发展了铁,而到了两周时代已发明了冶铁术,并且开始使用铁制造农具。但这些都是个别的现象,大部分生活、生产用具还是以“青铜”为主,严格说来还是属于“青铜时代”,并非“铁器时代”。根据《辞海》和《汉语大词典》对“铁器时代”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丹阳铜”产地考略郭怀中汉“丹阳铜”闻名全国,时人称之为“嘉铜”、“善铜”。但是,由于时代变迁,“丹阳铜”究竟产于何地,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对此略作考证,以抛砖引玉。一位于今皖南的汉丹阳郡故地①,当时是我国重要的铜矿产地及冶炼基地之一,盛产嘉铜。据《元...  相似文献   

8.
硫磺、火药,是我国化工、军工、医药、电子工业及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宝贵原料.平定出产的硫磺,在山西来说,虽不是最早的,但是,“平定磺”在山西为著名的矿产品.远在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至1487年),本县就已生产硫磺.清康熙年间河底要氏一家生产火药.但由于官场对炼磺业屡加封禁而中止.直到晚清时期,平定的硫磺生产才得到发展,揭开了冶炼硫磺的一页.随着硫磺业的发展,火药的制造与使用也才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9.
枞阳陈家山遗址是皖西南地区新发现的一处商周时期青铜冶金遗存,本文报道了该遗址14枚炉渣的科学分析结果.炉渣中不仅存在红铜、锡青铜冶炼渣,还发现有砷青铜、砷锡青铜冶炼渣.青铜冶炼流程为两步法,所用锡料可能来自赣北.本文对于全面认识长江中下游早期冶金技术以及产业格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并指出商周时期这种锡、砷青铜冶金并行的现象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0.
铜陵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安徽南部,以境内铜官山产铜而得名。《明一统志》:铜官山,“又名利国山,有泉源冬夏不竭,可以浸铁烹铜,旧尝于此置铜官场.”《新唐书·地理志》:“利国山,有铜、有铁,于此置铜官冶.”乾隆《铜陵县志)亦云:“齐、梁时置冶炼铜于此,遗坑尚存。” 近40年来,铜陵地区先后发现几十处古代矿、冶遗址(图一).近几年,铜陵市文管所对铜陵古代矿、冶遗址进行了调查,并和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一起试掘了部分遗址.现将调查和试掘情况报告如下: 一、遗址分布概况。 铜陵地区的古代矿、冶遗址,主要分布在铜陵市的铜官山、狮子山、凤凰山、铜山等现代铜矿矿区一带.东南面与繁  相似文献   

11.
何勃 《新疆钱币》2010,(2):F0004-F0004
可可沙炼铁遗址位于库车县阿格乡苏博依村西北约500米处,又名“克克萨依冶炼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约130米。地表遍布一层黑色炼渣,同时可见大量陶吹管、陶片及磨盘残块等,堆积最厚达3米。该遗址是汉代龟兹地区的重要冶铁遗址,对研究古代龟兹地区冶炼技术及工艺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鄂城县发现一处古冶炼遗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鄂城县汀祖公社汀祖小学屋后,有一个历来叫“铜灶”的古代冶炼场所。它的周围遍地是冶炼炉渣。“铜灶”附近(约一里之外)有一处历来叫“钢坑”的地方,深深的积水,据说从来没有千枯过,这应该是当时为“铜灶”提供矿石的露天采矿场。这里和大冶铜绿山一样,传说是宋代岳飞炼钢的地方,这并非无稽之谈。宋代文学家王十朋有一首题大冶铁山《宋高祖庙》的七绝诗可资佐证。诗曰:  相似文献   

13.
东汉“长宜子孙流云纹连弧纹镜”、“长宜子孙连弧纹镜”和“素面连弧纹镜”是在西汉连弧纹镜基础上逐渐衍生出的一种世俗化、平民化的镜种,它们基于各自的设计理念而展开,并在冶炼铸造和研磨技术上较西汉铜镜更为精湛华美。从出土的铜镜来看,镜体外表色相多数取决于制镜材料、工艺技术和墓室的小环境,与南北方大的气候、湿度并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陈旭 《中国钱币》2011,(1):36-42
21309年夏,笔者在临淄齐国故城一农人处收得齐刀币残陶范56块。据该人介绍,这是在一处名为“城圈地”的地方修整菜园时拣得的,其同伴拣得80余块已售于他人。我在其指引下,对实地进行了考察,又拣得两块冶炼残渣。这里是齐国故城城墙与元末建的临淄城城墙相交又所夹的一处狭长地段,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200米,四面皆被城墙所围,故名“城圈地”。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蜀(续)[美]史蒂文F·塞奇著杨荣新译甲骨文中的“蜀”在公元前二千年后半期,殷商文明盛行于黄河平原,当时也正是蜀人定居四川的三星堆和成都早期农业时期。殷人是青铜冶炼的大师,他们最出名的是以冶炼铸造兵器和礼器。三星堆的青铜制品尽管带有明显的地方特...  相似文献   

16.
最近,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南陵县江木冲、塌里牧、沙滩脚等地发掘了一批西周晚期至唐宋时期的铜矿遗址,取得了重要收获.这次发掘的各种采矿、冶炼遗迹共十余处,其中有东周至唐宋时期的矿石焙烧窑和炼铜炉九座,唐宋时期的地下采矿场一处.焙烧窑有长方形、桃形和圆形三种,炼铜炉有早期使用的竖炉和晚期使用的地炉两类.沙滩脚的一处古采矿场面积广大,分层开采与井巷法结合,采掘深度达四十余米.同时出土的文物有冰铜锭、石球、原始青瓷器和鼎、鬲、豆、罐等陶质生活器皿残片.南陵自古号称“坑冶之地”,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学者对祖国古代化学史的研究是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当时前辈学者章鸿钊、王琎、梁津等探讨了中国古代金属化学,揭开了这项研究的序幕.其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初,吴鲁强、曹元宇、陈国符等对中国炼丹术的内容,王琎对《考工记》中“六齐”的成分,陈文熙、章鸿钊对古代黄铜的冶炼作了研究.1940年,李乔苹的《中国化学史》一书是第一本中国古代化学史的专门著作,对中国古代涉及化学与化学工艺的文献资料作了一个系  相似文献   

18.
大营子冶炼遗址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五分地镇大营子村南侧的大山的北坡上,包含东西两区冶炼遗存。东区冶炼遗存年代较早,至迟在公元前1 400年已开始冶炼活动。铅同位素、微量元素示踪研究显示大营子冶炼遗址东西两区均使用了来自林西县大井古铜矿的多金属共生矿石,直接冶炼铜砷锡三元青铜合金。大营子冶炼遗址东区冶炼遗存的年代测定,获得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年代测定结果,为探讨辽西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演变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9.
22年前,一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来到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的柿竹国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当时叫柿竹园有色金属矿),开始了他在有色金属选矿领域孜孜探求的人生之路。在默默无闻、自强不息的努力中,他的梦想一步步得到实现,柿竹园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铋冶炼生产企业,湖南最大的钨生产基地。他就是郴州市政协常委、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国家有色金属选矿界青年专家——李晓东。  相似文献   

20.
平南铁屎塘冶炼遗址位于广西平南县六陈镇大妙村,为2006年春季田野调查过程的新发现.本文采用金相、矿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SEM - EDS)等研究方法,对平南铁屎塘汉代冶炼遗址的12个炉渣冶金遗物样品进行了成份和显微组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遗址为炼铁遗址,炼铁渣均属铁硅系,至少存在块炼铁冶炼方法.铁硅系炼铁渣中残存有生铁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