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父亲     
周军 《江淮文史》2000,(2):71-78
我的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中国农民的优点和缺点在他身上都有浓重的表现。他是所有农活的行家里手,我家地里的麦子、玉米和高粱无不长得茁壮,村上人路过地边时都要驻足看两眼,“啧啧”地赞几声。但父亲对这些称赞不以为然,他觉得自己种庄稼获得好收成,是意料中的事,理所当然的。他有句口头禅:“庄稼是很懂事的,你给它喂多少,它就给你吃多少。”这是他一生奉行的种田经。  相似文献   

2.
在中外历史上,有先当农民而后成为国家元首的,却很少有当了国家元首而后回家种田的.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就是中外历史上这些“很少”中的一员.在他的仕途中,曾有三次回家种田的经历,并且在退休后坚持务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华盛顿第一次回家种田是在1758年.当时,华盛顿在殖民地民兵队伍担任上校,前途十分被人看好,被誉为是“未来的将军”.然而,正当华盛顿青云直上的时候,他突然辞去了军籍.因为,他想当一名真正的军官,而不仅是殖民地民兵的军官.  相似文献   

3.
乾隆年间,为了解决呼伦贝尔驻防官兵生计贫困的问题,清廷曾挑选部分“塔里雅沁回子”东迁到呼伦贝尔地方开垦种田,并向索伦、巴尔虎等官兵教习灌溉耕作技术。清政府在呼伦贝尔开垦种田的尝试,虽然仓促收场,但是这一次尝试,对农业灌溉技术在呼伦贝尔地区的传播,仍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本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军机处满档案,对“塔里雅沁回子”迁至呼伦贝尔地方开垦种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管红梅 《神州》2013,(16):258-258
新华网《30年,中国农民生活发生的几大变化》中,列举陈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生活的六大变化:从"天天耕作吃不饱"到"不种田却吃得好";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从"干打垒"、砖瓦房到"别墅楼";从"赶集"到"旅游";从"老四件"到"新N件";从"因贫辍学"到"免费上学"。真实证明,改革30年来,人民的生活富裕了,我国农民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然而,小康生活不能缺少小康文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他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待在家里,等人给他邮钱。父亲听了,笑着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  相似文献   

6.
北宋武都居士张紘墓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4月,四川绵竹县城西郊瓦庙子侧,种田的农民从土中掘出一通石碑。当农民得知此碑乃南宋乡贤抗金名将丞相张浚祖父武都居士张统墓铭时,当即妥善保存,并送交当时的县民众教育馆(县文化馆的前身)。建国后作为文化馆文物保护。不幸,在十年浩劫中,此墓铭失去踪影。近因省文物志苏成纪先生提及他曾于五十年代在绵竹县得见此碑,  相似文献   

7.
绥远省原称绥远特别行政区,在中国大西北,民国十七年(1928)始建省。民国十九年(1930)傅作义将军移防绥远,见当地农业落后,百姓生活非常困苦,农民流失量大,便作了自力更生之政策,以解决地方经济及部队之给养。首先他向军需处筹借军响,以低息借贷给农民开垦,他又命令部队协助防区内的农民耕作,务求解决当地人民民生。这张绥区屯垦督办处支付券(如图)便在这情形下发行流通。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绥远省之包头、归绥等在同年十月沦陷,这券便停止流通。这是一张军钞,但又属于一种农民货币,因此在中国货币…  相似文献   

8.
1945年4月18日。上午。正值农历谷雨时节,吕梁山南端山西省乡宁县高高低低的山地里,麦苗青青油菜花黄,农民们正在田间耕作,学生正在教室上课。突然,远处天空传来隆隆的飞机声响。停止耕作的农民和刚刚下课的学生随着声音向天空望去,只见一架飞机由东向西飞来。飞机飞到乡宁县城  相似文献   

9.
一位勤劳的农民,从自己的菜园里收获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大南瓜,他又惊又喜。后来,他把这个南瓜送给了国王。见了这个硕大无比的南瓜,国王喜出望外。为了回敬农民,他赠给了农民一匹骏马。这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有一个财主想:“国王收到了一个大南瓜,就能慷慨地回赠一匹骏马;若是我奉献给他一匹好马,他又能回赠我什么呢?”财主从自己的马群里选了一匹最好的马,送给国王。国王猜出了财主的用心,接过马,谢过后,吩咐侍从说:  相似文献   

10.
我家祖辈数代住在泰兴县古溪镇西乡王家庄。我的父亲尹善舆,虽然是个种田人,但性格豪爽、为人耿直,明大体、识大义。在那个特殊的乱世年代,凭着自己的良知和智慧,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为捍卫遭日军践踏的家园,他做出了一些普通老百姓难以做到的壮举,并且以他的言行影响了我和哥哥的革命生涯。我家成为地下党联络站1925年,中共江浙区委泰兴独立支部创始人沈毅来到泰兴从事地下工作,选择了如皋、泰兴、泰县  相似文献   

11.
罗婷 《人物》2018,(12):23-23
1398位印度农民在这个冬天得到了拯救——他们可以摆脱总额高达56万美元的债务了。几个月前,一位名叫Anantkumar Khanke的农民参加了印度一档游戏类综艺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在节目里他讲述了自己的生活困境——他从印度乡下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如果年景好,他能有6万卢比(约6000元人民币)的收入。  相似文献   

12.
初中本国史「土地所有关系的改变」一段内提出「土地的自由买卖」和一部分农奴摆脱了领主的束缚转变为农民这种自由买卖是怎样开始的、农奴怎样摆脱领主变为农民的。(高润身提问)我国历史,从西周开始,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领主的土地所有制,周天子把殷的奴隶制度推翻后,就把殷族奴隶主所有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他的子弟和功臣——诸侯,大夫,士等等。这些诸侯和大夫既是土地的所有者,也是人口的所有者,同时又是政治上的直接统治者,农奴是随同土地一齐封给领主者,他既受着领主的经济剥削,更受着领主的政治压迫,虽然比之奴隶是得到了一些解放,而却被牢固的束缚于土地之上,农奴对于领主有很紧固的隶属关系。剥削形式(?)取「井田」制度的力役地租,农忙时期须先到领主的公田里替他耕作,连自己支配劳动时间的自由都是没有的。我国土地买卖制度最早开始于春秋时代,公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在中国东北移民的农业经营(1905—194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自1905 年日俄战争以后即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他们大多在“满铁附属地”或关东州内经营水田,也有的经营旱田。一般将土地出租给当地中国或朝鲜农民耕种,也有的雇佣当地农民耕种。日本殖民统治当局还进行了建立集体移民村的试验,但并未取得他们预期的效果。九一八事变以后,在关东军的推动下,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成为日本的国策。到1945 年日本投降为止,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移民总数约27万人。在日伪政府的支持下,侵占了中国农民的大量耕地,其农业经营也是建立在大量雇佣当地中国农民或向他们出租土地的基础之上的。日本移民并未给这一地区带来更为先进的耕作技术或耕作方式,反而给当地中国农民带来深重灾难;而且由于其家庭开支较大,经济状况并未达到日伪当局的理想,并不能作为自耕农在这些地区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14.
徐守祥 《铁军》2014,(6):25-26
今后农村谁来种田?怎样种田?眼下,围绕这一“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理论界的不少有识之士在积极探索。2013年9月以来,江苏省启东市老促会在对种田大户朱锦荣的调查访问中,也在积极寻找这方面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五十年耕作,五十年丰收──记88岁高龄的著名藏学家王沂暖教授钱惠君我国著名藏学家和《格萨尔》专家王沂暖教授整整88岁了,今年是他的米寿。早从本世纪40年代初开始,王沂暖先生即满腔热情地投身于藏学翻译与研究,他是我国成绩卓著的七一本藏学家之一。止是他通...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山东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量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总体减少。在农村经济普遍衰落的大环境下,农作物价格大幅下降,打击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土地抛荒现象严重,地价随之跌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和粮作农田的跌价互为因果,是一系列的连环反应。  相似文献   

17.
乱糟糟的头发、黑框眼镜、黑棉袄、一个旧电脑包。北京的冬天,这是于建嵘一贯的装束。熟悉他的人已经习惯了,他不像学者;他自己也不愿意让农民或者工人一眼就认出来,他是个学者  相似文献   

18.
1931年9月17日,在上海薛华立路的寓所里,57岁的杨度走完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道路,溘然长逝。临终前,他极其郑重地向妹妹少姬口授了自挽联:“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书主意气杨度,字■子,号虎公,湖南省湘潭县姜 乡石塘村人,1874年农历十二月八日,诞生在一户种田兼当吹鼓手的农民家庭,是这家的长子。杨度自幼聪颖过人,有神童之称,加之读书刻苦,20岁就中了举人。杨度中举的这一年,甲午战争爆发,他出自爱国豪情,毅然弃读书仕进,上书清廷请缨杀敌,但未获批准。战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19.
箴言     
《环球人物》2013,(27):95
一个人修养水平的高低,不在他干什么,而在他不干什么。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的心态最可怕。工作要像诗人一样有激情,又要像农民一样实干。差距并非不可逾越,前提是我们首先要逾越自己。  相似文献   

20.
芦苇 中国电影整体素质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三大名声狼籍的行业:一是股票市场,第二足球,第三就是影视圈剧本一交,芦苇跟吴宇森的合作就算告一段落了。他开始忙他自己的,前前后后拖了3年的《白鹿原》终于写完了。他又开始构思下一部戏《农民日记》——陕西一个农民记了60年的日记,半个多世纪的家庭悲欢折射出时代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