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其始置之年代,史书记载共有以下四说:1.开元元年说。《通典》卷三三“职官十五”:“开元元年正月于蒲州置中都,改州为河中府,至六月而罢。”《元和郡县志》卷一二河中府:“开元元年五月,改为河中府,仍置中都;丽正殿学士...  相似文献   

2.
正陈寅恪先生曾这样评价唐"开元盛世"的出现,他说,"玄宗御宇,开元为极盛之世,其名臣大抵为武后所拔擢之人"。此论的价值之一在于肯定了武后(武则天)执政时期在朝廷取士方面所进行的革新,为其后开元繁盛打下了基础。史载唐玄宗即位,罢姚崇相,重用曾被武后拔擢的文士张说、张九龄、张嘉贞等人,以致"四海晏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  相似文献   

3.
刘长卿进士及第之年,最早见于姚合《極玄集》卷下,谓“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虽未说“及第”,但以同书其他进士及第例之,此处“进士”即指进干之第。宋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卷十  相似文献   

4.
正军器监是唐代的武器生产部门,~((1))在唐代前中期屡置屡废,尤其是开元年间更有北都军器监之设,致使各部史书对其置废时间记载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考证,以还原唐代军器监的置废情况。一中唐之前军器监置废时间关于军器监置废时间的相关记载,《通典》曰:大唐武德初,置军器监。贞观元年,罢军器大监,置少监,后省之,以其地隶少府监,为甲弩坊。开元初,复以其地置军器使。至三年,以使为监,更置少监一员……十一年,悉罢之,复隶少府,为  相似文献   

5.
现存的蒋藏本《唐韵》残卷中总韵数为204,比《广韵》少了严韵上去声。其所征引的州、郡、县名有些是唐武德至开元二十年期间的名称,有些则是唐以前、甚至是汉代的名称。孙愐的《唐韵》有开元、天宝两本。本文考定蒋藏本的成书年代是开元二十一年(733)。  相似文献   

6.
岭南僻处南疆,地理复杂。隋末大乱之时,地方势力纷纷割据,唐初和平统一岭南后,采取羁縻政策,以原有势力为基础设管州的"都府"。而在都府之上,朝廷以广州、桂州、交州为中心置"统府",以点控面,有效地维护了岭南地区的稳定。但是这种层层管理的"统府三分格局",到高宗乾封二年发生突变,随着邕府和容府的建立,原统府消失,遂形成并立的"五府格局"。可是,最迟8世纪初,唐朝设立岭南五府经略使,统一管理整个岭南的军事。在此前后,岭南选补使、岭南按察使、岭南采访使等陆续出现,在人事、监察、民政等领域,对岭南道全境实施管辖权。因此,"盛唐"的岭南道,表现出明显的"归一"趋势。  相似文献   

7.
票据史话     
马莎 《贵阳文史》2014,(6):64-65
正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铸行的一种货币,是唐代流行时间最长,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其形制仍沿用秦代方孔圆钱。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  相似文献   

8.
正《水经·涑水注》云:"秦始皇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东郡。"杨守敬《水经注疏》指出白起事在始皇之先,遂提出"始皇"二字是衍文,其说可参。但考虑到白起活动于昭王时期以及《水经注》中习称"秦昭王"等,此当是"昭王"之误文。不仅如此,白起的爵称"左更"也应是"大良造"的误文。《秦本纪》载:"(昭王)二十一年,(司马)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  相似文献   

9.
"熨斗"古称"熨斗",说文解字说:"熨,从上案下也,从曰,又(手)持火,以尉申绘也"。徐笺说:"置火于铜斗,从上按下,以申绘之尉,所以使其平也。"  相似文献   

10.
鄠县的始置时间目前有"秦代置县"和"汉代置县"两种观点。通过对史料的梳理与互证,可以发现鄠县始置于秦代的说法难以成立,汉代置县说不可轻易否定,其始置年代当以传统的汉代初年置县为准。鄠县在秦代至汉初,可能以酆县的形式存在。鄠县的始置年代,或在西汉吕后二年(前186)至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之间。  相似文献   

11.
对唐代道的研究,代不乏人,但多囿于旧说,鲜有突破。本文引用新史料,并对旧史料加以比勘考证,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唐代道的演化提出了如下新观点:唐高宗永徽年间,已有十三道的区划;武则天当政时期,回复十道旧观;开元十七年(729年),正式形成十五部的规模;开元天宝之际,实有十六部;终唐之世,几乎没有"十五道"的说法,而是一直沿用"十道"通称。  相似文献   

12.
黄征  王雪梅 《中华文史论丛》2011,(2):357-377,407
本文在整理原件的基礎上考證了陝西省神德寺塔出土文獻Y0001號寫經卷子,證明這件以往被鑑定爲"元明時期"、"金元時期"的作品其實是唐人寫經;因其避唐太宗李世民諱而"民"字缺筆,故其書寫的時間上限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位的貞觀元年(627),下限是五代後周恭帝顯德七年(960);因其不避唐高宗李治諱而直書"治"字,故其準確書寫時間可有幾種不同的推測。  相似文献   

13.
《新安文献志》收录的一通唐代户部蠲牒,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文章基于对蠲牒内容的考析,结合新出《天圣令》,对唐代任官者及其荫亲的赋役蠲免内容与程序进行讨论,以丰富学界对唐代蠲免事务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王仲殊 《考古》2012,(6):75-81,114
据《三国志·魏书》记载,魏明帝死于景初三年,少帝继位后,仍称当年为景初三年,但次年则改称正始元年。"景初四年"的年号实际上并不存在。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盘龙镜为东渡的中国工匠在日本制作,因不能及时得知中国魏朝皇帝改年号之事,所以在铜镜的铭文中使用了"景初四年"的年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唐代广福窑朱书"大历元年"青绿釉枕是罕见的具有绝对纪年的唐代瓷枕实物资料。朱书文字提到的"广福窑"在今四川成都市崇州境内,中晚唐时期崇州窑业十分兴盛,广福窑是其境内系列窑口之一。该瓷枕胎和釉的特征与崇州天福窑青瓷一致,采用含铁量较高的粘土制胎、特殊品种的草木灰制釉。其海棠形造型是受到波斯金银器的影响,反映了唐代川西地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铭文推测,此枕为买地券性质,是迄今发现的年代较早的瓷质买地券之一。铭文行书,字体刚劲雄健、拙朴浑厚,颇得盛唐书体之精髓。  相似文献   

16.
臧知非 《史学月刊》2008,(11):20-26
学界普遍认为《史律》之"试史学童十五篇"之"十五篇"是指《汉书.艺文志》所述识字课本《史籀》十五篇,"卜学童讽书史书"之"史书"是指隶书。但是,认真考证后可以看出,这里"史书"不是指书体,更不是指隶书,而是基层官吏——史所要掌握的"簿书"——各种公文文本,包括司法文书。"十五篇"也不是识字课本《史籀》十五篇,而是"簿书"的一部分,和"史书"属于同一个系统。学童考试系按年举行,三年举行大考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史官选拔。辨别清楚这些,都有助于人们深化对汉代政治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唐长安大明宫有浴堂殿,在德宗至文宗朝为皇帝的主要寝殿之一,常于此召见翰林学士或重臣,成为这一段时期朝政活动的重要场所。弄清其地点,无疑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然其所在,诸说多有抵牾,自宋代程大昌《雍录》确定其在紫宸殿东,后世学者大多沿用。本文对文献记载重新进行考辨,从而确定浴堂殿位于金銮殿西、东翰林院北。  相似文献   

18.
李皓  周晓薇 《文博》2021,(1):74-77
新出隋开皇三年(583)《折娄罴墓志》是一方值得引起重视的中古胡族姓氏新史料,结合之前同地所出土唐永隆元年(680)《折娄惠墓志》,展现出史籍不存的折娄氏一族在中古时期的社会地位与生活辙迹,为研讨中古民族融合与姓族迁变提供了珍贵信息。  相似文献   

19.
李贽《藏书》是一部优秀的史学作品,蕴涵着丰富的时代价值。其价值不仅脱胎于李贽所处的时代,也源于李贽对前人既有成果的吸收借鉴,其中明中期学者唐顺之学术思想的影响最明显。《藏书》无论在内容、体例还是在思想上,都印有唐顺之《左编》的印记。但在对四书五经、春秋笔法、道统论等诸方面态度上,又表现出与《左编》一定的差异。考之李贽和唐顺之同为王学后学的思想背景,盖两部作品所体现的是涵泳于王学内部不同派别之下的编纂旨趣。李贽《藏书》与唐顺之《左编》之间的联系及差异,体现了明代中期史学思想的内在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20.
廖薇 《华夏考古》2020,(2):76-83,113
樽、卮(含觯、卮两种器物)很容易被混淆,我们通过综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出土实物三方面材料,认为觯、卮共存且器形有别,觯附三足,卮为平底,且觯的等级高于卮,目前考古出土的玉卮应为玉觯。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樽与觯的区分要点是容器的径高比差异,樽口大腹浅,便于盛取液体,而觯口小腹深,便于饮用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