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冰雪带”现象成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韩宇 《世界历史》2002,(5):17-24
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在二战后的衰落被称为冰雪带现象,集中体现了后工业化条件下老工业区面临的困境。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传统制造业的衰退是冰雪带衰落的根本原因。联邦财政政策、投资环境以及国际竞争等因素也加剧了冰雪带的衰落。东北部和中西部较为保守的化氛围,是其未能在短时期内顺利转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中,湖南的经济破坏极其严重,抗战胜利后不久,王东原以“区域经济建设”谋求湖南经济的复兴。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湖南省情的滨湖农业区,株洲工业区及南岳文化区三个具体的区域经济建设规划,并取得了很多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3.
论文分析了全球性竞争压力对工业区适应机制的影响及工业区的竞争优势以及工业区内部形成的华人经济的潜在威胁,探讨了在新的条件下将这种威胁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的可能性。认为华人经济的特殊优势使华人企业越来越活跃,但却使当地企业日益萎缩。这反过来又促使当地经济整体进行转型;华人企业家的某些优势在于其跨地区和跨国网络;华人移民对其祖籍国潜在商业伙伴的能力和品德有深度了解,如果能发挥中介作用,意大利当地企业就能使其工业生产及产品销售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最后三、四十年,伴随美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美国城市的发展也进入鼎盛时期。恰在这一时期,中西部城市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与全国其他地区城市相比,它更清晰而集中地反映了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由此而推动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特点。因此,剖析中西部城市的崛起,对于我们研究美国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试图把中西部城市的崛起置于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考察,着重探讨中西部城市崛起的主要原因,同时阐明它的崛起对美国经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韩宇 《世界历史》2006,1(6):54-63
马萨诸塞州是美国发展历史最久的老工业基地,曾在二战后长期陷于严重的衰退之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州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被称为“马萨诸塞奇迹”。本文探讨了马萨诸塞经济重振雄风的原因,勃兴的高技术产业的作用可谓居功至伟。值得关注的是,生产服务业、教育和医疗保健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同样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本文还就马萨诸塞在80年代后期的再次衰退和90年代的重新崛起进行了探讨,并对马萨诸塞经济转型的性质及借鉴意义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东北经济近年的滑坡现象,让人们对东北现象再度关注。研究东北现象,剖析东北经济问题实质,破解东北经济问题,实现东北经济的全面振兴,不仅事关东北经济社会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的经济转型发展,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东北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根本原因东北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现象上看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一  相似文献   

7.
由于相关史料的缺乏,特别是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势力撤出了中亚,汉文史料中有关天山地区的记载非常稀少,因而文化转型前夕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至今并不清楚。本文不同意美国著名中亚学者普里查克关于文化转型前中西部天山地区存在着一个强大的葛逻禄汗国的观点,并且用穆斯林文献和汉文文献的比勘,说明当时的中西部天山地区处于政治分裂之中,这种政治分裂扫去了伊斯兰教发展道路上巨大的政治障碍,为某些部族接受新的宗教信仰并进而发生根本性的文化转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80年代美国经济与里根政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美国经济与里根政府对策唐承运刘锡海80年代是美国历史中一个重要时期。本文以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变化为客观依据,着重评述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双面效应及其得失根源。美国经济的衰退进入80年代,美国知识界出现了一场激烈论战:“复兴的形象”还是“衰落...  相似文献   

9.
李科玲 《沧桑》2014,(4):98-100
在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因素方面的转型是其最根本的表现。本文先介绍了中世纪晚期孕育的经济因素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围绕近代经济因素从城市向农村的渗透程度这条主线,探寻和分析中世纪晚期经济是如何向近代转型的。主要阐述了两条途径:一是城市经济关系深入农村;二是城市人口和资本向农村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刘俊 《旅游科学》2006,20(6):35-40,58
海滨度假地衰退是国际旅游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现有研究形成的两个理论范式——生命周期理论和转型理论都无法完满地解释中国海滨度假地衰退现象。本文以烟台牟平养马岛为案例,对其旅游开发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后发现,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传统海滨度假地往往遭遇制度性衰退和竞争性衰退的双重困境。中国海滨度假地的复兴必须首先摆脱行政经济的禁锢,走市场化改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遗产学或遗产旅游学的"遗产"名称来源于一般生活常规的"遗产"名称,实物形态为财产,两者之间既有相同及重迭的部分,又有不同的特征。遗产学或遗产旅游学并不仅仅着眼于其权属、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是着眼于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和审美等文化价值,关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从不同的视角和标准可对遗产作不同的分级和分类。遗产学专家的长期论证表明,"遗产"一词较为贴近遗产学或遗产旅游学学科的特点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李占才 《史学月刊》2005,1(12):66-70
华中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占领富庶的华中攫取以战养战的战略物资,控制中国经济枢纽,摧毁国民政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排斥其他国家在华中的资本势力,便成为日本侵略华中的经济根源。日本侵略华中之初,在速战速决战略指导思想下,对华中地区大肆掠夺的同时进行疯狂地破坏和摧残;战争持久化以后,日本加紧对华中沦陷区的经济统制,试图把华中经络成为他们以战养战的经济基地。  相似文献   

13.
1978~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演进--决策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改革不是依据理论预设,而是诉诸实践和试验,从局部开始,"撞击-反射"式地推进.改革初期,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确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方向,经历了重大的观念和理论的突破,包括激烈的争论.这种突破得益于理论界的不懈探索和领导人的正确决断.国际交往的扩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为反思中国体制弊端、探寻改革之道提供了多样性的参照物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但是,对改革思路突破最有力的推动,还是实践本身.正是在总结中国自己的历史经验,同时吸收国外经验,了解和研究国外各种经济理论,特别是比较系统地汲取东欧国家改革经济学的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的改革学派,形成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整套观点和政策主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沈寂 《安徽史学》2004,(1):86-91
庚子勤王是一次晚清主张清廷体制内改革的高峰,也是其终结.以前学术界有将其革命化的倾向.本文将自立会的横向关系作一疏理,以说明唐才常是以湘系力量为核心,以长江流域为基地,联络各方的一次勤王运动.自立会发动会党的深度与规模是空前的,与北方义和团适成鲜明对照.这次运动的失败与内部的不协调、会党的素质及地方大吏的派系有关,都是值得注意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5.
陈红民  魏兵兵 《安徽史学》2005,(4):63-70,114
国民革命时期,中共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对国民革命的进程和国共两党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923-1925年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考察,分析中共在此时期宣传策略的转变和宣传话语的特点,即中共如何将"左派"、"右派"、"阶级斗争"等概念引入国民革命的过程,从而勾勒出国民革命期间中共在宣传上从被动到主动,争取到宣传强势,并最终将阶级斗争理论与国民革命结合起来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尹湾汉简《神乌赋》结尾所引《传》文中,涉及“勒靳”的一段不易理解,研究者的看法也不一致。本文通过对《传》文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并援用传世文献与之比较,提出了读“勒靳”为“麒麟”的新说。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从"三二0"到"四一二"的心路历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奎松 《史学月刊》2002,(6):70-79,104
蒋介石从“三二0”走向“四一二”,从尝试“限共”最终走向公开反共,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并且是充满了矛盾心理的转变过程。其实,蒋介石并没有像以往一些著作所说的那样,从“三二0”之后开始,就处心积虑地准备清党反共。相反,走向“四一二”最初并不在他的设想之中。其对容共政策的态度转变,固然带有某种程度的必然性,但也带有相当程度的偶然性。深入考察蒋在这一过程中心态与环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况,对全面了解国共两党历史恩怨的形成或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某些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呈现出符号化、时尚性、讲究身份象征等倾向,即所谓“符号性消费”。本文从“雅虎中国”网的一项调查入手,通过云南元阳梯田案例,证明这一现象在旅游消费行为中也客观存在。某些旅游者认为,旅游是一种时尚追求,选择到哪里旅游、怎样旅游,都能体现出人们对自己社会角色扮演的定位和评价,以及对自己地位区隔的认可和接受。这种“符号性消费”行为对旅游地的社会建构意义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A noted American authority and investigator of China's economy outlines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the ongoing reorienta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policymaking toward increased state activism, which has gained momentum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 initial section of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market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 initiatives of China's late reform period to provide a baseline against which to measure the subsequent shift toward increased state intervention and guidance in the economy. The author traces the shift in three critical policy arenas (social polic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y policy) and demonstrates how state involvement in each intensified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e then proceeds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accelerated state activism in the future, identifying potential rewards as well as large risks. Among the latter are macroeconomic imbalances, a "softening" of budget constraints,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and terminating unsuccessful economic programs, and tensions with trading partners.  相似文献   

20.
出土文献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有两则与牛郎织女传说相关的史料,这为解决牛郎织女故事形成时间上限、传说早期形态、起源地等问题提供了线索。秦简《日书》出土于湖北云梦县战国末期秦墓中,因此战国末期应该是牵牛织女故事形成的时间上限,简文说明牵牛织女婚姻悲剧故事此时已经成型。睡虎地《日书》浓郁的楚文化特色为诸多起源说之一汉水说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