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慢来,一切都还是未知 张怡微,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2012级中文系,博士生。上海作协签约作家,曾获台湾时报文学奖、香港青年文学奖冠军,出版有《你所不知道的夜晚》等多部作品。并在多家媒体开专栏。  相似文献   

2.
东京的夜景是世界著名的夜景之一。与纽约、巴黎、新加坡、香港等地金光闪亮耀眼的夜晚不同,东京的夜景宛如星河泻地,光线柔和,银灿灿一望无际。特别是大型广告霓虹灯,大胆地突出绿色、白色、黑色,当然也有红色、黄色,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夜景图,另有一番情趣,让人留连忘返。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国时期,东莞籍商人在香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周氏家族便是其中佼佼者。周少岐、周竣年父子在香港经营金融、保险及航运等业,成为巨富。周门一家,在港多有作为,经商致富,热心服务社会.有多人曾担任香港定例局议员和华人代表,这在当时是很突出的。但周氏家族在香港的活动和影响,时人及后人关注皆不够,陈伯陶所纂民国《东莞县志》亦无记载。本文主要阐述周少岐父子事略,以作补遗。  相似文献   

4.
九龙半岛繁华背后的市井生活九龙半岛位于维多利亚港北岸,包括油尖旺区、九龙城、观塘、黄大仙和深水埗五个部分。它以旺角界限街划分,又分南面的“旧九龙”和北面与新界大埔相连的“新九龙”。其中旧九龙沿南北走向的弥敦道排列着尖沙咀、油麻地、旺角等商业区,是香港人气最旺的购物区,是香港旅游购物的天堂。特别是最南端的尖沙咀大型购物商场、豪华的顶级酒店和众多的小店铺和酒楼餐厅挤在一起,几乎是寸土寸金,人称“黄金英里”(Gold mile),每到夜晚,流光异彩,繁荣非常。  相似文献   

5.
再迎七一     
李玲玲 《神州》2012,(21):78-78
十五年前,我还是个小学生。香港第一次踏回了家门。我记得香港回来的那天,满街的烟花点亮了仲夏的夜晚。也是在那一晚,很多人围座在电视机前。满眼潮湿地看香港回来的那一刻,那时的我,只是听大人说,又一个孩子回来了,我想,孩子回家是最好的,哪有比家更好的地方呢。从那儿以后,我知道祖国又迎回了一个孩子,从此少了一份漂泊,少了两份思念。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在全球飞速的发展,而旅游形象早就作为当地旅游业招揽游客的一个关键。游者心中明确旅游地的形象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所建立起来的,而旅游业所带起的周边旅游资源也搭着"顺风车"一样的发展着。所导致的就是给很多游者造成景区或者是旅游地已然成为配角。不能给旅游者一个确定的形象去记录。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在全球飞速的发展,而旅游形象早就作为当地旅游业招揽游客的一个关键。游者心中明确旅游地的形象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所建立起来的,而旅游业所带起的周边旅游资源也搭着"顺风车"一样的发展着。所导致的就是给很多游者造成景区或者是旅游地已然成为配角。不能给旅游者一个确定的形象去记录。  相似文献   

8.
中环奢华游中环是香港的精华地区,也是许多游客的首选行程。各式高级国际名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自然也成为购物狂们血拼的胜地。知名观赏景点太平山及夜店名区兰桂坊也坐落于此,这里可以让人从早展疯狂到夜晚。  相似文献   

9.
韩金红 《旅游》2005,(3):62-67
济源,曾经是夏王朝的都城。中华民族的许多创世纪传说和神话故事,如皇帝祭天、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都发生在这里。历代皇帝、将相和文人墨客来游者甚多,白居易盛赞"济源山水好",乾隆皇帝称誉"名山胜迹"。使人惊叹的是,在这样一座不大的城市里,竟然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正是带着对济源深厚文化底蕴探究的向往,在两年中8次到济源走访拍摄历史文化遗迹。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周年纪念日,特发一组叶剑英、郭沫若,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注香港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太平山又称扯旗山或维多利亚峰,海拔339米,位于香港岛西部。自开埠以来,一直被视为香港的标志。从中环花园道山顶缆车总站乘缆车几分钟便可到达山顶老亲事。在山顶可见海面上白帆点点,维多利亚港千墙万桅,还可俯瞰香港全貌。山上还有柯士甸道公园和山顶公园。登太平山的最佳时间是在黄昏和夜晚。如今登太平山观香港夜景,是外地游客在港的必览景观之一。宋城位于九龙荔枝角,仿造宋代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建造。从建筑、摆设、音乐到城内人物的服饰,都洋溢着宋代的风情。在城内可观赏到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现场手工制作以及…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2011,(12):35-35
"购物天堂"是香港当仁不让的招牌,12月,圣诞之月,那就俗一回,去香港购物吧。香港是自由港,绝大多数的货品没有关税,世界各地物资都运来竞销,有些比原产地还便宜。香港各区都有大型商场,如太古城、沙田新城市广场等,其内除有大型百货公司之外,还有各类商店和食肆,有些更有游乐设备,是购物和休闲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3.
牛钊 《炎黄春秋》2003,(11):26-29
在北京的香港记者群新中国成立以来,香港记者很少到内地采访。至80年代中英两国开始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后,北京便成为香港传媒界的注视焦点。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到最后中英协议签字,其间经过23轮谈判,每次都有大批记者追踪报道。到了后来,这些记者不仅关注中英谈判,还获得了全国人大、政协开会时的采访权,报道范围更为扩大。中国收回香港主权,是举世瞩目的重要事件,更是香港同胞的切身大事。因此各媒体派到北京的都是强兵悍将,有的派出经验老到的资深记者,有的则派出精明伶俐的后起之秀。其中最活跃的有四大名旦,即《快报》记者曾慧…  相似文献   

14.
近代经济新闻研究是史学探索的新领域。就新闻专栏而言,第一份商业性中文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对某些经济现象报道的频率等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反应值得关注。《香港船头货价纸》经济新闻专栏取舍有其政治框架,政治框架下的经济新闻报料的选择往往多有取舍,这与传播者办报的受众目标的定位,特别是政治取向密切相关。《香港船头货价纸》刊发的鸦片方面的经济新闻属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社会重要的议题,反映了西方对华刊物追逐殖民利润的商业目的。由此而言,《香港船头货价纸》经济新闻的日常生活叙事背后呈现的是列强对华政治霸权的话语表达。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1990年加拿大的华人达70万,①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早期加拿大华侨华人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其中以广东省的四邑地区居多。1947年加拿大废除排华法,1967年放宽移民入境条件,来自香港的移民日益增加,80年代中期以后增长更快。如今,香港移民已成为华人中的最大移民群体。这自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兴趣。本文旨在探讨香港移民移居加拿大的背景、移民特点、贡献、回流情况等诸问题。一香港人移居加拿大有悠久历史,但人数起初不多。如1956年至1965年到加拿大的各国华侨华人共有22193人,其中66%(14648入)是香港移民②,每年…  相似文献   

16.
宋奕 《中华遗产》2005,(3):85-89
澳门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案即将在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接受审议,这使得国内外历史文化界的目光焦点骤然齐聚到澳门。一时间,澳门的建筑、历史、民俗等都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们一方面希望澳门此次申报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也不禁注意到与澳门具有相似背景、长期被视为澳门兄弟的香港。“香港有没有申报世界遗产的计划?”“澳门申报世界遗产会对香港带来何种影响?”“香港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现状如何?”关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人们期望听到来自香港的声音……在最近举行的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一次科学研讨会上.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负责人,执行秘书吴志华博士。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吴博士侃侃而谈,道出了香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心声。  相似文献   

17.
王永亮 《神州》2012,(27):227
在当代城市生活中,人们对于夜晚的理解和认识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在电灯发明之前夜晚是人们工作一天之后睡觉休息的时间,基本不会有什么夜生活。而现如今城市的黑暗已经完全被五光十色的灯光所取代,在夜晚我们一样可以工作、休闲、娱乐,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对城市夜景画的研究和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涂光群 《百年潮》2003,(3):68-71
最近有位朋友对我说:你出了不少书,有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游记、随笔等,但我感觉,印象最深、引起人们关注的恐怕还是1994年首次在香港出了海外版(书名《中国文坛写真》),1995年又由文联出版公司出了内地版(书名《中国三代作家纪实》)这两本写文坛的书了。我听说香港有位先生赞誉你的书是“文坛史记”。可是我们生活在内地的人都知道,文坛是个是非之地,写它难免有风险。那么你为什么要写“文坛史记”呢?她的提问引来我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心月 《环球人物》2013,(26):38-40
都想扶植代理人,不惜干涉我内政媒体报道称,"对抗中央不能当特首"的底线绝不会退让随着香港各界关于2017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产生方式的讨论进入白热化,国际社会也开始予以关注。新任美国驻香港总领事哈特(中文名夏千福)今年7月到任后动作频频:走街串巷"访察民情",会见香港各党派人士,并发表一系列涉及香港政局的言论,引起广泛关注。香港《文汇报》、《大公报》随即发表文章批评他过多干预香港事务,外交部驻港特派员也向美方提出抗  相似文献   

20.
浅论香港十九世纪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记载,1841年,香港岛上约有7450人;所以,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就相对不高。其后随着人口的增长,教育的需求也就日渐增加。但当时岛上比较富裕的家庭,习惯上都会将其子弟送回广州等地读书。对于香港教育,自然也较少关注。所以,只有一些教会等志愿团体,来为香港贫苦阶层的学童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