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通志馆是民国时期安徽省专为编修《安徽通志》而成立的修志机构,从1931年开始编纂志稿,至1934年完成《安徽通志稿》157卷。由于经费支绌,1935年,安徽通志馆工作被迫停顿。1946年9?月,安徽通志馆恢复建立,因与安徽省文献委员会的矛盾,通志馆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2.
李则纲先生,安徽枞阳县人。生于1892年,逝世于1977年,是我省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他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和历史的教学、研究工作,著有《史学通论》、《史学论丛》、《始祖的诞生与图腾》,《革命大事年表》和《安徽历史述要》等书,不论在历史科学理论和安徽地方历史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1990年,国内第一部地方科技通史《安徽科学技术史稿》(45万字)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史稿》课题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秉伦先生就安徽科技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4.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如何保证质量,加快进度,推动《安徽通史》和《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编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王鹤鸣同志长期从事学术研究,颇多建树,安徽近代经济尤为其所长。继写成《安徽近代经济探讨》(中国展望出版社1937年12月出版)之后,最近与青年学者施立业合作又撰写了一本学术专著《安徽近代经济轨迹》(以下简称《轨迹》)。  相似文献   

6.
宋霖 《江淮文史》2005,(6):4-22
章伯钧和其亲属的报国心与桑梓情   沉寂29年后,章伯钧的名字重现于家乡媒体.   1986年5月24日《安徽日报》第一版刊出:《章伯钧藏书捐赠仪式在肥举行》,副标题为《330部、2562册珍贵善本图书由省图书馆收藏》,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7.
创刊词     
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安徽史学》創刊了。《安徽史学》的前身是《安徽历史学报》和《安徽史学通訊》。这两个刊物自1957年10月创刊以来,对推动本省历史科学的研究,曾起过一定作用。现在为了集中力量进一步办好刊物,使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設服务,特将《学报》和《通訊》合併改刊为《安徽史学》。本刊是一个面向全国发行的地方性历史刊物。在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下,它将对本省的历史开展研究和討论,反映本省史学界和国内有关安徽历史的研究成果,以推动本省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为本省青年史学工作者和对史学有兴趣的同  相似文献   

8.
拙作《陈独秀早期的两组“佚诗”考析》一文(见《安徽史学》1985年第1期,以下简称《考析》),对陈独秀在1908年至1910年间的思想与活动,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近读《安徽史学》1985年第五期,上有《亦谈陈独秀的“佚”诗与“隐居”》一文(以下简称《亦谈》),对我的观点提出异议。为此,我写了这篇《再论陈独秀的“佚诗”与隐居》,与《亦谈》作者商确。  相似文献   

9.
《安徽钱币》2008,(2):34
2007年第4期《安徽钱币》发表了雷晴波先生《有关改法币为金圆券日期的质疑》一文(以下简称《雷文》),对我发表在同年第2期《安徽钱币》上《从一张巨额支票看旧中国法币的崩溃》一文中提到的金圆券发行日期等问题提出质疑。关于金圆券的出笼和发行情况,我曾写过一篇《昙花一现的金圆券》发表在是年第3期《安徽钱币》上。现根据有关历史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对金圆券的发行情况再作如下补充介绍。  相似文献   

10.
地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是我国科技史研究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尚无一部系统的地方科技通史.张秉伦、吴孝铣等先生合写的《安徽科学技术史稿》(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年出版)填补了地方科技史研究的空白.《史稿》第一次对安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见解颇具深度,结论多有新说.全书40余万字,图片近70幅,从原始社会一直写到1985年.《史稿》具有以下特色:一、我国第一部地方科技通史安徽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安徽境内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劳动.在和县发现了二、三十万年前的猿人头骨化石、骨器和角器.历史上著名水利专家孙叔敖,组织人力修建了芍陂(今寿县的安丰塘).名医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我国最早的全身麻醉剂,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麻药  相似文献   

11.
陈意新 《江淮文史》2005,(2):172-176
我第一次读《江淮史》是2003年冬天,纯出于个人兴趣。当时,我经常通过互联网从美国与安徽社科院的沈葵先生和安徽大学的王朔柏先生讨论我们的合作研究项目“人民公社期间的安徽农村”。在一次聊完课题后,这两位同事告诉我,《江淮史》2003年第一至四期连载了高飞先生的回忆录《蹉跎与奋进——我的知青生活十五年》,其中提到了我二哥的名字,  相似文献   

12.
《安徽史学》1989年第3期刊出《安徽建省考》后,承安徽方志学界同志们的器重,在同年8月10日于合肥市实验饭店就拙文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安徽《修志参考》1989年第6期以《安徽究竟何时建省》为题作了报导。笔者极为赞同这一认识:“一个省从筹备、初步定型到最后完成,有一个过程。究竟以哪一个时间为建省时间,需要看一个  相似文献   

13.
《安徽钱币》2003年2期发表一篇《安徽发现新的楚布》,介绍了近年安徽固镇附近发现的一种新的楚布。第3期刊载了拙文《关于安徽固镇新见楚布的一点意见》,提到这种布币,此前已见于《开元泉社》网站(http://main.kaiyuanquanshe.com)中的《钱币论坛》,为  相似文献   

14.
《安徽史学》复刊10周年回顾原《安徽史学》副主编杨雨润我最近听说,《安徽史学》已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后来,我又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上看到一篇文章,它介绍了核心期刊的测定标准与方法,我这才明白所谓核心期刊走指在一定时期...  相似文献   

15.
编后记     
本刊的前身是《史学工作通讯》,现在,我们把它改版为《安徽史学通讯》,公开发行.我们所以这样做,是想使这个刊物从内容到它的名称更能显示出为安徽地方史研究服务的特色;也就是想在安徽地方史研究的领域中,更多地、有系统地提供安徽史料和介绍安徽历史研究情况,以便较好地为更多的史学工作者服务,为全国历史研究的总任务服务.  相似文献   

16.
黎洪 《江淮文史》2003,(2):72-93
您想知道建国后《安徽日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吗?您想知道安徽是如何冲破“两个凡是”思想禁区的吗?……我省著名理论家、新闻界的老领导黎洪,为悼念一代报人施培毅而撰写的《道德文章光照江淮》一文,向您介绍了《安徽日报》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17.
治史四要素     
治史四要素戴逸《安徽史学》办得很好。我记得“文化大革命”以前,《安徽史学》就有了,起初刊名为《安徽史学通讯》。当时全国省一级的史学刊物还是极少的,所以安徽办历史刊物是有传统的。我那个时候经常看《安徽史学》,因为那个时候刊物比较少,除了《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北京出版的《中国妇女名人录》、《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作家辞典》、《当代国画辞典》、《中国专家人才库》,合肥出版的《安徽当代美术家人名、作品图录》、《安徽美术五十年》、《安徽省妇女儿童数据库》等辞书中,均载有《宋亦英》条目。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香港有关  相似文献   

19.
警惕比附史学,认真研究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戚其章《安徽史学》办得不错,是一份很有特色的刊物。两年前,我在一篇题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短文里已经谈过,不再重复(见《安徽史学》1994年第1期)。刚才听了各位同行先进的发言,颇受启发,也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0.
在《李鸿章全集》编委会首次会议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位先生、各位朋友:我很高兴能参加《李鸿章全集》编委会。这次《李鸿章全集的重新编纂,是在顾老的倡议发起下开展的。安徽教育出版社和安徽社科院的同志,经过大半年的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联络了北京、上海等好几个省市的同志一齐参加这项工作,尤其是安徽教育出版社能够一下筹集200万元巨资出这部书,表明了安徽的同志有魄力、有远见。当然,首先是顾老的倡议非常好。我本人也乐于从命.愿意在顾老的领导下,团结编委会的全体同志,做好《全集》的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