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古发掘与考古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发现和考古学理论方法是考古学赖以进步的两条腿。考古发现不断刷新考古学家的视野并为考古学研究的深入提供新的资料,考古学理论方法使考古学的眼睛更加明亮,分析和思考更具有科学的力量。理论方法让考古学家对考古发现有更深入的认识,考古发现同时也推动综合研究和理论方法的进步。此外,考古发现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关注,考古发现和考古学知识的普及可以为考古学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对考古学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考古学的持续发展要求考古学家必须正确处理考古发现、考古学自身理论方法的完善以及考古学与化遗产保护、公众知识状况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祖国文化同一性的形成,应当追溯到原始社会。早在传说时代,人们的迁徙与文化交流,克服了自然的险阻,形成了江河山海地区性的融合。在古遗址的发掘中,不仅可以看到文化层的叠压继承关系,还可以看到两种(或几种)文化的交融情况。女娲氏补天造人的传说,启示了龙种的起源,或龙图腾(女蜗蛇身)与凤图腾(伏羲氏风姓可作凤与虎两种解释,但他毕竟同化为蛇身)两族团(人们共同体)的婚姻(龙虎交会)。古代“有 ‘物’有则”或“神奸”的认识,实际是指  相似文献   

3.
正《成都考古发现》(2011)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精装本,正文共597页,约88万字,文后附有彩色图版20页、黑白图版4页。定价198元。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2011年度的考古报告集。共收录考古报告25篇,包括新都赵家河坝、上陈家碾、朱王村、大江村,郫县三观村、陈家院子、青杠村,温江柳岸村,青白江新华村等宝墩文化至十二桥文化遗址的发掘报告;金沙遗址总装后勤部供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考古学会两周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与多个考古文博单位合作举办了多场学术研讨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探索两周考古学术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我们组织了本组论文。感谢各位论文作者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学界的批评指正,并期盼大家对今后活动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文耀 《考古》2015,(2):31
《成都考古发现》(2012)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本,正文共591页,约88万字,文后附有彩色图版24页。定价238元。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2012年度考古报告集。共收录了考古发掘报告24篇,包括新津宝墩遗址、西昌横栏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新津柳河村宝墩文化至十二桥文化遗址、新都高桥村宝墩文化至三星堆文化遗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陕南地区史前考古遗址的分布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认为最迟在距今60万年前陕南就有人类活动,是中国早期史前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陕南地区史前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式的广泛分布和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则表明这一地区早期人群流动的频繁及其与多种族群活动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旧石器时代在陕南活动的主要是以汉水上游和南洛河上游旧石器文化为代表的两大人群;新石器时代早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人群进入陕南并在此活动;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陕南则呈现了以黄河中游流域为主的华夏族群先民和以长江中游流域为主的三苗族群先民交互影响的态势,而巴族先民的文化因素也开始在陕南显现,从而为陕南地区早期文化和族群的多样性及其相互交融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考古发现谈湖南古越族的概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代越族分布地域很广,"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越)杂处,各有种姓,不尽少康之后也."林惠祥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具体指出:"百越所居之地甚广,占中国东南及南方.如今之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越南或至安徽、湖南诸省."可知湖南在古代也是百越之地.湖南境内古越族的活动与分布情况如何?考古发现提供了一些实物史料,可供研究.本文就已出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越文化遗物,对其概貌与有关问题作些粗略的探讨,以求  相似文献   

8.
93.福建泉州宋元港与海船遗迹(宋至元)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该港包括3湾11港。自北而南为泉州湾、深泸湾、围头湾。泉州湾中的洛阳、后渚、石湖三港为较大的商港,是宋元时期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具有标志意义的遗址。1973年,在后渚港发现一艘保存较完整的宋代海船,说明宋元时期的中国航海技术之发达,为泉州海外交通史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在泉州南门外和法石、后渚等地,常发现有古船的桅杆、船索、船板、船钉,以及石砌建筑基址和石塔等物。此外,礼拜堂、开  相似文献   

9.
从考古发现看秦汉六朝时期的岭南与南海交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庆新 《史学月刊》2006,7(10):10-17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两广地区、南海诸岛以及越南等地相继发现了一批秦汉六朝时期的有关南海交通与海外贸易的遗址、遗物,展示了岭南社会经济一向的海洋特色,大大改变了岭南的古史景观,也丰富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2010,(13):19-23
<正>1.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距今200万~1.2万年)位于河北省阳原县东部,桑干河北岸,石匣里乡境内,是国际标定的第四纪地层代表地点,其研究价值可与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东非的奥杜维峡谷相媲美,成为中国以至其他大陆进行地层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先秦文献都提到了泛滥成灾的洪水,提到大禹治理洪水并划分九州,讲长江、黄河的各处险要为大禹开凿水道留下的遗迹。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本文认为,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大禹是不可能治理黄河、长江的,所谓大禹治水不过是把济、濮流域的洪涝排泄出去而已,大禹治水的活动范围不出今天的豫东、鲁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原名《沙捞越考古学》,郑德坤先生著,1969年曾作为单行本在剑桥发表,1982年又收入《中国考古学研究》(英文)一书中,本文即译自此书。沙捞越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古代为婆利国所在地,公元第六世纪初至第七世纪后期和中国有外交关系,《梁书·海南诸国列传》、《隋书·南蛮列传》、《唐书·南蛮列传》皆有记载,但这里的考古学资料表明,中国和沙捞越的文化交往至少在汉代已经开始。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移民和当地人民一起,为发展沙捞越的经济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译文有删节,图版也做了省略,谨向郑先生致以歉意!  相似文献   

13.
14.
淮阳位于辽阔的豫东大平原,因居于淮河之北故名。古代则称“宛丘”、“陈”、“陈城”、“陈县”、“郢陈”,后来又称“陈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五朝都会,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淮阳的考古工作是1979年开始的,起步较晚,收获却很显著。现将淮阳县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情况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刘允东 《文物世界》2010,(1):16-19,31
<正>车马坑是古代常见的埋葬现象,依据坑内埋葬内容不同,又可以区分为车葬坑、马葬坑和车马合葬坑三种类型[1]。车马坑埋葬现象,始自商代晚期,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直到西汉初期许多诸侯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古代文明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明显的个性、风格和特征,基础深厚,光辉灿烂,对全人类的文明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文”一词,在古文献中最早见于《易经·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研究中国古  相似文献   

17.
考古学是一门迷人的科学,许多时候连考古学家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现什么。考古发掘中,有时你越是期待着的东西,似乎越是不那么如意;可是往往是你意想不到的,它却出现了。考古学还是一个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科学,并不是考古学有多么神奇,而是考古发现的神奇。青海民和县黄河岸边的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遗存,就很能够说明这些。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的19至20世纪之交,以古代文明再发现著称。19世纪的最后一年——1899年,闲散京官王懿荣得了疟疾,因为服中药龙骨而辨认出第一组甲骨文,使来自安阳的龟甲兽骨不胫而走,从此中国历史的纪年,自公元前841年的"周召共和"前移了近十个世纪,有文字记载的时期长达两三千年,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发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的旧石器考古工作,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本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期间,曾有一批日本学者在哈尔滨顾乡屯掀起过旧石器时代考古热潮,后来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冷落和观点分歧的岁月;近十多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又进入一个活跃的时期。表现为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地点逐年增多,获得的材料较丰富,参与有关调查、发掘和研究的人员和单位增多,进行了包括中国科学院所属有关单位在内的几个单位联合发掘和  相似文献   

20.
定窑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白瓷窑场之一,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定窑有着丰富的文献记载和大量传世品,是古陶瓷研究中成果最为丰硕的窑场之一。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兴起,湮没已久的定窑窑场于1922年被重新发现,经过百年来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以及逐渐丰富的考古学研究,定窑研究正在向更为广阔和深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