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公司土地的私有化和“共耕制”的废除为转折点,以及由此引起的三大问题,即印、白关系的急剧恶化、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和管理问题的日益突出为线索,探讨了原来的英国特许商业公司怎样在北美的殖民过程中逐渐发生嬗变,又怎样在解决上述三大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在经济上引入雇佣劳动制、白人契约奴和黑人奴隶制,另一方面则在管理上引入贵族的或平民的代议制,进而在内容和形式上为一个正在诞生的新的社会构建起一种独特的结构,从而对美利坚文明的历史起源作出社会历史学的和系统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3.
魏晓明  汪清 《安徽史学》2000,(4):9-11,8
关于什么是文字,学术界向来有宽式和严式两种标准,我们赞同严式标准,即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本文拟按这一标准来探讨汉字的产生时代,以就教于方家。一、商代中期前中国已有文字,但不是汉字 以严式标准来衡量,文字应是能较完整地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早于殷墟甲骨文的陶器符号虽然发现了很多,但从数量和分布地域的  相似文献   

4.
5.
Hybride der Romantik: Frankenstein, Olimpia und das künstliche Leben . Dieser Beitrag untersucht Vorstellungen über die Möglichkeit der Erzeugung künstlicher Lebewesen in der Zeit der Romantik und die damit verbundenen Ängste am Beispiel zweier fiktionaler Texte: 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 und 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s Sandmann. Dr. Franksteins Monster und Dr. Spalanzanis Automat verkörpern – auf unterschiedliche Weise – die Möglichkeit einer Wendung wissenschaftlicher Produkte und insbesondere künstlicher Hybride ins Monströse. Ihre Geschichten thematisieren das Grauen, das vom drohenden Kontrollverlust ausgeht und als der modernen Wissenschaft innewohnende Gefahr selbst nach der Zerstörung der monströsen Kreaturen bestehen bleibt. Der Begriff des Unheimlichen, von Ernst Jentsch und Sigmund Freud mit Bezug auf Hoffmanns Sandmann formuliert und 1970 von dem japanischen Robotiker Masahiro Mori als Phänomen „des unheimlichen Tals“ (Uncanny Valley) weiterentwickelt, erlaubt weitere Einblicke in die Frage nach künstlichen Lebewesen und ihre Interaktion mit Menschen. Summary: Hybrids of the Romantic: Frankenstein, Olimpia, and Artificial Life . This essay analyzes fantasies and fears related to the possible creation of artificial humans in two influential pieces of Romantic literature, namely E.T.A. Hoffmann's Der Sandmann and 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 Both the automaton Olimpia and Dr. Frankenstein's monster are hybrid creatures. These dystopian figures represent the Romantic fear of the loss of control over the outcome of human endeavour, they symbolize the dangers immanent in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hybrids, Olimpia and Frankenstein's monster are capable of breaking apparently unpenetrable boundaries, such as those between human and non-human, and between life and death. As such, these creatures become “unheimlich” (uncanny), a critical term developed by Ernst Jentsch and Sigmund Freud, who directly referred to Hoffmann's Sandman. The term “uncanny” was further developed by the Japanese roboticist Masahiro Mori in the 1970s. Mori's investigation of human responses to androids (“Uncanny Valley”), shows the persistence of doubts and fears surrounding artificial humans far beyond the Romantic times, and opens new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issues of creation, reproduction, hybrids, hubris and gender.  相似文献   

6.
拉美结构主义发展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中叶,对拉美和整个第三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这种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①从三个方面论述拉美结构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第一,拉美结构主义是阿根廷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种延续,洛佩斯-佩列格里尼学派的影响尤为显著;第二,这种理论的兴起与20世纪前期盛行于拉美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密切相关;第三,拉美结构主义是普雷维什个人职业经历与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史学月刊》的前身叫《新史学通讯》,是由河南大学校长、名历史学家嵇甫教授倡议,于1951年1月31日创办的。它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的一家史学刊物,由当时的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名历史学家黄元起教授任主编。《新史学通讯》是在新中国诞生仅15个月的特殊历史环境下,而创办的负有特殊历史使命的新型史学刊物。新中国建立之初,在中小学担任历史课的教师和一般史学工作,对于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农历六月的丹麻乡,风和日丽,蝴蝶蹁跹,杂草丛生,溪水潺潺,树木茂盛,到处是一片葱茏的景象。这里每年农历六月十一至十五日举办为期五天的传统花儿会。每到此时,附近乡村的群众穿着民族服装,兴高采烈,扶老携幼,赶集赴会,尽兴欢乐。  相似文献   

9.
洪煜 《史学月刊》2002,(8):116-119
为了促成并加快史学范式的转变,培育并确立科学的学术规范,倡导并树立健康的学术风气,2002年4月14-18日,《史学月刊》编辑部在古都开封召开“史学期刊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学专业期刊及部分有史学专栏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史哲》、《史学集刊》、《史学史研究》、《安徽史学》、《光明日报》、《江汉论坛》、《求是学刊》、《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等近20家杂志社的代表应邀出席会议,就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史学期刊在史学发展中的作用、学术期刊间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0.
11.
从科学到政治:全球变暖问题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再荣 《史学月刊》2003,(4):114-120
国际社会在对待全球变暖问题上经历了从科学回应到政治回应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全球变暖科学理论的发展为国际气候科学界达成有关共识提供了基础,同时为政治家的政治决策提供了相关的科学背景知识,从而为全球变暖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政治回应过程反映了更为复杂的国家集团间的利益矛盾,主要包括南北矛盾和北方内部的矛盾,它们的妥协和合作是确保温室气体减排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史学三流派及形成的社会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设三矛盾——三社会思潮——三史学思潮——三史学派别为观察坐标。主张独自的“社会思潮划分法”,认为中国现代社会思潮演进乃史学思潮波动推动的至要根据,遂分中国现代史学为:批判主义史学、民族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由此反对传统的时代划分法、阶级划分法与时下流行的方法论划分法。  相似文献   

13.
1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全会通过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21世纪初最新的战略举措,是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同时,构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今年是《史学月刊》创刊50周年,也是一个新世纪新千年的开端。在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的同时来纪念本刊的创刊,编辑部同仁深感荣幸,并愈发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史学月刊》原名《新史学通讯》,由中国新史学会河南分会主办,河南大学校长嵇甫先生、河南大学学院院长郭晓棠先生和史地系主任黄元起先生于1951年1月共同发起创办。1957年改名《史学月刊》。本刊50年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华 《史学月刊》2003,(5):97-103
俄国城市的雏形是军事、行政中心,而非手工业、商业中心。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发展迟缓,水平低下。从历史根源上看,萎靡不振的大陆性贸易,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极权统治,村社宗法文化的长期存在,东正教伦理培育起来的俄罗斯民族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对西方民主自由的蔑视和对个性的扼杀,农奴制改革的短期效应,赶超型的军事工业化战赂,都严重阻碍了苏联时期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