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荣增  穆岚 《人文地理》2008,23(3):28-34
本文拟运用MWVD(Multiplicatively Weighted Voronoi Diagram)方法,从中心城市郑州影响区范围的历史扩展演化入手,以河南周边省会城市的发展竞争为背景,探讨中原城市群整合的方案和思路。通过定量计算与空间可视化模拟显示,得出结论:对于河南而言,仅实现郑汴一体化对于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力还是不够的,必须尽早实现郑汴洛一体化,甚至中原城市群一体化,才有利于凸显组合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从中外城市群发展看中原经济隆起——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冯德显 《人文地理》2004,19(6):75-78
文章通过对区域城市化发展历程分析和世界城市化发展实践研究,指出了工业化、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过程和结果,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式。我国正经历着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群是未来我国空间经济组织的主导形式。中原城市群将在我国产业布局和中原隆起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问题、空间组织、产业一体化、大郑州都市圈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对快速运输系统、跨黄河发展、政府角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把郑州建设成全国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构建起中原城市群的龙头,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郑州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现在不仅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我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之一,市场潜力较大,对外联系便捷。郑州还是全国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发育条件。尤其是投巨资建设的郑东新区又为提高郑州的城市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坚强的后盾。郑州大了,但品位提高了吗?而且一个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度不能仅仅以人口和面积计算。困扰郑州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巨瘤———城中村(俗称都市村庄),已经到了必须切…  相似文献   

4.
于娃宪 《世界》2003,(3):28-31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战略举措,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广西第八次党代会作出的实施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海南藏族自治州来讲,既是挑战,但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对海南州总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分析,提出突出重点,优先解决制约海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加快海南州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结构优化及其方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保平 《人文地理》2007,22(5):38-42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新形态,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发展极"。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已经形成了西部经济"发展极"的初始条件,成为了西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基本现状是:城市群总规模较小,中等城市数量少,小城镇发展滞后。从目前提高竞争力和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目标来看,面临着完善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时序结构的任务。在空间结构优化方面,要强化西安中心城市的作用,培育二级中心城市,完善小城镇建设体系,以西安为中心构筑四大城镇群。在功能结构完善方面,要强化城市群区的联系,进行城市群中各个城市功能和性质的重新定位;从时序结构的完善来看,要以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为目标,从近期、远期和远景三个方面安排时序结构。  相似文献   

7.
郝辉辉 《风景名胜》2020,(1):0106-0106,0108
中原学是我省近三年提出的重要社会科学的地方学说,由我省著名的社科专家李庚香提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原学是我省经济快速增长、文化创新的理论保障,是建设出彩中原、文化中原的理论助手。在 2019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亲临河南视察工作,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国家重大战略。中原经济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华夏历史的发展、中原邦国都城的兴起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黄沿岸先后出现了中国最早的黄河文明,因此研究黄河文明的新时代意义,能更加丰富中原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原城市群空间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992-2012年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影像,借助MATLAB、ArcGIS等软件,提取了城市群建成区的空间范围,在此基础上,选取重心偏离轨迹、扩展度指标,并结合中原城市群规划中确定的“一核四轴四区”网络空间布局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聚散程度等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①1992-2012年,中原城市群建成区面积持续增长,由823.12 km2增加至2916.87 km2,其中,2004-2008年间建成区的年扩张强度最大;②中原城市群1992-2012年建成区重心迁移轨迹基本上呈“先东北后东南”的发展态势,东南方向建成区扩张速率最快,且城市群内部城市建设用地逐渐趋向于均衡化分布;③中原城市群的城市扩展度在1992-2012年间经历了“先减后增再减”的过程,整体上呈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中原城市群的聚集度不断增大,且东部地区聚集度的增长速度最快。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和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成区的斑块形状趋于不规则。北部地区的分离度较大,且保持不断增大趋势。整体来看,中原城市群的连结度较小,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中原城市群县、市区节点为研究单元,基于引力模型与复杂网络模型,根据测定的城镇间引力量与城际直接的客运班次两类数据,对中原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特征进行比较与归纳。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突出了"双中心"与层次结构特征,引力与客运联系网络互为支撑,又各具特色,郑州与洛阳在城市群网络结构中的中心度较高,但对网络并没有绝对的控制力,城市群网络的集团化效应明显。城市群最大联系轴向有序,但空间网络结构并没有呈现较强的"长尾分布",城镇网络结构中心度分布有序性差。城市群引力网络子群体间的联系较弱,内部的联系密切,受行政区划的屏蔽或行政级别差异影响显著;而客运联系网络各子群体之间的联系较强,核心市区功能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尹真 《江淮文史》2022,(2):130-137
<正>2016年12月29日上午,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实施的重大水利工程,是皖豫两省人民翘首以盼的重大民生工程。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涉及安徽、河南两省15个市55个县(市、区),将长三角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连为一体,润泽皖豫、辐射中原,造福淮河、惠及长江。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世纪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企业档案工作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等基础性管理工作,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只有不断发展企业档案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一、从主体上讲,企业档案工作能否为经济建设服务好,关键在人企业档案是企业的重要信息资源,又是党和国  相似文献   

12.
陈果 《旅游纵览》2016,(4):204-205
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区域旅游活动的发展不断推进,已成为促进地区经济的重要力量。区域旅游活动的开展将数个城市聚合在一起形成旅游城市群,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本文旨在研究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现象及其本质,探索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差异的特点,并提出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的发展对策,为中原城市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磊  高倩 《人文地理》2018,33(6):96-102
近年来,城市群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文献大多从人口维度对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缺乏多维视角,其结论的参考价值有限。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2006-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三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通过位序规模法则以及空间基尼系数,从人口与产业两方面对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并进一步研究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之后,人口呈多中心分布,产业呈单中心分布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干预、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均是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可运用人口引导产业流动,以推进多中心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我国已经实现了前两步,进入21世纪开始走第三步,2001~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是: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为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型经济;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推进制度创新.中国的现代化要实现三个根本性的转交: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二元经济结构到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还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健全.中国经济具备持续增长的诸多有利条件,2020年以后,中国将按照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逐步地从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光辉灿烂的河南古代桥梁王国奇河南地处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多定都中原,这是人所共知的史实。战争离不开桥梁,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的都城,其繁荣与发展更高不开桥梁。因此,河南在历史上的桥梁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有些桥梁技术...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河南省绘就了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蓝图,所有这些,都对地方史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实现地方史志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我们必须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史志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史志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史志工作。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部地区崛起的城市群整合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发曾  张伟 《人文地理》2009,24(5):55-60
为协调区域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国家作出了"中部地区崛起"这一重大决策。中部6省分别拥有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和太原城市圈等6个城市群,城市群的整合发展在推动中部崛起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主导作用。在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的现实基础与综合实力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部崛起的城市群整合发展的总体意向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整合发展的总体框架为: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增长板块,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北、南牵引增长版块,沿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构筑两条南北、东西向城市群发展核心轴带,6个城市群并力互推,形成纵贯中部地区的"倒Y"字形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王兰英 《攀登》2005,24(3):93-96
进一步推进青海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还是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促进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农村、牧区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青海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成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并使其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绿色专利数据,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06—2019年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群内部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多线程、多流向的复杂网络结构形态,随时间逐渐具有圈层结构特征,中原城市群对其他城市群的溢出最为显著。(2)地市间绿色技术创新关联网络存在较为森严的等级结构,网络稳定性有待增强,净溢出地区以中原城市群及省会城市为主,净受益地区集中于河西走廊与城市群外围地区,郑州和西安的中介作用明显。(3)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组团式分布于中原城市群与晋中城市群,边缘区分布于黄河“几字弯”中部及山东半岛。(4)地理空间邻近、科研经费投入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差异对关联网络具有促进作用,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对关联网络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难点均在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只有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农村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