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绥远地区按今天的行政区划主要包括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等地。绥远地区大部分处于长城以北,阴山以南,自然地貌为土默特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河套平原。北有阴山遮挡寒流之利,南有黄河灌溉之便,土地肥沃,宜农宜牧,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必争之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这里此消彼长。移民古已有之。但是,人口的迁徙往往因朝代更替而时断时续,其修建的  相似文献   

2.
“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套”,一般指的是“河套平原”,由宁夏、后套和土默川平原组成。本文中的“河套地区”,大体上,东、南以长城为界,西到贺兰山,北到阴山山脉,不仅含有“河套平原”的大部,而且包括黄河弯曲内的鄂尔多斯高原等。就是现今的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和陕西省北部等地。从自然环境来看,这一地区可以确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图一)。“河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最早主要是由外国人发现的①。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陶窑作为一种重要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一直被学术界关注和研究。随着考古遗址的不断发掘和考古材料的陆续发表,大青山以南地区亦发现有数量较多的新石器时代陶窑,已具备作统一研究的条件。一、前言本文所指大青山以南地区是指西起昆都伦河,包括河套平原中东部,西南以毛乌素沙地东北部为界.东至大黑河上游谷地以南及岱海地区,北抵大青山南麓,隔阴山与蒙古高原相望,南邻长城一线。这一地区地貌主要以黄河及其支流的冲积平原为主。  相似文献   

4.
实地考察和对比研究中发现了阴山赵长城与秦汉长城之间的本质性区别。阴山赵长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建造地形证明它不具备完整的军事防御功能。赵国的发展历史说明,阴山赵长城出现在中原农耕势力向北开拓疆战过程中,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修筑长城时,地理上更多考虑了可耕土地的括入问题。所以赵国北长城没有突破土地和农业意识,在天然农牧分界线上建造了人为农牧分界线。赵国北长城标志着中国古代农牧界线的一次大变动,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陕北榆林地处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古时是农耕民族防御游牧民而构筑防御工事的必然地带。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王朝几乎都在陕北修筑过长城。如今陕北榆林地区共存有6个历史时期的长城,是我国长城最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长城地带发现的北方式青铜刀子及其有关问题郑绍宗我国长城地带包括了今日的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东经宁夏回族自治洲北部、陕北、晋北、冀北(旧热河、察哈尔),内蒙东部及辽宁西部地区。基本概括了我国万里长城所贯穿的六个省区。此地北临蒙古高原,阴山脉位河套以北,...  相似文献   

7.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所记西汉西北隅区域的县份,反映西汉初年阴山南麓的西安阳、九原等县都在汉朝的有效控制之下,说明秦末在西北边防线上的兵力虽然有所回撤,却始终没有放弃据守阴山长城防线,汉初继承的正是这一边界,而这一边界是沿用战国赵武灵王所修筑的长城防线。《二年律令·秩律》胪列的汉初县道名,还反映出秦九原郡一直延续到西汉初年,亦可印证秦九原郡本由战国赵九原郡沿承而来,其在阴山以南的辖界从战国到汉初从未变动。九原郡与其西面的云中郡一样,在秦汉两朝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8.
明代沿海防御体系和长城防御体系在军事聚落的时空演变方面具有相似性与差异性。南直隶海防和宣府镇长城是海防和长城防御体系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防区。南直隶海防防御沿海倭寇,护卫南京城;宣府镇防御北部势力入侵,护卫北京城。二者均为明朝防御体系中的军事重地,防御等级相近,具有可比性。通过对其军事聚落的数据梳理、分析与对比,探讨其在防御体系建置、空间布局、规模方面的时空演变过程,并结合历史因素分析各自的形成演化原因,由此得出两防区虽在统一的防御思想和军事制度指挥下,又形成各自的特点:海防军事聚落布局开放、规模灵活多变,长城军事聚落设防严密、等级分明。研究可为揭示海防和长城两套防御体系的内在特征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反击匈奴、拓地西北,促使长城逐步向河西地区延伸。经过研究得知:敦煌郡长城作为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筑时间应在元封三年(前108)至太初四年(前101)间。在长城修筑完成之前,敦煌郡主要依靠天田工事与酒泉候官、鱼泽都尉等屯田机构防御匈奴。至太初四年敦煌郡长城修筑完成后,西汉又开始修筑敦煌西至罗布泊的亭燧,而同年设置的酒泉都尉应负责对这段亭燧与敦煌郡长城西端进行管理。酒泉都尉应以酒泉候官为基础进行设置,而酒泉候官应是敦煌郡西北部设置最早的候官,其可考的存在时段为太初元年(前104)至神爵元年(前61)间,后至迟到五凤元年(前57)为新置的大煎都候官取代。因酒泉候官曾长期作为西汉边疆西北极,故疑扬雄所谓“西北一候”即指此也。  相似文献   

10.
阴山南北的河套地区,截至目前共发现157座战国-秦汉时期城址①,广泛分布在河套地区的这些城址,对秦汉时期当地文化的形成和发育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利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这批城址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并进行分期的尝试.河套地区自古就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互发生和不断冲击碰撞的地区,也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政权之间的必争之地.战国-秦汉时期,该地区承载着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经济秩序的历史文化使命,为统一汉文化的早期形成和初步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河套地区秦汉考古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长城航空遥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这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地上、地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古迹,长城,就是其中重要的古迹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把燕、赵等诸国北方部分作为防御之用的城墙连成一体,长城便成为世界上最宏伟的军事防御体系。此后,长城经过历代的不断修葺、扩建,到明代在建筑规模、功能、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其自身发展的最高水平。明以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逐渐消失,墙体缺少必要的管理和维修,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为了加强对长城这一伟大工程的保护和研究,地质矿产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联合对北京地区长城采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现状调查。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术界所指的战国秦昭王长城,其实是战国秦、统一秦和西汉前期等三个时代前后相继,经过沿用、修缮、新建等各种形式建造后所存留下的长城;文献中屡见的汉"故塞"长城是西汉在战国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以利用新建而成的;战国秦长城的结构和体系不是我们习见的明长城模式,呈现出早期长城体系不完备的共同特征。究明布纹筒瓦的渊源及在秦地的传播过程,是判断长城时代属性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公元5世纪初,柔然崛起于大漠。在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其威胁的情况下,为了防御柔然的侵扰,北魏先后3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但是,长城作为单一的防线无法长久地阻挡柔然的骚扰和南侵,因此,北魏设置了众多军镇,构成统一有效的长城——军镇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受到阴山山脉阻挡折向东流,经河套和土默特川两大平原又折向南流,形成一个"门"字形的迥转河道,在河道与阴山之间是一个狭长的开阔地带,黄河包头段的几座汉代古城,便分布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沿河城现状,明朝时期沿河城战略地位上升的过程和防御体系的建设。并通过山川形势分析了沿河城防御体系的得失,为长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历史地理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长城是一个由点(关堡、烽燧、驿站)—线(长城本体、讯息传递线路)—带(军事防御、文化交流及物资交换所在的长城防区)—层次体系(防御体系的层级关系)构成的地理尺度的空间实体和文化遗存。长城的价值并非仅仅是单纯的"长长"的墙体,而是"横向分段、纵向分层"的严密、庞大的防御体系。基于对长城"防御体系"的整体性认识,提出长城的保护要遵循从整体—层次体系—防御工事单体—协同管理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金朝的发展时期,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修筑长城是主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可以有效的防御敌方的进攻。长城界壕防御工程、军事聚落防御工程和信息传递工程共同构成了长城防御系统。其中的界壕防御工程主要是由长城壕堑、壕墙以及墙体上的马面和女墙等部分组成,虽然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但是在建筑形式上却大不相同。金界壕始建于辽代契丹人,后由女真族增筑和扩展,今天的"金代长城"亦是女真族增筑的万里长城,这道古长城均为土筑。金界壕在金朝发挥了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对于研究金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文章通过对现有的资料对于壕的使用情况,界壕的形成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研究金朝的历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中原统治者的心目中,总是感到来自北方的压力,从而长城作为军事防御的目的,一直被认为是防止北方民族南下的军事屏障”^[1]。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山西省忻州市境内长城,始筑于北魏。  相似文献   

19.
北京长城分布于市域北部山区6个区,保存有北齐和明长城墙体及相关军事防御设施。北京长城由于明代时担负着拱卫京师的重任,建造坚固,防御体系完备,至今留存有丰富的长城遗存。北京长城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主要结合大型线性遗产特征在规划层次、重点点段选取、保护区划确定、协同管理,以及GIS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规划为实现北京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展现长城作为拱卫都城重要军事防御系统的历史文化及景观价值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甘肃山丹境内明长城遗存及勘察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成 《丝绸之路》2009,(12):30-33
我国的万里长城历史悠久,举世瞩目。修建长城一直是中国古代自战国时期至明代的历代王朝为保护疆域完整、抗击和防御外敌所实施的一项重大军事战略防御工程。而甘肃省山丹县境内的明长城作为目前我国最为完整的长城遗存之一,堪称是黄土夯筑类长城的一座大型“露天历史博物馆”,对研究明代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建筑艺术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这一段长城在水、风、雨、日光、地震以及过往车辆引起的震动等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损坏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修复保护和管理整治,后果将不堪设想。本文参照有关历史文献及长城勘察技术资料,试就长城的修建过程、战略防御功能及其文化、科学价值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