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博》2014,(6)
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出了大量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价值的砖石质文物。然而,它们中大多数经受了数千年的风化,病害严重,现状令人堪忧。如何对砖石文物病害进行认知,并进行科学规范的分类是该类文物保护实施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本文在编制《馆藏砖石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国标过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我国常见砖石文物的病害及其简要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露天石质文物安全,了解掌握当前生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陕西省19处露天砖石质文物进行生物侵蚀调查研究,内容包括生物侵蚀的类型、分布规律及种群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露天砖石质文物生物病害类型主要包括:藻类侵蚀、地衣侵蚀、苔藓侵蚀、高等植物侵蚀、动物侵蚀。其中,地衣在16个调查点上有分布,藻类在11个调查点上有分布,苔藓在6个调查点上有分布,本次调查共采集到藻类16种,地衣16种,苔藓8种。调查结果可为石质文物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当前石质文物病害成因,分析了石质文物常见病害,对石质文物病害预防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石质文物病害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现存大量的鹦鹉岩石质文物,这些造型精美的石狮石象、御制碑刻、须弥座及佛塔基座、幢杆夹杆石、石桥栏杆、建筑台基等,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300年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破坏,95%的石质文物存在崩损、开裂、粉化、表面酥粉、局部缺失等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70%的文物已经面目全非,严重影响了石质文物的美观与世界遗产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十分丰富,其中以石狮、石碑为主的石质文物见证了武侯祠的历史发展变迁,但由于这些石质文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劣化病变,亟须研究其病害机理与保护修复。文章通过对武侯祠博物馆石狮病害调查与修复,为武侯祠博物馆石质文物保护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普佑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的石质文物本身就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通过对病害各项缜密的、科学的调研统计,通过岩相分析、压汞分析、XRD分析以及离子色谱分析对普佑寺石质文物及腐蚀产物进行了科学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行内外石质文物的保护现状和对策对普佑寺石质文物的现状和病害特征提出了保护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石质文物风化病害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石质文物风化程度指标的研究现状,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岩体或岩石风化程度的表征指标(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同时对目前石质文物风化病害常用的无损或微损检测方法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8.
1956年春,安徽太和县李阁乡双古堆发现空心砖墓一座和砖券墓多座。空心砖墓中出土石质有盖圆砚一件,雕镌得非常工致,伴出土的文物有画象空心砖、陶壶、陶奩、铜镜、铜灯、石刻等。在另一座砖券墓里出土砚盖一件,也是石质圆形的,盖面施以彩漆,伴出文物有陶壶、奩、磨、井、灶、及石刻。另在税镇马古堆发现一座砖券墓,出土文物中也有石质圆砚,伴出的有陶壶、耳杯、磨、灶、俑、铁刀和铁炉等。除画象砖外,像陶器等都是淮北地区东汉墓葬中常见的文物。现在这批文物保存在安徽省博物馆内。兹将三件石砚及伴随出土的文物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9.
生物病害在石质文物劣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银(Ag)、铜(Cu)、氧化镁(MgO)等为代表的活性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已在石质文物生物病害治理中得到应用。对纳米材料的类型和抑菌机理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梳理检测技术、生物病害治理效果、石质本体性能影响、色度变化和现场实验等五方面的内容,探究纳米材料在石质文物生物病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由此得出,不同纳米材料的性能和抗菌效果各不相同,针对的生物病害类型和应用场景也有所差异,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试剂。通常情况下,对微生物病害事先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清除和清洗的方式,并将杀菌剂与憎水剂、加固剂混合制备复合材料对石质文物进行处理,能达到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石质文物的保护,至今仍被国内外业者公认为是个难题。当前我国石质文物保护遇到的几个有待解决或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开展石质文物防风化研究迫在眉睫,尤其现在提出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的文物保护原则时,不能把着力点全放在预防性保护上:要从保护程序的科学、合理性,文物材质的特征、环境及病害的深入分析,保护材料实效性与安全性,保护效果的有效性,保护方法的跟踪与维护等方面对石质文物保护的过程进行全面评估;进行石质文物风化程度、风化深度及风化速率的检测,是定量、半定量的评价石质文物表层的风化(或称劣化)状态较为有效的途径;要加深对石质文物病害的认知与评估;重视对石质文物所依附地质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石质文物病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导致石质文物产生病害的因素很多,其中近年来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带来的病害加速问题引起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精确的病害诊断是文物保护的先决条件,因此,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新技术不断引进到病害机理研究方面。对各种可能的病害原因从最初的定性分析逐渐转变到定量模拟分析方面。目前,石质文物病害研究从地质勘察、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等各个方面展开,但是由于各个试验条件不同,会出现不一致,甚至相悖的结论。在对石质文物病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后,认为试验体系标准的制定可以使得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研究具有可比性,从而可以得出较具一般性的结论,这也是进行病害机理研究的基础。由于文物完整性保护的特殊要求,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检测结果的判定是整个的试验体系中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由于室内实验存在时间及尺寸等比例效应问题,室外长期观测试验应是今后的研究方向。最终将病害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的判定和有效预防发展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文博》2016,(1)
毛细水侵蚀是砖石质文物风化的主要诱导因素,如何快速无损的检测多孔隙文物材质表层吸水性能是展开砖石文物材料本体性能、风化病因分析及其保护实施效果评定的基础与出发点。本文结合国家文物局《砖石质文物吸水性能测定——表面毛细吸收曲线法》行业标准的编制研究过程,讨论了基于卡斯特测量瓶的砖石文物表层吸水性能检测程序及其可行性,以促进砖石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出水文物原本埋藏于水下环境,多种破坏因素协同作用,导致病害严重。在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处理前,需要全面了解文物埋藏历程及病害机理。文物的腐蚀破坏是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从海水、海洋生物和底质等三大方面探究海洋条件下的水下埋藏环境,并就中国水下考古常见的出水文物类型如陶瓷器、石质、金属质及木质文物的病害类型及原因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随着各类传感、监测技术在石质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的广泛应用,我国石质文物监测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但由于在监测决策和数据分析层面缺少明确思路和可行技术路线,不少监测工作都面临着"不确定监测内容是否能满足保护需要""分析海量数据对人力物力消耗过大""监测分析结果和保护实践距离太远指导不了实践"等现实问题。基于北京地区汉白玉石质文物的监测实践,以病害劣化为核心的石质文物监测思路,探索了由病害劣化机理出发、为病害劣化趋势判断服务的监测决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16,(4)
正国内外大量研究已表明,石质文物内部的热量和水分与多种病害、劣化的产生有紧密联系~([1]),如我国石质文物中常见的顽疾空鼓、盐析等均与石质文物内温度、含水量的变化有关~([2])。但是,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保护实践中,目前我国针对石质文物内部热量与水分随环境涨落迁移情况的无损检测和分析尚属空白,近年在云冈石窟、四川千佛崖摩崖造像等地进行的研究仍依赖于可能损伤文物的钻孔后布设温度、含水量传感器等手段~([3])。正因如此,如何达成石质文物内热湿情况的无损检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湛婷婷 《东方收藏》2023,(6):104-106
贵州都匀遇仙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82年被列为都匀市文物保护单位,是都匀市境内为数不多且保存完好的古桥之一。文章在对遇仙桥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遇仙桥的保护现状和病害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关石质文物病害防治和石质文物保护的科技手段和人文方法。  相似文献   

17.
梅园石是宁波地区使用历史悠久的石材,早在西晋时期就已经开发,由于其加工性能优良而被广泛用于建筑构件及石刻雕塑。梅园石质文物由于多处于露天展示状态,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病害状况较严重。为对梅园石质文物进行保护,本工作选取庆安会馆、东钱湖石刻群等几个代表性文物点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岩矿检测,得知梅园石属于凝灰质砂岩,孔隙率较大。宁波地区梅园石质文物主要病害类型有生物病害、风化、机械损伤、表面污染物沉积等,与石材性质、用途及保存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通过此次研究,形成了初步的保护策略,为后续保护材料及保护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表面污染是户外石质文物普遍病害之一,本文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花山岩画的各类污染物进行了分析检测,并从污染种类、形成原因、结合方式等方面对花山岩画污染状况进行评估与讨论,对花山岩画及其类似石质文物的相关保护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与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以常用的几种清洗方法对石质文物模拟污染物的清洗效果进行检验,分析了石材文物表面污染物的病害及污染物成因。对化学清洗、蒸汽喷射清洗、粒子喷砂清洗等常用清洗方法的优劣及清洗效果进行了比较。对几种特种清洗方法的适用性及清洗效果进行了分析,几种特种清洗需要相互配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有效地去除石质文物表面有害污染物,对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做到彻底清除,从而为后续保护和加固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0.
纯阳宫内存有大量的石质文物。多年来因保存环境差使得这批珍贵文物遭受严重损害。通过对这些石刻文物的保存状况和主要病害分析,提出对其进行有效的科技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