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ELES模型的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ELES理论,利用2002—2008年的数据,从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投向、收入弹性及价格弹性四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9类消费的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边际消费倾向为0.0636,农村居民为0.1174;在9类单项旅游消费中,购物和其它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消费投向主要为购物、其它服务和长途交通。(2)农村居民各单项旅游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均大于l,城镇居民基本旅游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l,非基本旅游消费需求和餐饮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3)城乡居民各项旅游消费需求的自价格弹性较大,互价格弹性较小;城镇居民非基本旅游消费需求和餐饮消费需求的自价格弹性大于1,农村居民各项旅游消费需求的自价格弹性均大于1。  相似文献   

2.
胡文海 《人文地理》2015,30(3):156-160
利用1995年至2011年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统计数据分析了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构成要素。根据贡献率和拉动率的大小分析了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外汇收入对安徽省GDP的作用,并通过宾馆床位及旅行社数量变化对旅游总收入的弹性分析了旅游要素的效应。研究表明:①安徽旅游收入总体呈跨越式增长,旅游收入波动性比较明显,旅游收入构成上硬性收入(食、住、行、游)比重高,软性收入(购、娱)比重低。②旅游人次呈现快速增加趋势,入境旅游人次波动性较国内旅游人次强,入境旅游人次占总接待人次比重不高,只占1%左右。③无论是贡献率还是拉动率,国内旅游收入对安徽省GDP的影响相较于旅游外汇收入都具有绝对的优势。④旅游总收入对宾馆床位及旅行社数量变化的敏感性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雷平  施祖麟 《人文地理》2009,24(1):102-105
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是旅游产业边界界定的基础。基于旅游需求不仅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也与"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发展水平相关的产业特征,本文对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与程度进行了研究。利用多变量序列分量方差分析模型,通过对1984年至2005年相关变量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分析,本文发现当前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变化主要受经济增长速度影响;餐饮、零售产业对国内旅游推动较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国内旅游几乎没有影响;当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国内旅游需求增长贡献有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居民消费结构中旅游消费需求增长速度还低于生活水平改善速度,我国还没有真正进入国内旅游高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4.
袁宇杰 《旅游科学》2011,25(4):28-35
本文通过整理面板数据并构建面板模型,分别以出游率、人均旅游花费与旅游购买力衡量旅游消费,引入虚拟变量区分收入水平与SARS危机的影响,从而揭示了收入对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决定作用。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第一、对不同的旅游消费指标,收入的决定作用存在差异,其中,旅游购买力与出游率的收入弹性远大于人均旅游花费的收入弹性;第二、与低收入城市居民相比较,高收入城市居民国内旅游的出游率收入弹性减小,人均旅游花费收入弹性增大;第三、SARS对高收入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负面影响更大。最后,根据面板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模型估计结果,从供给角度,建议在全国层次注重发展观光旅游,在旅游目的地层次注重细分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5.
对旅游就业弹性测量的实证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剑  李莉 《旅游科学》2005,19(2):10-13,23
本文对旅游就业弹性进行了线性测量,较之于以往点弹性的测量能够更好的反映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测算出的旅游就业弹性大于第三产业的总体水平,因此得出结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就业。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旅游就业人数的核算方法和旅游业就业弹性的线性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苏醒醒  姜飞  涂倩 《风景名胜》2020,(1):0131-0133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日渐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 2012—2016 年湖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从旅游需求收入弹性、泰尔指数、区位熵系数、旅游产业创汇贡献,旅游收入依存度 5 个方面实证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得出:旅游产业对湖南省的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特别是在拉动 GDP 增长、提高外汇收入、扩大需求,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并进一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试图为湖南省旅游产业更好的促进该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袁晓娟  林选妙 《旅游纵览》2022,(17):147-149
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源自需求侧消费的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是西南重要的旅游省份,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推动下,2019年广西旅游收入超过云南省,但广西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本文分析广西14个地级市近年的旅游消费数据,从旅游产品及开发、旅游需求与供给、旅游市场及开拓、旅游价格及产业链等方面研究广西各区域旅游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需求弹性对产业活动有很强的指示功能。围绕需求弹性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对经济变量的依存关系,研究如何运用需求弹性指导产业活动行为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需求弹性的数学基础,结合需求弹性释义,从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等方面讨论了需求弹性对产业活动的指示功能。  相似文献   

9.
张凌云  房蕊 《旅游科学》2011,25(3):24-34
首先,基于日本1964年~2008年出国旅游相关数据,得到日本出国旅游量的收入弹性,发现日本在人均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2000~4000美元时,出国旅游呈现爆发性增长。其次,与我国的出境旅游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在现价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并未出现出境旅游爆发性增长的迹象。同时,研究发现,在北京和上海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出境旅游呈现爆发性增长,而广州人均GDP高达8000美元以上时,出境旅游才呈现爆发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2017,(12):37-64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旅游业在创新发展中继续领跑经济增长.我国旅游已经发展到大众化旅游中高级阶段,向日常休闲回归,差异化游憩环境逐渐成为休闲的手段.休闲需求进入越来越多百姓的日常生活,国内旅游需求旺盛.预计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8.80亿人次,同比增长10.0%.  相似文献   

11.
王良举  李万莲 《旅游科学》2012,26(5):38-44,94
汇率变动通过价格效应对入境旅游需求产生影响。在人民币面临较大升值压力的背景下,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标准贸易引力模型和传统旅游引力模型,构建一个扩展的旅游引力模型,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给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客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人口规模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客源国与中国的距离则是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借助ArcGIS技术,结合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2000年以来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均旅游收入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2000年~2011年的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互动关联模式以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整体上呈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局部上则长期表现出高高相聚和低低相聚的两极分化格局;邻接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着关联互动,使得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不断演变并出现新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3.
国内旅游一直是中国旅游的主要构成部分,对拉动内需、促进全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研究中国国内旅游消费意义重大。本文依据2001-2008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比较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的路径:提高城乡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合理制定景区门票价格、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旅游消费引导。  相似文献   

14.
赵磊 《旅游科学》2013,(5):22-41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1999年~2009年面板数据,分别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旅游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一方面,旅游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线性负向影响效应;另一方面,通过构建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了旅游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影响效应的门槛特征,具体而言,旅游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负向影响效应不仅存在基于旅游产业集聚的单一门槛特征,而且也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三重门槛特征。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国内大循环经济格局的新背景为我国乡村旅游提出了新挑战。本文立足国内大循环经济格局新背景,分析了其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机联系;从内循环带来的新市场格局、新资源模式和新发展需求出发,阐明了乡村旅游适配的必要性,梳理了内循环格局下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阐释了国内经济大循环与乡村旅游的适配性内涵;提出了乡村旅游适配性的研究框架,重点阐释了四个层级的研究问题,指出了具有潜力的理论创新,包括国内大循环驱动的乡村旅游适配的理论基础分析、乡村旅游适配性要素及其组合路径探索、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乡村旅游供需结构变动、适配层级分析,以及国内大循环驱动的乡村旅游适配路径与模型构建。最终,研究指出了乡村旅游适配大循环的新领域,包括文旅融合的数字化发展、自然与人文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城乡与主客的协同创新发展、基于资源挖掘与品牌创造的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共容利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利益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冰 《旅游科学》2013,27(1):1-14
收益分配问题绝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政治和社会制度安排的"正义"问题。本文基于对农村旅游发展现实的大量观察和前人对于中国社会问题丰富的研究成果,把宏观制度研究与微观行为分析结合起来,将影响旅游收益分配的政治过程内生化、模型化,展现了在农村旅游发展中,各利益主体——政治精英、商人利益集团、社区农民为实现各自的目标价值,在制度激励和约束下就利益的分配进行重复博弈的动态过程。本文指出,旅游收益不平衡的制度性根源在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设计偏重于增长而未能有效地维护个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仅仅依靠金钱补偿,或者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根本不可能达到或实现分配正义的目标。分配正义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根本性的制度变革,"从顶到底"地建立一个能给予共容利益最大决策权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旅游需求的持续升温,一些专家学者借鉴恩格尔系数,提出了"旅游恩格尔系数"的新概念,并尝试以此来讨论和测度收入增加对于旅游需求的正相关关系。但这一"旅游恩格尔系数"的定义及其内涵有悖于恩格尔系数的理论初衷,与恩格尔系数缺乏必要的逻辑自洽。文章从恩格尔系数的本源出发,应用旅游经济学理论来重新定义旅游恩格尔系数,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非惯常环境下),用于食、住、行等必需品消费占整个旅游消费的比例。一方面对恩格尔定律及旅游恩格尔系数适用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另一方面对前面所述的错误观点进行了商榷。最后利用这一系数对于2004-2013年我国入境游客在华消费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研究了这一系数在测度客源市场成熟度和旅游目的地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