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砚,是中国古代社会发明创造的,是我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砚、纸、笔、墨)之一,是传统的文书工具和工艺美术品。砚台为我华夏文化的绵延和升华,发挥了重要作用。砚为文房四宝中的宝中宝(砚坚固耐用),尤其是名砚,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极高,砚文化光彩照人。广东境内所产的端砚,在唐代已享有盛名,一直深得中外文人雅士的重视和珍爱,享有极高的评价,蜚声中外。作为以收藏、研究广东省历代民间工艺品为主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端砚是我馆藏品征集范围之一。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征集和社会人士的捐赠及支持,我馆端砚藏品得以充实与丰富。  相似文献   

2.
孙秀云 《收藏家》2011,(9):47-50
天津艺术博物馆素以珍藏佳砚而著称于世,在藏砚界有"半壁江山"之誉。所收藏的历代古砚质地名贵,造型美观,品种多样,雕刻精湛,多为世间珍品。如造型古朴的宋砚、温润如玉的端砚、奇姿异彩的歙砚、质地优良的澄泥砚,以及清代名家学者隽铭收藏之砚等等。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收藏的柱纹端砚宋代的端砚很有名气,出土和传世的端砚也不少,但上品端砚却不多。这件砚台的石质最佳,我们常见的端砚往往只出现一种纹理,而这件端砚是多种纹理体现在一台砚上,纹理非常齐全。有眼,一个眼就留下一个柱、在这个砚台上就留有十多个...  相似文献   

4.
唐代端溪石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溪石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隋唐置端州,北宋改为肇庆府)东面西江羚羊峡的斧柯山一带。斧柯山西侧有端溪水,故在此开采的石砚称为端溪砚,简称端砚。端溪砚从唐代开始使用,由于其石质细腻温润,致密坚实,发墨利笔等优良品质而饮誉天下。因石材略呈紫色,又被称为端溪紫石砚。唐代诗文常提及端砚,到了宋代端砚成为贡品,并被列为四大名砚之首,赞誉备至。端砚对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自宋代至明清记叙端砚的书籍不少。上世纪60年代,《文物》月刊曾专门刊出砚史资料[1],并组织刊载部分省市博物馆收藏的砚台。…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方清代刻铭端砚刘友恒,王巧莲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收藏有一件清代刻铭端砚(照一)。砚作长方形,紫端石质,质坚细而润泽,叩之作瓦声,长19.3、宽12.4、厚3厘米。四周刻出边沿,沿外侧稍抹角。首部雕一月形砚池,砚面与池相接处呈圆弧形并作一斜坡,两侧各...  相似文献   

6.
今湖北沙市为明代江陵县辖镇,是明代首辅张居正的家乡。他死后归葬于今沙市西北荆沙大队张家台。虽然他的墓陵在文革中已遭至破坏,但至今仍尚保留有珍贵明代文物和碑刻资料。现将张居正遗存下来的主要文物——端砚及其墓葬有关的史迹分别简述如下: 一、张居正之砚沙市市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首辅张居正端砚,是一方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古砚,此砚正方形,长30.2厘米,宽30.2厘米,厚4厘米,石色苍黑。砚面额二龙戏珠,左右两边龙身盘绕,并刻有卷云花纹。砚的下边刻有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里收藏有一方十分珍贵的明代端砚,名曰醒园端规。由于该规被明、清两代墨客所青睐,又曾流传广东、四川、陕西等地,故而堪称传世佳品。醒国端砚呈长方形。长20.8,宽182,,厚5.2厘米。两面砚池.砚面微凸、尾端有一储墨池,石质细润如玉,呈紫朱肝色、略显冰纹、系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古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水岩石制成。醒园端规形状较为常见,其珍贵之处不但在端砚本身为古端州老坑水岩石做成而价值连城,还在于现壁四侧面分别用草、隶、篆、行书体阴刻的四段铭文,为研究此砚的制作、收藏及流传提供了重要依据。这…  相似文献   

8.
白芳 《收藏家》2004,(3):61-64
端砚是我国的四大名砚之一,它和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与山东青州砚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其中以端砚位居第一。因其产于广东肇庆市,肇庆古称端州,故有此名。端砚以老坑历史最长,石质最好,有“磨墨不滞,易于发墨”,“发墨不损毫”,“久用锋芒不退”①的特点。古时文人雅士竞相在砚上镌诗题铭,点画勾勒,遂使一方顽石,成为集诗、书、画、雕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由于古人刻砚格外慎重,“必使砚与人并传,文与字兼绝,加以刻工精妙,斯可以铭”②,因而研究端砚铭文不但利于我们认识端砚自身具有的历史文物价值;而且对了解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一定裨益。本文试从广东省博物馆所藏有铭端砚入手,分类爬梳,以观其意。  相似文献   

9.
刘禄山 《收藏家》2009,(11):39-44
一、“百汉碑砚斋”摹刻百汉碑砚 清代,尤其是清代中期,仕宦文人收藏、赏玩、研究古砚和自刻名贵砚台之习蔚然成风。当时有些文人还以砚名室,以表达自己拥有名砚的自豪。徐珂著《清稗类钞》载:黄莘田嗜好端砚成癖,居官高要时节衣缩食购得良砚百方,其中十方最佳者,视为至宝,  相似文献   

10.
白蛛砚     
垫江县文化馆收藏有一古代石雕工艺品——白蛛砚。此砚雕工精湛,技艺卓绝,堪称传世珍品。白蛛砚长23厘米,宽17厘米,高6厘米;体积0.002立方米;净重3750克。底面均呈凹状可磨墨。石质细腻,晶莹铮亮。乃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产于古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称端砚。在这小小的端砚上,雕刻大师利用石块上每一天然的白斑点为心,浮雕一只蜘蛛,使每只蜘蛛背上都有一颗白色的浓而不浑、淡而不散的斑点。共雕了38只(砚面15只、砚底21只、砚墙2只)。大如桃核,小似米粒;有的相昵相斗,有的凝神静观,有的疾步飞奔,只只活泼可爱,栩栩如生,形神备至,令人叹为  相似文献   

11.
紫石谈     
<正>端砚,又名紫石砚。唐李肇的《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足见唐代端砚之流行。唐代诗鬼李贺在其《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亦有名句,云:"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诗人将端砚比作紫云,又呼之为紫石,可见文人对之称赞有加。本篇从历史、产地、鉴赏、养护等方面,对端砚进行粗浅的论述,名为"紫石  相似文献   

12.
沈岩 《文物世界》2015,(2):74-76
砚台是我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也是历代文化艺术发展成就的结晶。中国自古有四大名砚之说,分别为以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制成的砚台。位居四大名砚第一位是端砚,端砚也有"百砚之首"之称。烟台市博物馆藏有数量众多的明清时期的端砚,其中不乏精品、珍品,代表了这一时期古砚的雕刻风格和技艺水平。  相似文献   

13.
赵敏 《南方文物》2014,(2):195-198
<正>砚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简单的研磨器开始,到清代型制多样,装饰丰富的文房用具,砚台的材质不断丰富,型制和纹饰也各具时代特色。端砚作为四大名砚之首,几千年来备受关注。关于端砚的研究也很多,切入角度有端砚的发展史、材质、产地、砚式、纹饰等等。本文主要探讨清代端砚纹饰的题材和发展演变、形成背景。一、清代端砚纹饰的题材端砚的纹饰发展一般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唐代是初采阶段,朴素少文,注重实用;宋元时期端砚处于上升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马年春节期间,应几位朋友之盛邀到一收藏家中聚会,并观赏其诸多藏品,意外中发现了一方弥足珍贵的张廷济鹅形端砚。该砚长24厘米,最宽处13.3厘米,厚3.2厘米。砚体仿肖生琢成一椭圆卧伏状鹅形,圆弧形挺胸为砚首,曲颈回首高冠之鹅嘴则高凸于砚首,双线梭形目,双翅合于身体两侧,巧妙地设作砚唇,以其背作为平展开阔之砚堂,其上首即鹅颈下依势深挖作墨池(见图1)。砚体两侧中间偏下部各琢出一深弧线,将椭圆弧形的双敛翅形成的砚  相似文献   

15.
王俊虎 《东方收藏》2020,(2):102-106
端砚始产于何时?一直是砚文化研究和收藏界关注争论的焦点。清代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即初唐高祖李渊时期。而《钦定四库全书端溪砚谱提要》认为:"考端砚,始见李贺诗。"李生于公元790年,即中唐时期。而目前国家馆藏的有考古出土报告的唐代端砚,也皆由中晚期唐墓出土。不过,不少古砚收藏家根据古砚形制变化规律和藏品,认为端砚始产应早于中唐,但一直缺少有力的物证。笔者有幸从古玩市场淘到一方唐代箕形紫石砚(图1),考证认为系盛唐端砚,上有原刻21字铭文,清楚地记录了砚主人姓名、职务、铭砚事由、理想追求和人生成就,展现了盛唐时期,一位挂鱼袋退休、受皇命修国史的骑都尉从五品高官使用砚台的面貌,极其罕见。  相似文献   

16.
《世界遗产》2016,(4):143
正6月15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的"文房砚为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房制砚技艺精品展"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拉开帷幕。作为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之一,本次精品展汇集了洮河砚、澄泥砚、端砚、歙砚四大名砚传统制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方志》2000,(5):9-9
全国第一个端砚专业网站“端砚网”于 2 0 0 0年 4月 3日开通 ,网址为www .duanyan .net.cn。端砚网站是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地方志办公室在《端砚志》多媒体电子光盘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 ,是在对地方志载体形式的创新方面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该网站收录了端砚历史大事记、名砚选粹、端砚鉴赏等内容 ,同时开展了网上商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向全世界宣传祖国的文化瑰宝、传统工艺品———端砚 ,对发展地方经济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是利用志书服务社会的一项新举措端砚网站正式开通$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志办…  相似文献   

18.
宝鸡市博物馆建馆30多年,陆续收藏了一批古代陶砚、石砚,现择其精者,选介如下。 1.抄手端砚(馆藏号2289·IM4·3)长23、宽13.6、高7.9厘米。上面为砚池,边沿略凸,下面凿空成三面壁,既轻且稳。腹壁内有九根参差不齐的石柱呈不规则分布,其  相似文献   

19.
程茵 《东方收藏》2023,(2):21-23
端砚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具有独特的魅力,被列入“中国四大名砚”,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并以其“发墨如油、不损毫”的特点被历代制砚名家视为珍品,更在于其石质坚实、石品丰富、纹理美观、石纹多变等。端砚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因素的影响,并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漫话澄泥砚     
漫话澄泥砚阎景龙在中国四大名砚中,端砚、洮砚、歙砚均以砚石上乘而身价百倍。唯独澄泥砚以泥为料、制作工艺独特而跻身四强。澄泥砚原产豫西黄河岸边诸地,唐宋皆为贡品。宋李之彦《砚谱》载:“虢州(今河南灵宝市)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足证中原砚文化的历史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